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他的背影不再像之前那样从容,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落寞。
风铃声响过,书社里重新恢复了之前的宁静,但那宁静之下,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兰凤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默不语。
何志明继续擦拭着书架,动作恢复了之前的流畅自然。
林少莲走到我身边,低声说:“看来,凤丫头心里有杆秤。”
我点了点头。
兰凤的选择,并非出于对宇辉的厌恶或对何志明的盲目依赖,而是基于一种更深层次的、对自身情感和现实羁绊的清醒认知。
她珍惜宇辉带来的那份轻松与理解,但她更清楚,何志明和这座倾注了心血的青禾书社,才是她无法轻易割舍的、沉甸甸的现在与未来。
何志明没有立刻去追问或表达什么。
直到晚上打烊,所有灯都熄灭,只剩下门口那盏常亮的小夜灯时,他锁好门,走到站在路边等车的兰凤身边。
夜晚的风带着凉意,吹动着她的丝。
何志明沉默地脱下自己的薄外套,轻轻披在了兰凤肩上。
兰凤身体微微一僵,却没有拒绝。
“会员日……”何志明开口,声音在夜色里显得格外低沉,“我们一起把它做好。”
没有甜言蜜语,没有追问,只是一句关于共同责任的陈述,却比任何情话都更能触动兰凤此刻的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拢了拢带着他体温的外套,轻轻“嗯”了一声。
车灯由远及近,照亮了并肩站立的两人。
这一次的选择,像一次无声的洗礼,让某些模糊的东西变得清晰,也让某些摇摇欲坠的东西,变得更加稳固。
青禾书社的故事,在经历了又一场微妙的情感风波后,继续向着未知却坚定的方向,缓缓铺陈开来。
宇辉的邀约被婉拒,像一道清晰的分水岭,划定了关系的边界。
那次之后,他虽然依旧会来书社,但频率明显降低了,从每周一次变成了半月一次,甚至更久。
他不再总是挑兰凤当值的时间,有时只是匆匆来取一本预订的书,或者点杯咖啡稍坐片刻便离开。
他的态度依旧温和有礼,与兰凤交谈时,话题也更多地局限于书籍或无关痛痒的日常,那份小心翼翼的试探和越友情的期待,如同退潮的海水,悄然消散。
他仿佛又变回了那个安静、疏离的老同学,将那份萌动的情感重新妥善地收藏回了心底的某个角落。
兰凤对此心照不宣,也乐得维持这种更加轻松、界限分明的相处模式。
而青禾书社内部,那股因宇辉出现而绷紧的弦,在兰凤做出选择后,悄然松弛下来。
一种更加稳固、更加信任的氛围,在何志明与兰凤之间弥漫开来。
会员日的筹备工作紧张而有序。
何志明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他联系供应商、敲定活动流程、布置场地,甚至学着调试那些他以前并不擅长的音响设备。
兰凤则专注于活动内容的设计和嘉宾的对接。
他们之间的配合愈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在一次讨论会员日细节的晚间会议上,只剩下他们两人。
灯光下,何志明将最终确认的流程表递给兰凤,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兰凤,谢谢你。”
兰凤接过表格,闻言一愣,抬头看他:“谢我什么?这是大家的事。”
“谢谢你……选择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