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书社的原址,后来变成了一家精品咖啡馆,生意不错。
偶尔,我和子豪路过,会进去坐坐。
咖啡香取代了书香,装潢也全然不同,只有窗外流淌过的阳光,依稀还是旧时模样。
一个秋日的午后,我独自在家整理旧物,翻出了一张高中毕业时的集体照。
照片上的我们,青春正好,笑容灿烂,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兰凤扎着马尾,眼神明亮;子豪站在我身旁,嘴角带着一丝不羁的笑意;宇辉则安静地待在角落,目光沉静。
我看着照片,恍如隔世。
那些轰轰烈烈的爱恨,那些撕心裂肺的别离,那些无法挽回的遗憾,最终,都被生活这辆永不停歇的列车,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它们变成了记忆深处的风景,偶尔回望,会有些许唏嘘,却不再有剧烈的疼痛。
我放下照片,走到窗边。
窗外,天空高远,云淡风轻。
子豪快要下班了,孩子们也即将放学归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厨房里,母亲正在准备晚餐,传来熟悉的饭菜香。
这就是生活最终的模样吧。
它或许不够完美,充满了各种猝不及防的转折与遗憾。
但它同样给予了我们治愈伤痕的时间,赋予了我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勇气。
以及,在平淡流年中,品味那些最简单、也最珍贵的幸福的能力。
兰凤找到了她的宁静港湾,何志明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而我们,在守护与陪伴中,见证了岁月的力量。
那日的小聚,因着几家孩子的嬉闹,更因着这些跨越了青春步入中年的老友重逢,显得格外的热闹与温馨。
我家客厅里,承煜带着弟弟妹妹和芝兰周文那读一年级的女儿满场飞,笑声叫声此起彼伏。
大人们围坐在一起,咖啡的香气混合着茶点甜腻的气息,谈论着工作、孩子、还有那些仿佛就在昨天的校园往事。
气氛正酣时,不知是谁眼尖,看着安静坐在一旁、目光时不时追随着孩子们,或者说,是追随着那个耐心陪着孩子们玩耍的芝兰的志刚,以及他身边那个总是含笑看着他的小丽,起了个头,打趣道:
“哎,我说志刚,小丽,你们俩这‘革命友谊’也升华得差不多了吧?什么时候请我们喝喜酒啊?我们这红包可都准备好久了!”
子豪这话一出,立刻引来一片附和的笑声和追问。
大家都带着善意的调侃,看着这对在大家眼中早已是“默认”的一对。
志刚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怔,他下意识地先抬眼,望向了芝兰的方向。
芝兰正被女儿拉着看一幅刚画好的涂鸦,侧着脸,笑容明媚,一如当年那个他偷偷注视了无数次的少女。
只是如今,她身边站着的是沉稳可靠的周文,她的幸福,显而易见,与他无关。
那一刻,志刚的眼神里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深埋心底、从未褪色的欣赏,有物是人非的淡淡怅惘,还有一种……
连他自己都未必清晰察觉的、终于要放手的释然。
那眼神里的忧郁,像一层薄薄的雾,迅弥漫开来,又被他飞快地垂下眼帘掩饰过去。
他端起面前的茶杯,掩饰性地喝了一口,再抬起头时,脸上已经挂上了惯常的、略带腼腆的笑容,语气带着几分无奈的调侃,却也听不出多少喜悦:
“你们就别拿我们开玩笑了,这事儿……得看缘分,急不得。”
他的回答含糊其辞,带着明显的回避。
而他的那个眼神,那个先望向芝兰的、带着未尽话语的眼神。
或许除了全心沉浸在女儿世界里的芝兰,在场的其他人都心照不宣地捕捉到了。
我知道,志刚心里那个属于芝兰的角落,从未真正清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