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我悟性实在太逆天 > 第25章 我以我道撼天门(第1页)

第25章 我以我道撼天门(第1页)

徽山,并非一座雄奇险峻的山峰,而是江南水乡中一片起伏的丘陵,山势平缓,林木葱茏,溪流环绕。然而,其名声之盛,却远许多名山大岳。无他,只因那座闻名天下的上阴学宫,便坐落于此。

学宫并非宗门,不授武艺,只传圣贤文章,明经义,辨道理。但千百年来,自这里走出的读书人,或入朝为官,辅佐君王;或着书立说,教化万民;更有那以胸中浩然气,养出无双剑意、言出法随的儒道大家。可以说,离阳王朝的文脉气运,有相当一部分系于此地。

李长青行至徽山地界时,已是一个细雨蒙蒙的午后。雨水并未阻挡学子文士们的热情,通往学宫的青石路上,依旧可见撑着油纸伞、身着儒衫的身影匆匆而行,或独自吟哦,或成群,辩论之声不绝于耳。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到化不开的文运之气,以及无数读书人念头交织形成的独特“场域”。这股力量,不同于武道的刚猛,也不同于道法的自然,更不同于佛门的慈悲,它中正平和,却又带着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宏大愿力与规则约束感。

“不愧是文脉汇聚之地。”李长青撑着一把路上随手买的普通油纸伞,漫步雨中,感受着这股独特的气息。他的金丹在这文运之气的浸润下,并未被压制,反而微微震颤,似乎在与这股迥异的力量进行着某种深层次的交流与印证。

他的神识悄然蔓延,覆盖了整个徽山区域。他“看”到了学宫之内,一座座藏书楼阁,无数典籍散着智慧的光芒;看到了讲堂之上,白大儒引经据典,台下学子如痴如醉;也看到了学宫深处,几股尤为浩大精纯的浩然之气,如同定海神针般,支撑着这片文运天地。

其中一股,气息最为奇特。它并非最强,却最为纯粹,带着一种“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圆满意蕴,隐然已触摸到了此方世界儒道的极致。其源头,就在学宫后山,一座简朴的草庐之中。

“轩辕敬城……”李长青心中了然。那位被誉为儒家圣人,却因家族牵绊、情义所困,最终选择与老祖轩辕大磐同归于尽的悲情人物。

他对此人倒是存有几分敬意。能以儒道修为,强行叩开天门,虽功亏一篑,但其心志之坚,对“道”的追求之纯粹,实属罕见。

李长青并未直接前往学宫,也未去打扰那位草庐圣人。他如同一个真正的游学士子,在徽山脚下的集镇住了下来,每日里或是流连于书肆,翻阅那些流传广泛的经史子集;或是寻一处临水的茶馆,听着周围的学子们高谈阔论,争论经义。

他虽不言不语,但偶尔流露出的见解,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也往往能直指核心,人深省,引得周围学子侧目。只是他气质普通,衣着朴素,众人也只当他是某个家境贫寒却颇有才思的寒门士子,并未过多联想。

这一日,学宫举办一场大型的“经筵辩难”,由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儒主持,各方学子皆可登台阐述自家学问,相互诘难。这是上阴学宫的传统,意在碰撞思想,砥砺学问。

李长青也随着人流,来到了学宫前的巨大广场。广场之上,早已人山人海,高台之上,几位大儒正襟危坐,台下学子们摩拳擦掌,气氛热烈。

辩难很快开始,各方学子引经据典,唇枪舌剑,围绕着“性善性恶”、“王道霸道”、“理气之争”等经典议题展开激烈辩论。台上大儒时而点评,时而问,将气氛不断推向高潮。

李长青站在人群外围,静静听着。这些辩论,在他听来,大多拘泥于文字表面,纠缠于先贤语录,虽不乏真知灼见,但终究未能跳出固有的框架。

直到一位身着洗得白儒衫、面容清癯的中年士子登台。他并未引用太多经典,只是从自身所见所闻、从百姓疾苦出,阐述了一套“经世致用”、“民贵君轻”的理念,言辞朴实,却直指时弊,充满了对苍生的悲悯与对现实的批判。

他的观点,与学宫主流推崇的“存天理、灭人欲”、“恪守礼法”的朱理学派格格不入,顿时引来了众多守旧学子的围攻。

“荒谬!圣人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乃天地伦常!岂可妄言民贵君轻?”

“尔等之言,近乎异端邪说,动摇国本!”

面对如潮的抨击,那中年士子虽势单力薄,却毫无惧色,据理力争,言辞愈犀利。

高台之上,几位大儒眉头微皱,显然对此等“离经叛道”之言也有所不满。

李长青看着台上那孤身奋战的身影,又看了看周围那些满脸义愤、却大多只是人云亦云的学子,轻轻摇了摇头。

学问之道,贵在求真,贵在践行。若只知死守章句,脱离实际,那与刻舟求剑何异?

就在这时,一名显然出身权贵、气焰嚣张的年轻学子,见说理不过,竟开始进行人身攻击,讥讽那中年士子出身寒微,不识礼数,所言皆是“穷酸迂腐之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年士子脸色涨红,气得浑身抖,却因不善口舌之争,一时语塞。

场下响起一阵哄笑。

那权贵学子愈得意。

李长青眉头微蹙。

他本不欲插手这凡俗学问之争,但见此情景,心中亦生出一丝不悦。

学问高低,岂能以出身论?这般行径,已失读书人本心。

他并未出声,只是目光平静地看向那名权贵学子。

就在他目光落下的瞬间,那正趾高气扬的权贵学子,忽然感觉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压力笼罩全身!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他,有无数的声音在拷问着他的内心!

他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自己平日欺男霸女、不学无术的种种行径,一股强烈的羞愧、惶恐、自我怀疑的情绪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我……我……”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现自己那些引以为傲的家世、财富,在此时显得如此苍白可笑!在真正的道理面前,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赤身裸体的小丑!

“噗通!”

众目睽睽之下,那权贵学子竟双腿一软,直接瘫跪在地,脸色煞白,汗出如浆,嘴唇哆嗦着,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全场哗然!

所有人都莫名其妙,不明白这嚣张的纨绔子弟为何突然如此失态?

只有高台之上,那几位修为精深的大儒,以及学宫后山草庐中的轩辕敬城,似有所觉,目光骤然变得锐利,齐齐望向人群外围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布衣少年!

是他!

虽然没有任何气机波动,但那种直指本心、引动他人内心善恶之念的玄妙力量,绝非寻常!

轩辕敬城更是心中剧震!他钻研儒道一生,追求那“诚意正心”、“知行合一”的至高境界,深知要做到如此不着痕迹、直指人心的地步,是何等艰难!此子对“心性”的把握,已然乎了他的理解!

李长青并未理会那些投来的惊疑目光。他看了一眼台上那名因对手突然崩溃而有些茫然的中年士子,微微颔,随即转身,撑伞离去。

经筵辩难,因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暂时中断。

而关于一个神秘布衣少年,仅凭一个眼神便让权贵学子心防崩溃、当众出丑的传闻,迅在徽山学子间流传开来,为其本就神秘的形象,再添一抹传奇色彩。

是夜,月明星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