费扬古眯着眼嬉笑道,“四阿哥,您还年少,尚有时间好生想想,该如何自处?该如何自保,而不是一头猛地扎进来。”
胤禛微叹一声,“还是老大人看得透。”
“年少谁不是意气风,可官场混的,不是老狐狸,就是老泥鳅,有一套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的规矩,您得先摸清楚规矩,再想一想该怎么利用这规矩。”
费扬古捋着胡须,心下掂掇着,这话虽没给胤禛明示,却也点出胤禛的不足——他的性子独,没法左右逢源,自然无法和朝臣打成一片。
不惹得胤禔和太子忌惮的前提下在朝堂立足,唯一的法子就是揣摩上意,顺从康熙的念想行事,不结党不营私,安分当差。
刚出正月,紫禁城的迎春花看得极好,宜修约着三福晋、大福晋一块赏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岁大点的茉莉雅,和八公主这摘一朵,那别一朵,童言童语惹人笑。
这么久没见这么舒快地散心,瞅着满园鲜艳夺目的颜色,几人在迎春花丛流连许久,才回了宜修处。
剪秋等人早早就备下了古董羹,蔬菜、牛羊肉片摆了满满一桌,三福晋一边涮肉,一边说起了四月康熙要召集蒙古诸部王公,主持“多伦会盟”,以及七月要巡幸蒙古的事儿。
“这么说,咱们能跟着去蒙古玩玩?”宜修对蒙古草原还蛮向往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动人外,就是纯禧在科尔沁开的丽容阁分店,赚了不少,她得去收红利。顺带和荣宪商讨下,怎么在巴林部开分店。
“当然,只要皇阿玛准许,咱们就能随着一块去。”大福晋对此有经验,去蒙古肯定少不了太后,她们是晚辈,随行侍奉当然可以一块去——前提是自家丈夫被皇阿玛点名随行。
三福晋半点不担心,荣宪的婚事定在六月,胤祉肯定是要送嫁的,必然在随行名单上。
宜修给大福晋夹了两筷子鱼肉,“大嫂,尝尝鱼肉,入口即化。”
“好,咱们几个妯娌还能轻快轻快。”大福晋丝毫没有因为胤禔和胤礽关系不睦,就幸灾乐祸,“唉,可怜了石家格格,阿玛去世,又得再守三年。”
宜修和三福晋对视一眼:可不是,太子为此彻底怒了,没再让妾室喝避子汤,堵着一口气要生下长孙。
早在二十六年,康熙就定了瓜尔佳(石)·静娴为太子妃,奈何其祖父、阿玛接连去世,守孝至今,当真是幸也不幸。
这话题聊得不太开心,涮了一中午的古董羹,三人便散了场,约了明儿一块打牌。
“福晋”胤禛得了费扬古的提点,心情不错,难得主动给了笑容,端着宜修喜欢的豌豆黄放到她面前,试图缓和关系。毕竟乌雅氏太不当人,小福晋对他愈冷淡。
宜修却打了个哆嗦,这一声“福晋”真的是让人不适应。
见宜修没回应,胤禛又喊了一声,“福晋?”
上一声宜修还没有消化,这一声又来了,宜修:又想打人是怎么回事?
先前胤禛说话虽然清冷,但冷峻中透着深沉,也算动听,如今……十四五岁的少年,正在变声时期,完全一副“公鸭嗓”,说话那叫一个难听。
宜修怕自己会忍不住动手,便将胤禛赶了出去,不准他在自己跟前碍眼。
找宋氏,找?格根塔娜都成,就是别用这副嗓音恶心自己。
胤禛瞪了她一眼,却还是无奈留下豌豆黄,乖乖出了里屋。
宜修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笑出声,又连忙叫剪秋:“让小厨房每日炖一盅冰糖雪梨膏送去前院,且让他润润嗓子。”
剪秋笑着应下:“福晋嘴上嫌弃,心里还是疼四爷的。”
喜欢宜修重生四福晋,杀疯了请大家收藏:dududu宜修重生四福晋,杀疯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