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兰凤交换了一个眼神。兰凤冲了杯她喜欢的果茶,端了过去。
“少莲,怎么了?脸色不太对。”兰凤在她对面坐下,轻声问道。
林少莲回过神,接过茶杯,暖着手,叹了口气:“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我爸妈,给我安排了一场相亲。”
我和兰凤都愣了一下。这确实像是林少莲家里会做的事情。
“对方条件听起来……倒是很不错。”
林少莲的语气里听不出什么喜悦,反而带着更多的困扰。
“在国企工作,稳定,家境也好。我爸妈非常满意,催着我赶紧见一面。”
“那你自己怎么想?”我走到旁边,拉开椅子坐下。
我知道林少莲内心是个极有主见的人,并不喜欢被安排。
“我?”林少莲苦笑了一下。
“我不知道。晓薇,兰凤,你们知道我的,我不排斥婚姻,但我总觉得,那应该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一个对的人,自然而然生的事情。而不是像完成任务一样,被推着去见面、评估、然后决定是否绑定一生。”
她揉了揉太阳穴,“可我年纪确实也不小了,爸妈的担心我也理解。就是……很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现代都市独立女性身上的困境——
在自我意愿与家庭期待、社会时钟之间的摇摆与挣扎。
“理解不代表要妥协,”
兰凤开口,她的经历让她在这方面更有言权,“如果你心里抵触,勉强去见,对对方也不公平。不如跟你爸妈好好谈谈,把你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告诉他们,你在等待的是一份让你心甘情愿的感情,而不是一份条件合格的合同。”
我点点头,补充道:“或者,你也可以换个心态。就当是多认识一个朋友,不必有压力。合则聚,不合则散,主动权在你手里。重要的是,别让这件事成为你的负担。”
林少莲听着我们的话,紧蹙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
“你们说得对。”她深吸一口气,“我是该跟我爸妈好好聊聊了。至于见面……再看吧。也许……就当是给爸妈一个交代,去见一面也无妨。”
她的语气里带着一种尝试性的妥协,也带着属于自己的坚持。
我们都明白,这只是她需要独自面对和解决的一道人生课题,我们能做的,是倾听和支持。
书社里,阳光依旧明媚,咖啡香醇,书香弥漫。
芝兰收获了确定的爱情,林少莲面临着情感的抉择,而兰凤,则享受着单身生活的自在与充实。
这就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悲欢交织,前进与徘徊并存。
但无论如何,在这个叫做“青禾书社”的港湾里,我们彼此见证,互相取暖,然后积蓄力量,继续航行在各自的人生海面上。
日子不紧不慢地向前流淌,如同书社窗外那条静静穿过城市公园的河流。
转眼间,承煜、瑾妍和启辰已经两岁多了,三个小不点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小人物”,有了更鲜明独立的性格和层出不穷的主意,家里每天都像在上演热闹的舞台剧。
青禾书社也迎来了它的第一个周年庆。
我们没有大肆庆祝,只是精心准备了一个小型的“读者感恩回馈”活动,咖啡和茶饮全天半价,还准备了一些定制的书签和小盆栽作为礼物。
老读者们纷纷前来,送上祝福,书社里洋溢着一种家人般的暖意。
周文和芝兰的感情稳定升温。
周文甚至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免费为书社重新绘制了更精确的管线图纸,帮我们解决了一个一直困扰我们的角落潮湿隐患。
他融入我们圈子的方式自然而踏实,像一颗原本就该在那里的齿轮,精准地契合进来。
看着他与芝兰互动时,那份藏在眼睛里的温柔和纵容,我们都由衷地为芝兰感到高兴。
而林少莲,在经历了一番内心的挣扎和与父母坦诚的沟通后,最终还是去见了那个相亲对象。
那是一个周二的下午,书社人不多。
林少莲来了,穿着一身得体的裙装,妆容精致,却掩不住眉宇间的一丝疲惫。
她点了一杯浓度很高的美式咖啡,在我们关切的目光中,轻轻叹了口气。
“见过了?”兰凤率先问道。
“嗯,昨天见的。”
林少莲搅拌着咖啡,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