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莲坐在我右侧隔了几排的位置,我能看到她微微颤抖的肩线。
铃声响起,监考老师分试卷。
厚厚的试卷落在桌面上,出沉闷的声响。
“考试开始。”
刹那间,教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如同密集的雨点。
题目果然有难度,远平日的练习。
选择题就需要仔细甄别,计算题更是步骤繁琐,对物理思想和数学工具的结合要求极高。
我沉下心,屏蔽掉周围的一切,全身心投入到公式与逻辑的世界里。
时间在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下飞流逝。
做到一道关于电磁感应与复杂电路结合的大题时,我遇到了阻碍。
常规思路似乎走不通,演算了几种方法都卡在半途。
额头微微见汗,我下意识地抬头,想活动一下僵硬的脖颈。
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右侧,恰好看到林少莲。
她正死死盯着试卷的某一页,脸色苍白得吓人,握着笔的手悬在半空,微微颤抖着,久久没有落下。
那是一种思维彻底陷入泥沼、近乎绝望的状态。
她的眼神空洞,仿佛所有的力气和希望都在被那道题一点点抽干。
我的心微微一紧。
竞赛的残酷性在这一刻显露无疑。
它考验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心态、韧性和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的能力。
我没有时间多想,收回目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重新审题,摒弃刚才的复杂思路,尝试回到最基本的物理定律本身。
忽然,一个之前忽略的、关于能量转换的细节闪过脑海。
对!或许可以从这里切入!
我立刻低头,重新在草稿纸上奋笔疾书。
思路一旦打开,后面的推导便顺畅起来。
解决了这个拦路虎,后面的题目虽然依旧不轻松,但至少都在可控范围内。
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时,我完成了所有题目,开始回头检查。
眼角的余光注意到,林少莲似乎也终于动笔了,度很快,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不知道她是否找到了突破的方法。
终场铃声如同赦令般响起。
“考试结束,请停止作答。”
教室内响起一片混杂着放松、疲惫和遗憾的叹息声。
我放下笔,感觉精神和身体都像被掏空了一般。
走出考场,秋日的阳光有些刺眼。
等在外面的王子豪和芝兰立刻迎了上来。
“怎么样?意华?”
王子豪急切地问,眼神里满是关切。
“还顺利吗?”芝兰也挽住我。
“有些题挺难的,尽力了。”
我实话实说,揉了揉有些胀的太阳穴。
刘建设也走了出来,表情平静,看不出太多端倪。
他对我微微颔:“最后一道大题的设计很巧妙。”
“确实,我差点没绕出来。”我表示赞同。
我们简单交流了几句,都默契地没有深入讨论答案。
这时,林少莲也低着头走了出来。
她的眼眶有些泛红,但极力压抑着情绪,快步从我们身边走过,没有看任何人一眼,径直走向校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