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装好的新鲜劲还没过去,秀玲的饭店就迎来了头一桩糟心事。
一天中午,饭店里正坐满了客人,村西头的王老五带着两个外村的朋友进来了,三个人点了一桌子菜,还叫了两瓶白酒。几个人吆五喝六地喝到下午三点多,桌上的菜却没怎么动。
秀玲正给另一桌客人结账,王老五突然一拍桌子,嗓门大得盖过了所有说话声:“秀玲!你这鸡炒的不对啊!”
秀玲心里咯噔一下,走过去笑着问:“五哥,咋不对了?这鸡是刚杀的,新鲜着呢。”
“新鲜?我看是昨天剩下的吧!”王老五眼睛瞪得溜圆,舌头有点打卷,“我这朋友可是在镇上饭馆当大厨的,一口就尝出来了!你这是糊弄我们呢?”
他身边那个自称大厨的男人,眯着眼哼了一声,没说话,那态度却像是默认了王老五的话。
周围的客人都停下了筷子,齐刷刷地看向这边。秀玲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她这饭店开了这么久,从来不用隔夜菜,尤其是肉类,都是当天现买现做,这是她的规矩,也是客人信得过她的原因。
“五哥,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秀玲的声音沉了下来,“我开饭店,凭的就是良心,你说我这鸡是剩的,得拿出证据来。”
“证据?我朋友的嘴就是证据!”王老五拍着桌子站起来,差点把旁边的凳子踢翻,“今天这桌菜,你必须给我免单,不然我就掀了你这桌子!”
平安正在厨房忙着,听见吵嚷,赶紧跑了出来,看到这架势,连忙把秀玲拉到身后:“五哥,有话好好说,别激动。是不是哪里不合口味??”
“你拿过夜的鸡给我吃啊!”王老五借着酒劲,伸手就要去掀桌子,被平安一把拦住。
“五哥,咱们一个村,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你说话可得讲良心。你要说没钱,这顿我给你免了都行,但你要昧着良心说我的菜有问题,那我肯定不答应。”平安也有些动气了。
就在这时,那个自称大厨的男人突然拉了拉王老五的胳膊,低声说了句:“老五,差不多行了,别闹大了。”
王老五愣了一下,似乎有点不甘心,但还是顺着台阶下了:“行,今天看在我这朋友的面子上,这次就算了!但平安、秀玲,你们给我记住了,别以为生意好了就可以糊弄人!”
说完,他带着那两个朋友,摔门而去。
秀玲刚想拦住他们让结账,被平安拉住了。
其他客人都走得差不多了,秀玲看着那桌没怎么动的菜,心里又气又委屈。
平安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别往心里去,他就是喝多了胡来。再说,那王老五就是个街溜子,混吃混喝,没必要跟他生气。”
秀玲吸了吸鼻子:“我就是气不过,他凭啥这么糟践咱们饭店的名声?”
“身正不怕影子斜,老主顾都知道咱们的为人,没事的。”
平安安慰道,“以后见了这种醉鬼,咱躲着点就是。”
可糟心事还并没有结束。
第二天一早,秀玲去菜市场买菜,现平时给她供货的摊贩不是涨价,就是缺货。
特别是卖肉的张屠户,今天给的五花肉里,竟然掺了几块肥得流油的边角料,还比平时贵了五毛钱一斤。
秀玲皱着眉把那些边角料挑出来:“张大哥,你这肉不对啊,咋还掺这些东西?”
她刚开口,就被张屠户粗声打断:“现在猪价涨了两毛,我这肉价才多要你五毛,够实在了。嫌不好?那边有家卖冻肉的,便宜,你去那买呗。”
旁边几个买菜的村民探头看了看,有人小声议论:“张屠户今天咋回事?”
张屠户眼睛一瞪:“咋回事?生意难做呗!不想买赶紧走,别耽误我做买卖!”
秀玲捏着那包不地道的肉,站在喧闹的菜市场里,忽然觉得后背凉。王老五昨天在饭店里撒野的样子又浮现在眼前。
想起王老五那通红的眼睛,拍得震天响的桌子。还有那句“别以为生意好了就可以糊弄人”。
当时她只当是醉汉胡言,可现在张屠户这态度,让她后脖颈子直冒凉气。
这两年饭店生意火,村里不是没人眼红。去年村东头的老李家也想学着开饭馆,盘下了间民房,结果没撑过三个月就黄了,平时没事就指桑骂槐地说:“有些人做生意没规矩,抢别人饭碗”。
秀玲当时没往心里去,只觉得做买卖各凭本事,可现在接二连三出状况,她不得不往深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