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兰凤刚刚经历了一场情感上的浩劫,身心俱疲,此刻最需要的绝不是另一段充满不确定性的感情,而是绝对的安静、尊重和自我的空间。
任何贸然的接近,都可能被视作怜悯或打扰,甚至可能将她推得更远。
他选择了和之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种更成熟、更耐心、也更体贴的“远程守护”。
他先是小心翼翼地绕了几个弯,通过一个与艺术区有业务往来的朋友,了解了一下兰凤工作室周边的情况,确认她安好,环境安宁。
然后,他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和“铺垫”。
他不再以老同学或追求者的身份直接出现,而是换了一种“同道中人”的姿态。
他注册了一个新的社交媒体账号,只关注了一些艺术、陶艺、独立设计领域的博主和资讯,偶尔会点赞或评论一些他认为兰凤可能会感兴趣的内容(他凭借之前对兰凤喜好的了解进行判断)。
他布的内容也极其克制,偶尔分享一些关于建筑与空间美学的思考,或者某个冷门但格调高雅的展览信息,不张扬,不刻意,只是安静地存在于那个可能被兰凤看到的网络角落。
同时,他开始有意识地收集一些他认为适合兰凤现在心境和状态的礼物——不是昂贵的奢侈品,而是一些有温度、有故事的小物件。
一本绝版的、关于植物治愈力量的摄影集;
一小盒来自日本某个小众窑口的、釉色沉静的古朴陶土;
甚至只是一株需要耐心照料、生命力却极其顽强的空气凤梨。
他从不亲自送去,总是通过那个中间朋友,以“朋友送的,用不上,觉得你可能喜欢”这样最不经意的理由转交,不留姓名,不索回应。
他在用这种沉默的方式,告诉兰凤:我知道你经历了什么,我理解你需要空间,我不过问你的过去,也不急于参与你的未来。我只是在这里,用你能接受的方式,让你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默默地欣赏你,关心你,认为你值得一切美好。
这个过程很慢,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克制。
宇辉不确定兰凤是否察觉到了他的存在,是否收到了那些无声的“信号”。
但他并不着急。对他而言,这不是一场需要立刻看到结果的战役,而是一次漫长的、自内心的陪伴与守候。
他追求的,不是“得到”,而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提供一种“存在”的可能。
直到几个月后,兰凤的工作室举办了一次非常小型的、仅限于几位密友的陶艺习作观摩。
宇辉并没有收到邀请,但他从那位中间朋友处得知了消息。
他犹豫再三,最终没有现身,只是在活动结束后,通过朋友送去了一束极其简单的、搭配着尤加利叶的白色洋桔梗,花语是“真诚不变的爱”和“富于感情”。
这一次,花束里没有匿名。
附着的卡片上,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是他的笔迹:
“宇辉”。
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却意义重大的试探。
他不再完全隐藏自己,而是轻轻地、尊重地敲了敲她世界的外壳,等待着里面的回应,或者,仅仅是允许他继续停留在外面。
兰凤会如何反应?
是继续关闭心门,专注于自我的重建?
还是会因为这份跨越了时间长河、历经变故却依旧温和持久的注视,而稍稍松动她内心的坚冰?
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但宇辉已经用他的方式,悄然拉开了另一段可能性的序幕。
这一次,没有青春的悸动,没有利益的考量。
只有两个经历过世事沧桑的成年人之间,一场关于时间、耐心与真诚的,静默的博弈。
喜欢重生赌爱请大家收藏:dududu重生赌爱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