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龄公遇刺后返回长歌门,算算时间跟他们抵达长歌门没隔几天,四舍五入南阳王殿下也和九龄公一起遇到了刺杀。
辞官的宰相没人管,当朝郡王总得有人管吧?
别说这事儿本来就是他们占理,就算他们不占理,以他们家二哥的胡搅蛮缠也得让军营的将士把事儿当成事儿。
唉,他要是有二哥的本事他当初在睢阳的时候也这么干,可惜他没二哥的武功,睢阳被围困时周边的官员也都不在乎他的死活,就算撕破脸也无济于事。
他就想不明白了,千岛湖这是什么地方?叛军到底哪儿来的能耐到处派兵?他安禄山是神仙不成?
年表上说安禄山今年才开始组建狼牙军,刚组建起来的秘密大军不应该躲起来训练吗?这么明目张胆的出来祸害百姓到底把朝廷放哪儿了?
两京没失陷,江淮一片太平,结果千岛湖猛不丁冒出来一堆狼牙兵要强行攻打长歌门,这合理吗?
李佾觉得不合理,他的脑子已经转不动了,仿佛又想起刚认识仙人朋友的时候仙人朋友说狼牙大军能绕开朝廷的防线攻打位于江南的藏剑山庄和七秀坊的事情。
安禄山有这本事他还造什么反?直接当神仙不就得了?
这个大唐果真古怪,难怪仙人朋友们时不时会疯疯癫癫,他要在这儿待久了他也疯。
傍晚,小殿下关上门点上灯,取出仙人朋友们的信,看之前先给老家的大哥写信汇报这几天的离谱经历。
怎么说呢,竟然有点庆幸他们那儿的安禄山是个没啥特殊本领的正常反贼。
这次对仙人朋友们也有很多话想说,比如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让他想不明白的局势,再比如和他想象中略有不同的长歌门。
他之前真的以为长歌门都是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琴是用来演奏的,琴中剑是用来舞的,总之怎么风雅怎么来。
就算见过仙人朋友们用琴剑御敌,刻板印象也不好消除。
不过真来到长歌门就没有刻板印象了,这里的真实情况是海纳百川什么性子的人都有,看上去再怎么温润如玉也可能转头就拿琴当武器去砸人。
不是弹琴,也不是琴中剑,就是直接扛着琴就砸。
仔细想想也合理,琴那么重,长歌门弟子天天背着那么重的琴肯定都有一把子力气,反正都是当武器,只要能打赢琴是怎么用的不重要。
李佾这几天见识颇多,絮叨起来写了足足十几页纸,写完之后让系统仙人转交,然后开始拆仙人朋友们给他的信。
上次写信问了什么来着?好像是谢云流有什么故事。
小殿下打开信准备认真学习,意料之外,信上写的不是故事,而是给他指路去哪儿找故事。
这个谢云流真的好有名气,怎么坊间还流行过他的话本?不光有话本,他一个人的话本还有千奇百怪的版本,这里的话本文化那么发达的吗?
摘星楼主的《流云正传》、江陵不肖生的《云流四海》、还有主打言情的《剑魔惊情录》,但是作者在写完第一册后就离奇身亡了。
……该不会被正主找上门了吧?
小殿下搓搓胳膊,看着信上的“剑魔”两个字心道:写话本有风险,取名需谨慎。
很好,记到小本本上,待会儿就悄悄去找随行的凌雪阁弟子让他们出门的时候帮忙留意一下。
李佾仔仔细细将信上提到的书名抄下来,然后打开第二封信。
第二封信比第一封信简略许多,就单纯的列了几本书,然后强调书单上都是禁书,相传为真实事迹改编,让他打听的时候注意点千万别被当事人发现。
他都不知道书上写的是什么,上哪儿去精准的避开当事人?
不管了,记下记下。
《饮露寻风》、《月下惊涛》、《剑魔秘事》、《松间戏燕》、《木锋红练》……
唔,现在不一定有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他来的太早了故事里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发生,所以根据真实事迹改编的话本也没有写好?
有可能,不过没关系,他先让人去找找,找得到就看找不到再说。
于是书单再次添上一溜儿书名。
后面的信件上没有再出现具体的书名,倒是零零散散给他讲了许多纯阳谢云流李忘生的旧事、三哥和长歌门门主杨逸飞的友情、长歌门中杨家大爷和河朔霸刀柳家大爷的情谊,还有杨家大爷和九龄公之女的亲事。
谢云流身上除了刀就嘴最硬?
谢云流暴打老父抛妻弃子拐带皇室子弟远走东瀛几十年?哦,后面还加了个“开玩笑”。
三哥和杨门主还有长歌门的一众长辈都很熟这事儿他知道,前两天还提过九龄公因为儿女之事心情不好让他乖一点,难道是不满意杨家大爷这个女婿?那世上还有能让他老人家满意的女婿吗?
小家伙摇头晃脑的发出感慨,看到后面杨青月因幼时的伤导致长时间神志不清被外人称作“疯大爷”又皱起眉头。
若是这样的话,九龄公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就能理解了。
这个江湖真是的,怎么总在他笑的开心的时候让他不开心?
好在这个故事的结果是好的,杨家大爷会恢复神智,还会变成超级厉害的长歌门中流砥柱,有情人最终还是修成了正果。
好看爱看,晚上看这些才能睡个好觉。
……
“有人在吗?噗呲噗呲,有人在吗?”夜色已深,紧闭窗户悄悄开了条缝,然后露出个小脑袋,“我需要帮忙,悄悄的来,不要太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