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资治通鉴译文 > 第52章 昆阳雷震新朝殁赤眉烽燃更始兴(第2页)

第52章 昆阳雷震新朝殁赤眉烽燃更始兴(第2页)

就在樊崇回到赤眉军营地的时候,王莽任命的庐江连率李宪,趁着天下大乱就占领了庐江郡,还称自己是淮南王。这时候,以前梁王刘立的儿子刘永就跑到洛阳去投靠更始帝,更始帝就把他封为了梁王,把都城定在睢阳。

这时的更始帝想派个信得过的大将去河北巡查,大司徒刘赐说:“如今的刘氏子弟里,只有刘秀能担此重任。”但是朱鲔等人却不同意他的提议,更始帝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刘赐就一直劝他。最后,更始帝就让刘秀代理大司马的职务,拿着符节渡过黄河,去安抚河北的各个州郡。同时,更始帝还任命刘赐为丞相,让他先去长安把宗庙和宫殿修整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秀到了河北后,就开始考察各个郡县的官员,对那些没本事的,直接罢免,对有才能的,就提拔;又释放了那些无辜的囚犯,废除了王莽定下的严苛法令,还恢复了汉朝原来的官职名称。刘秀这一顿操作让当地的官员和百姓都特别高兴,争着拿牛肉美酒来慰劳刘秀,可刘秀一样都没接受。

有一次,南阳的邓禹拄着拐杖一路追赶刘秀,一直追到邺城才追上。刘秀开玩笑说:“我现在有权给人封官,你大老远追来,是想当官吗?”邓禹说:“不想。”刘秀又问:“那你想干啥?”邓禹说:“我就盼着您能威震天下,我能跟着您出点力,把名字留在史书上!”刘秀听了哈哈大笑,就留邓禹住下,两人聊了一整晚。邓禹趁机就劝刘秀:“现在崤山以东还没平定,赤眉、青犊这些起义军动不动就几万人。更始帝这人没什么本事,遇事没主见,他手下的将领都是些普通人,就想着抢钱,只知道用武力镇压反对者。他们只图眼前享乐,没有一个是忠良有智谋的,也没人想着辅佐皇帝、安抚百姓。从古至今,圣人能够成就大业,靠的就是顺应天时和得人心。现在您看更始帝,刚即位就天灾不断,这是天时不利;他又没能力安抚百姓,天下早晚得乱,这是人心不归。您现在虽然只是辅佐更始帝,但以后恐怕难有大成就。不过您向来德行高、功劳大,而且大家都佩服您,您治军又严格,处理事情也是赏罚分明。依我看来,您不如招揽天下英雄,以此来收服民心,就像汉高祖那样成就一番大业,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凭您的本事,平定天下不是难事!”

刘秀听了邓禹的话特别开心,就让邓禹留在身边,帮自己出谋划策。每次要任命将领时,刘秀都会问问邓禹的意见,而邓禹推荐的人也都很能干。而刘秀自从哥哥刘演被杀后,只要是他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就不吃肉也不喝酒,枕头和席子上常常有泪痕。主簿冯异现这个情况后,就找了个机会劝他,刘秀却赶紧拦住说:“这话可别乱说!”冯异接着说:“更始帝治理国家一团糟,老百姓都没个依靠。人饿久了,给点吃的就满足。现在您负责河北这片地方,应该派人去各个郡县宣传您的好政策。”刘秀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按他的意思去办了。骑都尉耿纯在邯郸拜见刘秀后,就现刘秀的下属和军队纪律跟其他将领完全不一样,于是就主动去和刘秀结交。

当时,刘林劝刘秀挖开列人县的河道,放水去淹赤眉军,但是刘秀没听他的。刘林讨了个没趣,就跑到真定去了。刘林以前在赵、魏一带是出了名的喜欢结交江湖好汉、行侠仗义。在王莽当政的时候,长安有个人自称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结果被王莽给杀了。就在这时,有个在邯郸靠占卜为生的人叫王郎,他瞅准机会,大言不惭地对外宣称自己才是如假包换的刘子舆。王郎还编造故事说:“我亲妈以前是汉成帝宫里唱歌的,有一回她看见黄气从天上落下来,然后就怀上了我。那时赵飞燕皇后想害我,我亲妈就偷偷抱来别人家的孩子顶替,我这才保住了性命。”可笑的是,刘林这些人居然信了王郎的鬼话,还拉上赵国的大土豪李育、张参等人,凑一块儿商量着拥立王郎。这时正好遇到民间都在传赤眉军要渡过黄河往北来,刘林他们就到处散布消息,说“赤眉军该拥立刘子舆当皇帝”,想看看老百姓是啥反应,没想到好多人还真信了。到了十二月,刘林就带着手下的几百号人,赶着车马就冲进了邯郸城,直奔王宫而去,当场就把王郎捧上了天子的位子。王郎当上“皇帝”后,马上就派手下将领去攻打幽州、冀州,还了文书到各个州郡。这么一来,赵国以北、辽东以西的地方,很多人看势头不对,都纷纷表示响应,归附了王郎。

公元年的春季正月,大司马刘秀因为王郎势力强盛,便决定北上巡行蓟城。

随后,申屠建就和李松从长安赶来,准备迎接更始帝迁都。到了二月,更始帝就从洛阳出。想当初,长安周边那些有势力的人打着更始帝的旗号杀了王莽后,每个人就盼着能被封侯。可在申屠建杀了私藏玉玺、行为僭越的王宪后,就放话出来,说“长安的这些年轻人太狡猾,居然把自己的主子都杀了”。他的这话一出,可把当地的官员和老百姓都吓坏了。于是,各个县城就开始聚集兵力,以此来守卫自己的地盘,申屠建他们怎么打都打不下来。

等到更始帝到了长安后,就下了一道大赦令说:除了王莽的子孙,其他人都能免罪,这才把长安周边的局势平定下来。那时候,长安只有未央宫被烧毁了,其他的宫殿、陈设、仓库还有官府都完好无损,集市也跟原来一样热闹。随即,更始帝就住进了长乐宫,待他登上前殿后,就让手下的郎吏们依次站在庭院里。结果更始帝特别怂,只是低着头,拿指甲划着坐席,都不敢抬头看一眼这些人。后来又有将领进来拜见,更始帝张口就问:“你这次抢了多少东西?”他身边那些从宫里留下来的老官吏,听了这话后,都惊得目瞪口呆,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李松和赵萌就劝更始帝,说应该给所有的功臣封王。可是朱鲔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当年汉高祖刘邦定下了规矩,不是刘姓的不能封王。更始帝没办法,就只好先封刘家的宗室:刘祉被封为定陶王,刘庆为燕王,刘歙为元氏王,刘嘉为汉中王,刘赐为宛王,刘信为汝阴王。接着又封了一堆功臣,像王匡被封为泚阳王,王凤被封为宜城王,朱鲔被封为胶东王,王常被封为邓王,申屠建被封为平氏王等等,这些人当中,只有朱鲔坚持推辞,不肯接受封王。最后,更始帝就任命朱鲔为左大司马,宛王刘赐为前大司马,然后派他们和李轶等人去镇守关东地区;又派李通镇守荆州,让王常代理南阳太守的职务。他还任命李松为丞相,赵萌为右大司马,让他俩一起处理朝廷大事。

分封完成后,更始帝就娶了赵萌的女儿当夫人,这下可好,他索性把政事都交给赵萌去处理,自己整天在后宫喝酒享乐。有时大臣们想上奏事情,可更始帝经常喝得烂醉,根本没法接见,有时候实在躲不过去,就叫侍中坐在帷帐后面,替自己听大臣汇报。更始帝的韩夫人也是个酒鬼,每次陪更始帝喝酒,只要看到常侍来奏事,就脾气:“没看到皇帝正在跟我喝酒吗?为什么奏事非得挑这个时候来!”说完就起身把奏章和桌子都掀翻了。

此时的赵萌大权在握,那是想杀谁就杀谁,想给谁好处就给谁好处,做事情主打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有个郎吏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说了几句赵萌专权的坏话,更始帝一听就火了,当场就拔剑把人给杀了。从这以后,就再也没人敢说赵萌的坏话了。此外,更始帝还胡乱封官,连一些小混混、厨子都被封了大官。看到更始帝的一系列荒唐操作后,长安城里就传开了民谣:“在灶底下烧火做饭的,能当中郎将;卖羊杂碎的,能当骑都尉;卖羊头肉的,都能当关内侯。”军师将军李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壮着胆子上书劝更始帝:“陛下您建功立业,虽然依靠的是下江兵和平林兵的力量,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不能用来治理天下。朝廷的官职和爵位,那是圣人都看重的东西。现在您随便就把它们封给一些不称职的人,还指望他们能把国家治理好,这就跟爬到树上去找鱼,上山去采珍珠一样,根本不切实际。天下人看到您这样,就会觉得汉朝没希望了!”更始帝看了奏章,气得直跳脚,直接就把李淑给关进了大牢。

更始帝派出去的将领,在外面也是独断专行,想杀谁就杀谁,想奖赏谁就奖赏谁,还擅自任命州牧、太守。这么一来,各个州郡的管辖就都乱套了,老百姓都不知道该听谁的。慢慢地,关中地区的人就不再支持更始帝,天下人也都开始怨恨、背叛他了。

更始帝又下令征召隗嚣和他的叔父隗崔、隗义等人来长安任职。隗嚣准备出的时候,他的军师方望觉得更始帝能不能成事还不好说,就极力劝阻他。可是隗嚣不听劝,方望只好写了封信,跟他辞行后就离开了。隗嚣他们到了长安后,更始帝就任命隗嚣为右将军,隗崔、隗义还保留原来的将军称号。

这时,耿况派自己二十一岁的儿子耿弇带着奏章去长安。当他走到宋子县时,正好碰上王郎起兵称帝。看到王朗称帝,耿弇的随从孙仓、卫包就说:“刘子舆(王郎)可是汉成帝的正统后人,我们不投靠他,还能去哪里呢?”可是耿弇直接就拔出剑怒斥他们:“王郎就是个冒牌货、大骗子,早晚会被抓!现在我到长安向朝廷汇报渔阳、上谷两郡的兵力情况,回来后就调动精锐骑兵,收拾王郎这帮乌合之众,这就跟掰断枯枝、扫走烂叶一样容易。你们俩要是不识好歹,迟早要全家遭殃!”孙仓、卫包一听,扭头就投降王郎去了。这两人咋这么现实?

此时的耿弇听说大司马刘秀在卢奴,就赶紧北上去拜见。两人经过一番交谈,刘秀就把耿弇留下当长史,还带着他一起往北到了蓟城。当时王郎正在悬赏十万户的封地捉拿刘秀,刘秀就让功曹令史王霸去集市上招募士兵攻打王郎。结果集市上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对着王霸指指点点、嘲笑他,王霸臊得不行,只能灰溜溜地回来复命。

刘秀一看这情况,就打算往南撤。可耿弇却拦住他说:“咱们的援军都在南边,往南走太危险。渔阳太守彭宠是您老乡,上谷太守是我父亲,只要调动这两郡的一万多精锐骑兵,收拾邯郸的王郎根本不在话下。”可刘秀的手下和亲信都不同意,还说:“我们就算是死,头也要朝南,怎么能往北钻进敌人的地盘!”刘秀却指着耿弇说:“以后北上的事儿,就靠他了!”

几人正说着,前广阳王的儿子刘接就在蓟城起兵响应王郎,城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还有传言说是邯郸派来的使者到了,两千石以下的官员都跑出去迎接了。刘秀吓得赶紧驾车出城,可到了南城门,却现城门已经关了。好不容易砸开城门逃出去,一行人只能日夜不停地往南狂奔,连县城都不敢进,饿了就在路边随便吃点东西。众人跑到芜蒌亭时,天气冷得刺骨,冯异好不容易弄来一碗豆粥给大家暖身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等到了饶阳后,大伙儿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刘秀只好谎称自己是邯郸派来的使者,这才混进了驿站。此时,驿站的官吏正在吃饭,刘秀的随从们都饿疯了,就直接上去抢吃的。这情况就让驿站的官吏起了疑心,故意敲了几十下鼓,大喊:“邯郸将军到了!”刘秀的手下被吓得脸色大变,刘秀也赶紧上车想跑,但又怕跑不掉,只好强装镇定,慢悠悠地坐回座位说:“请邯郸将军进来吧。”过了好一会儿,才找机会驾车离开。

这一路上,他们日夜不停地赶路,顶着风霜雪雨,脸都被冻裂了。好不容易到了下曲阳,又听说王郎的军队追来了,所有人又开始提心吊胆了。等到了滹沱河边时,负责探路的官吏回来说:“河水还在流,但是没船,我们根本过不去!”刘秀就派王霸再去看看,王霸怕大家害怕,就想先到河边再说,于是回来就撒谎说:“冰面很结实,能走!”众人一听,这才松了一口气。刘秀笑着说:“这探路的果然在胡说!”但还是带人往前走。没想到到河边时,河面真的结冰了,刘秀赶紧让王霸护着大家过河,刚过去几个人,冰面就开始融化。

等跑到南宫时,又遇上大风大雨,刘秀只好把车赶到路边的破屋里躲雨。这时冯异抱来柴火,邓禹点着火,刘秀就凑到灶台前烤衣服,冯异又弄来些麦饭给大家充饥。

等他们跑到下博城西时,却是迷路了,不知道该往哪走。就在众人不知所措的时候,路边突然冒出个穿白衣服的老头,指着前方说:“加把劲!信都郡还效忠更始帝,离这儿只有八十里!”刘秀一听,就赶紧带人往信都郡赶。当时,大部分郡县都投降了王郎,只有信都太守任光和和戎太守邳肜不肯屈服。任光正愁孤城难守,听说刘秀来了,高兴得不行,城里的官员百姓都欢呼起来。邳肜得到消息后,也从和戎赶来会合。

这时有人就劝刘秀,让信都出兵护送他回长安。邳肜却反对说:“老百姓一直盼着汉朝复兴,所以更始帝一称帝,天下人都纷纷响应,就连长安周边的人都收拾好宫殿道路迎接他。王郎不过是个算命的骗子,借着机会纠集了一帮乌合之众,虽然暂时占了燕、赵地区,但根本不得人心。您要是能调动信都、和戎两郡的兵力去讨伐他,肯定能成功!现在放弃机会回长安,不仅会丢掉河北,还会让长安那边人心惶惶,损害您的威望,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现在就算您想走,信都的士兵也未必愿意跟着。这是为啥呢?因为您一旦往西走,王郎的势力就稳固了,老百姓谁愿意离开家乡、抛弃现有的主公,大老远送您回去?到时候士兵们肯定都跑光了!”刘秀一听,觉得非常有道理,这才决定留下来,跟王郎拼一拼。

此时的刘秀觉得信都、和戎两郡的兵力太单薄,心里也没底,就想着去投靠城头子路和力子都的起义军。任光一听刘秀的想法,就赶紧拦住说这办法不靠谱。没办法,他们只好在周边县城招募了四千精兵。随后,刘秀就是大手一挥,封任光当左大将军,信都都尉李忠为右大将军,邳肜为后大将军还兼任和戎太守,信都县令万修为偏将军,他还给这几位都封了侯。

安排好这些事情之后,刘秀就让南阳人宗广暂时代理信都太守,自己则带着任光、李忠、万修等人的部队出去攻打王朗,又安排邳肜带兵打前阵。任光脑子灵活,先让人写了一大堆檄文,又派人到处宣传说:“大司马刘公带着城头子路、力子都的百万大军从东边杀过来啦,专门来收拾那些反叛的家伙!”他还派骑兵快马加鞭地把檄文送到巨鹿境内。这消息一传开,当地官员百姓都议论纷纷。

刘秀则趁着傍晚摸进堂阳境内,让人到处点起火把,一时间火光映红了整片沼泽。堂阳的守军一看这阵仗,以为真有百万大军杀来,吓得赶紧投降。紧接着,汉军又攻打贳县,贳县也没怎么抵抗就开城投降了。其实,城头子路是东平人爰曾,他在黄河、济水一带带着二十多万兄弟打家劫舍;力子都也有六七万人马,所以刘秀一开始想拉他们入伙。

这时候,昌城的刘植召集了几千人占领了昌城,他听说刘秀来了,就赶紧出城迎接。刘秀一高兴,就封刘植为骁骑将军。耿纯更狠,直接带着宗族亲戚、门客两千多人,连老弱病残都拉上了,甚至有人带着棺材就跟着来了,在育地迎接刘秀。刘秀也不含糊,直接封耿纯为前将军。有了这些生力军后,刘秀就带着部队进攻下曲阳,下曲阳的守将一看形势不妙,就直接投降了。这一路打下来,刘秀的部队越来越壮大,人数涨到了好几万,接着又向北攻打中山。

而耿纯担心家族里有人三心二意,就派堂弟回老家,一把火烧了自家的房子,断了族人的后路,让大家只能死心塌地的跟着刘秀。而刘秀在攻占了卢奴后,以后每到一处就紧急征兵,还檄文给边境郡县,号召大家一起攻打邯郸。这下各地郡县纷纷响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时的真定王刘杨带着十多万人马支持王郎,刘秀就派刘植去劝降。刘杨权衡利弊后,就决定倒向刘秀。为了稳住刘杨,刘秀就留在了真定,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氏当老婆。搞定这一切后,刘秀就继续带兵进攻元氏、防子,这些地方都被轻松拿下。到了鄗县,汉军打败并斩杀了王郎的将领李恽;在柏人又击败了李育,不过李育退回城里后就死守,导致刘秀攻城没成功。

另一边,南郑人延岑起兵占领汉中后,汉中王刘嘉就带人把他打服,还收编了延岑的部队,一下子就拥有了几十万部队。校尉贾复是南阳人,他看更始帝把朝政搞得一团糟,就劝刘嘉:“现在天下还没安定,大王您就想躺平,您觉得能保住这份基业吗?”刘嘉说:“你说得对,但我能力有限。河北的大司马刘秀肯定能重用你。”说完,刘嘉就写信把贾复和长史陈俊推荐给刘秀。然后贾复和陈俊就跑到柏人去拜见刘秀,刘秀封贾复为破虏将军,陈俊为安集掾。

就在一切都朝着好方向展的时候,刘秀有个家仆犯了法,军市令祭遵直接就把这仆人给杀了。刘秀知道后火冒三丈,就要下令抓祭遵。主簿陈副赶忙劝道:“您一直想让军队纪律严明,如今祭遵依法办事、不徇私情,这不正是您想要的吗?”刘秀一听有道理,不仅赦免了祭遵,还封他为刺奸将军,还跟将领们说:“你们都给我小心祭遵!连我的家仆犯法他都敢杀,肯定不会给你们面子!”

早年王莽杀了鲍宣,上党都尉路平还想杀鲍宣的儿子鲍永,多亏太守苟谏的保护,鲍永才逃过一劫。后来,更始帝征召鲍永当尚书仆射,代理大将军,让他带兵去安抚河东、并州,还允许他自行任命偏将、裨将。鲍永到河东后,就带兵攻打青犊的起义军,结果把对方打得大败。他还封冯衍为立汉将军,让他驻守太原,和上党太守田邑等人一起整顿军备、训练士兵,守住并州地盘。

这时有人劝刘秀,与其在柏人耗着,不如先拿下巨鹿。刘秀觉得有理,就带着部队向东北进,然后很轻松的就攻下了广阿。刘秀翻看地图时,指着地图对邓禹说:“如今天下这么多郡国,到现在我才拿下一个。你之前还说我担心平定不了天下是多余的,为啥这么说?”邓禹回答:“现在天下大乱,老百姓就盼着有个英明的君主,就像小婴儿盼着妈妈一样。自古以来,能成就帝王大业的人,靠的是品德,不是地盘的大小。”

之前在蓟城大乱时,耿弇跟刘秀走散了,他往北逃到了昌平,回到父亲耿况那里,趁机就劝耿况起兵攻打邯郸。这时候,王郎的将领正忙着在渔阳、上谷抢地盘,还催着两地赶紧派兵支援。这时,北方边境郡县的官员都很纠结,但大部分人还是打算听王郎的。上谷功曹寇恂、门下掾闵业也劝耿况:“如今邯郸王郎突然冒出来,国家的前途不明。大司马刘秀是刘演的亲弟弟,礼贤下士,咱们不如前去投靠他。”耿况愁:“如今王郎势力正盛,咱们单干又打不过,这可咋办呢?”寇恂说:“咱们上谷兵强马壮,还有一万精锐骑兵,只要联合渔阳的彭宠,同心协力,就不用怕王郎。”耿况最终同意了这个提议,然后就派寇恂去见彭宠,商量一起出兵的事情。

这时,安乐县令吴汉、护军盖延、狐奴县令王梁也劝彭宠投靠刘秀,彭宠被说的有点心动。但郡里的下属大多想跟着王郎,彭宠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有次,吴汉跑到城外去溜达,在驿站遇到一个儒生,就请对方吃饭,顺便打听打听消息。这个儒生说:“大司马刘秀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受到百姓的称赞,反倒是邯郸那个称王的,根本不是刘氏子孙。”听到这话,吴汉非常高兴,马上就伪造了一封刘秀给渔阳郡的文书,并让儒生送给彭宠,还把听到的消息详细说了一遍。正巧这时寇恂也到了渔阳。彭宠这才下定决心,派出三千步骑兵,让吴汉代理长史,和盖延、王梁一起带兵南下,攻打蓟县,斩杀了王郎的大将赵闳。

等寇恂回到上谷后,就马上和上谷长史景丹、耿弇带着军队南下,和渔阳的部队汇合。一路上,他们势如破竹,杀了王郎任命的大将、九卿、校尉等各级官员,加起来有三万人,还一口气拿下了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间等二十二个县。

当他们的先头部队到达广阿时,远远就看见城里兵马众多,景丹等人赶紧停下打听:“这是谁的军队?”得到的回答是:“大司马刘秀的。”将领们一听都特别高兴,立刻赶到城下。一开始,广阿城下的人还以为上谷、渔阳的军队是王郎派来的,吓得人心惶惶。刘秀整顿好军队后,就亲自登上西城楼询问对方的来意,这时耿弇就在城下拜见刘秀,刘秀在看到耿弇后,就马上把他请进了城。随后,耿弇就详细说明了上谷、渔阳两郡兵支援的经过。

接着,刘秀又把景丹等将领都请进城里,笑着说:“邯郸那边的将领总说‘我们征了渔阳、上谷的部队’,我就随口应付说‘我也征了渔阳、上谷的部队’,没想到两郡的军队真的来帮我了!我一定要和各位一起建功立业!”于是,刘秀就封景丹、寇恂、耿弇、盖延、吴汉、王梁当偏将军,让他们继续统领自己的部队;又提拔耿况、彭宠为大将军;还封耿况、彭宠、景丹、盖延四人做了列侯。吴汉这人性格老实,不太会说话,遇到急事甚至词不达意,但他做事沉稳、很有谋略。邓禹多次向刘秀推荐他,刘秀也慢慢开始信任、重用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