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能感觉到自己还“在这里”。
还被人惦记着。
这就够了。夜色又漫进客厅时,台灯的光显得比前几晚更沉了些。
张沐对着电话低声说着什么,眉头拧成个结,“……知道,核心团队没动,那边先稳住……对,再推迟一周,嗯。”挂了电话,他往桌上重重一坐,指尖敲着桌面,出沉闷的响。
方小宁翻开日程表,笔尖在“南方基地”那栏划了又划,纸页被戳出个小窟窿。刘婉端来的茶水没人动,氤氲的热气在灯光里散成模糊的雾。
这是第三次推迟了。
南方基地的框架搭得差不多,等着核心团队过去启动,可林应、张沐、方小宁,还有我——这个计划里最“不稳定”的变量,全困在这栋老房子里。像艘抛了锚的船,明明彼岸就在眼前,却被看不见的浪绊着,寸步难移。
“总这么拖着不是办法。”张沐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压不住的焦躁,“那边刚起步,人心还没定,我们几个都不在,容易出乱子。”
刘婉点头,手指绞着围裙带子,“我知道,可思怡这边……”她看向我,欲言又止。
我坐在沙角落,腿上盖着林应给的毯子。他们的话像隔着层玻璃,听不真切,只觉得那些词语撞在一起,嗡嗡地响,有点吵。桌上的果盘里摆着苹果,红得亮,旁边放着把水果刀,银色的刃在灯光下闪了下。
鬼使神差地,我伸手拿过了那把刀。
冰凉的触感从指尖爬上来,刀柄的纹路硌着掌心,很清晰。我捏着刀转了转,看刃口反射的光在天花板上晃。
“思怡!”
刘婉的声音突然拔高,像被针扎了似的。我抬眼,看见她猛地站起来,手按在桌上,指节白。张沐和方小宁也僵住了,视线齐刷刷钉在我手里的刀上,呼吸都屏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有林应没动。
他坐在我对面的单人沙上,原本正看着手里的文件,此刻缓缓抬眼,目光落在我手上。没有惊慌,甚至没皱眉头,只是眼神沉了沉,像深潭落了片叶。
“思怡,”他开口,声音比平时更缓,“把刀给我,好吗?”
我没动,还在转那把刀。其实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就是觉得手里握着点东西,能让那嗡嗡的吵声淡一点。
林应慢慢站起来,步子放得很轻,像怕惊飞檐下的鸟。他在我面前蹲下,视线和我平齐,伸手,掌心朝上,“给我。”
他的指尖离我很近,能看见虎口处淡淡的一道疤——那是小时候替我挡树枝划的。我盯着那道疤看了会儿,手指一松,刀落在他掌心里。
“咔哒”一声,他合上刀鞘,起身把刀放进厨房最上层的柜子,锁上了。
转身回来时,客厅里的沉默像浸了水的棉絮,沉得让人喘不过气。张沐和方小宁在低声争执,声音压得很碎,“……必须有人回去……”“林应不能走,思怡这边离不了他……”“那我去?”“你走了技术那边谁盯?”
烦。
我往沙里缩了缩,把毯子拉到下巴。有什么好吵的?不就是谁先回去吗?跟我有什么关系。
“思怡?”方小宁忽然停下争执,走过来,半蹲在我面前,脸上努力堆着笑,像哄小孩,“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他拿起桌上的苹果,晃了晃。
我看着那苹果,红得有点假。
脑子里又是一片空白。
这是什么?
水果?能吃的?叫什么来着……
我张了张嘴,没出声音,眼神又开始飘。
方小宁眼里的光暗了暗,却还笑着,“是苹果呀,你以前最喜欢吃的,记得吗?林应总给你削……”
我没听进去。
直到林应走过来,把方小宁扶起来,“别问了。”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然后转向张沐和刘婉,“商量吧,我听着。”
他们重新坐下,这次没再压低声音,却刻意避开那些尖锐的词。
“要不我先回去?”刘婉说,“后勤这块我熟,能先稳住。”
张沐摇头,“不行,你走了思怡这边没人照应,林应一个人忙不过来。”
“那我去?”方小宁看向林应,“技术框架我搭的,回去能衔接上。”
林应没立刻答,视线落在我身上。我正盯着茶几上的木纹看,那些交错的纹路像迷宫,绕来绕去,找不到出口。
“你走了,数据模型谁跟?”他终于开口。
讨论又陷入僵局。每个人都看着我,眼神里藏着期盼,像在等我做决定。
可我连苹果都快记不住了,怎么会知道谁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