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来,瞄准妙妙放在地上的四角板,用力一扇——“啪!”一声脆响,对方的板子应声翻面。
“哇!华华姐好厉害!”玲玲叫道。
“姐姐棒!”荣清尽职地充当啦啦队。
轮到兰凤了。她有些紧张地拿起我递给她的四角板,小手微微抖,学着我的样子,对着玲玲的板子扇下去。力度不够,板子只是挪动了一下,没有翻面。
“没关系,兰凤,再来一次,用力点!”我立刻鼓励她。
妙妙和玲玲也很友善,没有嘲笑她。
兰凤深吸一口气,再次尝试,这次她用尽了力气——“啪!”成功了!
“翻过来了!翻过来了!”
兰凤高兴地叫了起来,脸上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灿烂笑容,那是一种克服了困难、获得认可的纯粹喜悦。
她兴奋地看向我,眼睛亮晶晶的。
“看吧,我说你很厉害的!”我朝她竖起大拇指。
心里却微微一颤,这笑容如此真实,如此具有感染力,让我几乎无法将她与前世那个充满怨恨的女人联系起来。
游戏继续进行。渐渐地,兰凤完全放开了,她似乎天生就有一种好胜心,一旦掌握了技巧,就格外专注。
轮到她时,她会微微眯起眼,小嘴紧抿,仔细瞄准,然后猛地力。
她赢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赢,都会出清脆的欢呼,脸颊因为兴奋而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
“兰凤姐姐也好厉害!”妙妙输了几次后,由衷地赞叹。
兰凤更加得意了,她开始指挥我:“华华,打左边那个,那个角翘起来了,好翻!”
她的变化如此明显,从最初的怯懦拘谨,到现在的活泼甚至略带强势。
我一边配合着她,一边默默地观察。
这种好胜和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样子,是否就是她性格里那潜在执拗和渴望被认可的一面的最初显露?
“好了,这局算我们赢啦!”
当我把妙妙和玲玲最后的四角板都赢过来时,兰凤高兴地拍着手宣布,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得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妙妙和玲玲虽然输了,但孩子心性,很快就不在意了,嚷嚷着要再玩一局。
兰凤却意犹未尽,她数着手里赢来的“战利品”,小脸上满是成就感。
她抬头看我,眼神热切:“华华,我们再玩,我还能赢更多!”
看着她那充满生机和渴望的眼神,我心情复杂。
我既希望她保持这份快乐和自信,又不禁担忧这份好胜心在未来是否会演变成偏执。
“好啊,”我压下心头的思绪,笑着点头,“不过这次我们重新分组,你和妙妙一组,我和玲玲一组,好不好?让荣荣也试试?”我想让她学会和不同的人合作,而不是仅仅依赖我。
兰凤愣了一下,看了看妙妙,似乎有点不情愿,但还是点了点头:“……好吧。”
游戏再次开始。
阳光下,五个孩子继续着她们无忧无虑的游戏,笑声和拍打四角板的声音回荡在院落里。
我看着兰凤在和新队友磨合中时而兴奋、时而着急的样子,知道改变一个人根深蒂固的性格绝非易事,也绝非一朝一夕。
但至少,此刻的她,是快乐的,是融入的。这就够了。
未来的路,还很长,而我,会陪着她,一步步走下去,小心翼翼地引导,避免她滑向那个我知道的深渊。
这场童真的游戏,于我而言,也是一场关乎未来命运的、无声的引导与守望。
游戏过后,自然又到了晚饭时光。
隔壁的张阿姨自然而然又现了我家的客人,父母亲热情的招呼她,“小珊,一起过来吃晚饭。”
小小的客厅此刻显得格外拥挤,却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生气。
原本只够我们一家四口坐下的方桌,此刻紧紧围坐着四个大人和五个孩子(张阿姨家的妙妙玲玲也跟来了)。
父亲和赵叔还在意犹未尽地讨论着游泳池的通风设计,母亲和张阿姨在厨房与饭桌间穿梭,端上一盘盘热气腾腾的家常菜——青菜炒香菇、西红柿鸡蛋、红烧肉,当然,还有母亲引以为傲的、用精致小碟盛放的各色泡菜。
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赵叔手里淡淡的烟草味和女人们忙碌带来的温暖气息。
“来来来,小赵同志,别客气,就当自己家一样!”
母亲热情地给赵叔夹了一大块红烧肉。
“嫂子您太客气了,这饭菜太香了,我在部队里都难得吃到这么地道的家常味!”赵叔连忙端起碗接过,笑声爽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