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资治通鉴译文在线阅读 > 第49章 平帝夭亡莽摄政孺子继位新室兴(第2页)

第49章 平帝夭亡莽摄政孺子继位新室兴(第2页)

班固说:孝平皇帝在位时,朝政大权都在王莽手里,他奖励所谓的善行、宣扬自己的功劳,就是为了抬高自己。从他布的那些文告来看,好像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已经乖乖的臣服了,吉祥的征兆是一个接一个,朝廷上下到处都是对他的赞美之声;可一旦出现灾异现象,百姓就开始抱怨,王莽的真面目也就藏不住了。

后来,朝廷就任命长乐少府平晏当大司徒。

这时太皇太后就开始和大臣们商量选谁当新皇帝。当时汉元帝的后代已经死光了,汉宣帝的曾孙辈里,有五个亲王、四十八位列侯。王莽觉得这些人年纪太大不好控制,于是就说:“兄弟之间不能继承皇位。”最终决定从汉宣帝的玄孙辈里挑选一位继承人。

就在这个月,前辉光谢嚣向朝廷报告,说武功县长孟通挖井的时候,挖到一块白石,石头上圆下方,上面还有红字,写着:“告安汉公莽为皇帝。”所谓上天预示王莽当皇帝的说法,就从这儿开始了。

王莽让大臣们把这事报告给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一听就说:“这明摆着是骗人,不行!”太保王舜劝太皇太后:“事情都展到这个地步了,已经没办法了,现在就是想拦也拦不住了。而且王莽也没别的坏心思,就是想通过代理朝政,稳定天下局势。”尽管太皇太后心里不认同,但她也没能力阻止,只能答应。王舜等人马上请太皇太后下诏书说:“孝平皇帝去世得早,已经派人把汉宣帝的二十三个玄孙召来,从中挑选一位合适的人继承皇位。可这些玄孙都还小,如果没有特别贤德的人,根本安定不了天下。安汉公王莽,辅佐了三代皇帝,他的功劳和当年的周公一样大。现在谢嚣、孟通上报了带有红字的白石,我琢磨着,‘为皇帝’的意思就是代理皇帝处理国事。所以现在命令安汉公像当年周公那样,代理皇帝处理朝政,具体的礼仪制度,大臣们再详细上奏。”

紧接着,大臣们就上奏说:“太皇太后圣明,看透了天意,下诏书让安汉公代理朝政。所以我们请求让安汉公行使皇帝的权力,穿戴皇帝的服饰,坐在装饰有斧形图案的屏风前,接受大臣的朝拜、处理政务;出行的车马、穿着都按皇帝的规格来,百姓要称他为陛下,一切都和真正的皇帝一样。然后去郊外祭祀天地、在明堂祭祀祖宗、在宗庙祭祀祖先、祭祀各路神仙的时候,主持仪式的人要称他为‘假皇帝’,百姓要称他为‘摄皇帝’,他自己自称‘予’。布政令的时候,要用皇帝诏书的格式,称为‘制’。这样才能顺应天意,保住汉朝的江山,照顾好孝平皇帝的后人,完成辅佐幼主的重任,让天下太平。不过,他去拜见太皇太后和皇后的时候,还得行臣子的礼节;在自己的封地里管理事务,只要按照诸侯的礼仪来就行。”太皇太后最后下诏同意了这些请求。

这时,西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了。

到了公元年的春天正月,王莽就在南郊祭祀上帝,并举行了迎春、大射和养老的仪式。?

三月,立宣帝的玄孙刘婴为皇太子,称为“孺子”。刘婴是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年仅两岁。王莽以占卜结果是吉兆为由,就立他为太子。同时,尊皇后为皇太后。?

随后,王莽就任命王舜为太傅、左辅,甄丰为太阿、右拂,甄邯为太保、后承;又设置了四位少傅,俸禄均为二千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月,安众侯刘崇与他的相国张绍商议说:“王莽必定会危害刘氏江山,现在天下人都反对他,但是没有人敢率先行动,这是我们宗室的耻辱啊。我愿意率领宗族率先起兵,天下必定会响应。”于是张绍等人就跟随刘崇,率领一百多人进攻宛城,但是没能成功。随后,张绍的堂弟张竦和刘崇的族父刘嘉就前往朝廷自,结果王莽赦免了他们。随后张竦就为刘嘉起草奏章,并称赞王莽的德行,同时还指责刘崇的罪行。奏章里说:臣刘嘉愿意给皇族做个表率,带着父子兄弟扛起工具,然后跑到南阳,把刘崇的宫室毁掉,让当地恢复旧制;还提议把刘崇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的场所,像当年处置亳社那样赐给诸侯,把这当作永远的反面教材。王莽听了特别开心,就封刘嘉为率礼侯,刘嘉的七个儿子也都封了关内侯;后来又封了帮刘嘉出主意写奏章的张竦为淑德侯。这事之后,长安城里就传开了一句话:“想封侯,就找张伯松(张竦字伯松),拼死拼活打仗立功,不如写篇好奏章。”从这以后,只要有人造反,就都被扣上叛逆的帽子。这时大臣们又上奏说,刘崇等人之所以敢造反,就是因为王莽的权力还不够大,得再提高他的地位才能让天下安稳。五月甲辰日,皇太后就下诏书,允许王莽在拜见她的时候,可以自称“假皇帝”。

这年冬天十月,天象生了日食。

到了十二月,大臣们就上奏,请求把安汉公办公的地方叫做“摄省”,正殿叫做“摄殿”,住的地方叫做“摄宫”,这些提议都得到了批准。

就在这一年,西羌的庞怙、傅幡等人因为不满王莽夺走他们的土地,起兵攻打西海太守程永;程永吓得逃跑了。王莽一气之下就杀了程永,还派护羌校尉窦况带着军队去讨伐西羌。

公元年的春天,窦况等人击败了西羌。?

五月,王莽下令重新铸造货币:错刀,一枚值五千钱;契刀,一枚值五百钱;大钱,一枚值五十钱。这些新货币与五铢钱一起流通,因此民间出现了大量盗铸货币的现象。王莽又下令禁止列侯以下的人持有黄金,必须将黄金上交官府换取钱币,但官府最终并未支付相应的钱币。?

东郡太守翟义是翟方进的儿子,他和外甥上蔡人陈丰商量说:“新都侯王莽代理天子处理政务,向天下号施令,他特意选了皇族里的幼童,打着周公辅佐成王的旗号,实际上是在等机会,肯定是想取代汉朝,如今他的野心已经很明显了。现在皇族势力弱小,外面又没有强大的藩国,天下人都乖乖的服从他,现在没人能抵抗这国难。我幸运地身为宰相的儿子,又担任大郡的太守,我父子俩深受汉朝的厚恩,理应起兵讨伐逆贼,来安定国家。我打算起兵向西进,杀掉这个不该摄政的王莽,再选皇族子孙辅佐并立为皇帝。就算最后失败了,我也是为国家而死,也能对得起先帝。我现在打算起兵,你愿意跟着我干吗?”陈丰当时才十八岁,年轻力壮,马上就答应了翟义。

翟义接着就和东郡都尉刘宇、严乡侯刘信,以及刘信的弟弟武平侯刘璜密谋,计划在九月都试那天杀掉观县县令,然后率领车骑、材官士(汉代的兵种),在招募郡里的勇士,为他们安排好将帅。刘信的儿子刘匡当时是东平王,他们就联合了东平的兵力,立刘信为天子;翟义自己封自己为大司马、柱天大将军。他们还向各郡国布讨莽檄文,檄文说:“王莽毒杀了孝平皇帝,代理天子的职位,这是想篡汉自立。现在新天子已经确定好了,我们要一起执行上天对王莽的惩罚!”各郡国听说后都很震惊。等到翟义他们的军队到达山阳的时候,兵力已经有十多万人了。

王莽听说翟义起兵后,心里特别害怕,紧张的连饭都吃不下。太皇太后对身边的人说:“人心都是一样的,我虽然是个女人,也知道王莽肯定因为这事感到危险。”王莽随后就任命自己的党羽和亲信:轻车将军、成武侯孙建为奋武将军,光禄勋、成都侯王邑为虎牙将军,明义侯王骏为强弩将军,春王城门校尉王况为震威将军,宗伯、忠孝侯刘宏为奋冲将军,中少府、建威侯王昌为中坚将军,中郎将、震羌侯窦况为奋威将军,一共七个人。让他们自己挑选关西人当校尉、军吏,然后带领关东的士兵,兵去讨伐翟义。又任命太仆武让为积弩将军,驻守函谷关;将作大匠蒙乡侯逯并为横懋将军,驻守武平关;羲和、红休侯刘秀为扬武将军,驻守宛城。

长安附近的三辅地区听说翟义起兵造反,从茂陵西边到汧县的二十三个县里的盗贼都跟着响应。槐里县的赵明、霍鸿等人自称是将军,就带人攻打烧毁官府,又杀了右辅都尉和斄县县令。随后他们就商量说:“现在朝廷的精锐部队都派去东边打翟义了,京城肯定兵力薄弱,咱们正好趁机攻打长安。”他们的队伍越来越大,一直展到十多万人,就连未央宫前殿都能看到他们那边燃起的火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时王莽赶紧任命卫尉王级担任虎贲将军,大鸿胪、望乡侯阎迁当折冲将军,让他们带兵向西去打赵明这些人。同时,又让常乡侯王恽担任车骑将军,驻守在平乐馆;骑都尉王晏担任建威将军,驻守在城北;城门校尉赵恢担任城门将军,让他们各自带兵把守城池。王莽还任命太保、承阳侯甄邯当大将军,并赐给他代表军权的钺,随后在高庙举行了任命仪式,让他统领全国兵马,此时的甄邯左手拿着符节,右手拿着钺,驻扎在城外。王舜和甄丰则日夜在宫里巡逻保卫。

王莽则每天抱着年幼的孺子去郊外和宗庙祈祷,还召集大臣们说:“以前周成王小的时候,由周公摄政,管叔和蔡叔就挟持了禄父动叛乱,现在翟义也挟持刘信犯上作乱。从古到今,就算是圣人遇到这种事都头疼,更何况是我这样的普通人呢!”大臣们赶忙说:“如果没有这场叛乱,哪能显示出您的圣明德行呢!”

这年冬季十月,王莽就照着《周书》的格式写了一篇《大诰》,里面说:“自从我听说叛乱的消息后,皇族里就有四百位贤才,百姓中有九万人向我表达忠心,我一定会尽全力完成辅佐幼主的大业,做出一番功绩。”随后他就派大夫桓谭等人向天下宣告,表示自己以后会把权力还给孺子。

王莽的将领们向东进军,在陈留、菑县和翟义的军队打了一仗,打败了叛军,还杀了刘璜。得到消息的王莽特别高兴,就下诏书封车骑都尉孙贤等五十五个人为列侯,还有不少人直接在军队里就被封了爵位。接着,王莽又宣布大赦天下。

然后,王莽的精锐部队就把翟义包围在了圉城。到了十二月,翟义的部队就彻底溃败了,结果他和刘信扔下军队就逃跑了。最终翟义在固始县被抓住,刘信则没被抓到。翟义死后尸体就被肢解了,还在陈都市上展示。

到了公元年的春天,就生了地震,王莽又一次大赦天下。王邑等人从东边打完仗回到京城,和王级等人会合后,就一起去攻打赵明、霍鸿。到了二月,赵明等人的势力被彻底消灭,这些地方也恢复了安宁。随后,王莽就在白虎殿大摆宴席犒劳将领们,还让陈崇评定大家的军功,按照周朝的制度,把功臣们封为侯、伯、子、男,一共封了三百九十五个人。这时王莽说:“这些人都是靠奋勇杀敌,平定了东边西边的叛乱、羌人、盗贼才受封的。”他还把关内侯改名叫“附城”,因此又封了几百个人。

王莽还派人挖了翟义父亲翟方进以及他们家先祖在汝南的坟墓,把棺材都烧了,还灭了翟义的三族,连他们家的后代也都杀掉了,把尸体和荆棘、毒物埋在一起。他把翟义、赵明、霍鸿等人的尸体堆放在交通要道旁边,还在濮阳、无盐、圉、槐里、盩厔这五个地方立了木牌,上面写着“反虏逆贼鳣鲵”。

翟义等人的起义失败后,王莽就觉得自己的威望和德行越来越高,还有老天爷和百姓帮衬,就开始盘算正式当皇帝的事。

这时大臣们上奏请求封王莽的儿子王安、王临为公爵,封王莽的侄子王光为衍功侯。到后来王莽回到新都国,大臣们又提议封王莽的孙子王宗为新都侯。

本年九月,王莽的母亲功显君去世。王莽觉得自己已经在代理朝政,继承的是汉朝正统,所以他给母亲服丧时,穿着麻布丧服,用的是天子吊唁诸侯的礼仪。他还让新都侯王宗主持丧事,守孝三年。

这时司威陈崇向王莽报告,说王莽的侄子衍功侯王光,暗中指使执金吾窦况去杀人。窦况很快就被抓起来依法处置了。王莽知道后非常生气,就狠狠地斥责了王光。王光的母亲对他说:“你自己想想,你跟长孙、中孙(王宇和王获,都是王莽的儿子,因犯错被王莽逼死)比起来,能好到哪里去!”听了这话,王光和母亲就一起自杀了,窦况也被处死。一开始,王莽总拿孝顺母亲、照顾嫂子侄子当自己的好名声,后来却变得十分残忍,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大公无私”。在这之后,王莽就让王光的儿子王嘉继承了爵位。

这一年,广饶侯刘京报告说齐郡出现了一口新井,车骑将军扈云报告说巴郡现了石牛,太保属臧鸿报告说扶风现了雍石。王莽把这些都看成是老天爷让他当皇帝的征兆。到了月,王莽就上奏给太皇太后说:“陛下赶上了汉朝十二世‘三七之厄’(意思是汉朝气数已尽),顺应天命,让我代理朝政。这时广饶侯刘京上书说:‘七月中旬,齐郡临淄县昌兴亭长辛当,一晚上梦到好几次天公的使者,说摄皇帝应该成为真皇帝。百姓要是不信,亭子里就会出现新井。’亭长早上一看,真有一口深达百尺的新井。”王莽还提到巴郡的石牛和扶风的雍石,坚称这些都是天命所归的证明。

王莽在未央宫前殿,拿到写着“天告帝符,献者封侯”的铜符帛图,还引用孔子的话“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说自己要顺应天命,把“假皇帝”的称呼正式确定下来,还宣布把居摄三年改成始初元年,开始更改历法、服饰颜色、旗帜图案等,说这都是为了顺应天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梓潼人哀章在长安求学,这人平时品行不怎么样,就爱吹牛。他看王莽在代理朝政,就做了一个铜柜子,里面放了两份文书,一份写着“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份写着“赤帝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某”指的是汉高祖刘邦)。文书里说王莽才是真天子,就算是太皇太后也得顺应天命。哀章还瞎编了八个大臣的名字,再加上王兴、王盛和他自己的名字,一共十一个人,还写好了每个人的官职,说这些人都是辅佐王莽开创盛世的。

哀章听说齐郡新井和巴郡石牛的事之后,就穿着黄衣服,拿着铜柜子跑到高庙,把东西交给了仆射,仆射又报告给了王莽。到了戊辰日,王莽就前去高庙拜谢,拿走了铜柜子里的东西,戴上王冠后就去拜见太皇太后,然后在未央宫前殿宣布:“我王莽没啥德行,但我是黄帝、虞帝的后代,也是太皇太后的亲属。现在老天爷显灵,让我继承天下,汉高祖刘邦的神灵也通过金策书把皇位传给了我,所以我不敢不接受!”就这样,王莽正式称帝,把国号定为“新”,还更改了历法、服饰颜色等各种制度。

王莽称帝之前,就把那些所谓的祥瑞报告给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感到特别吃惊。当时小皇帝还没有正式即位,传国玉玺一直放在长乐宫。等到王莽称帝后,就派人去找太皇太后要玉玺,但是太皇太后死活不给。王莽就派安阳侯王舜去劝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知道王舜是来要玉玺的,就破口大骂:“你们王家父子兄弟,受了汉朝那么多的恩惠,好几代人都享受荣华富贵,不但不知道报答,还趁机抢了汉朝的天下,真是一点恩义都不讲!就你们这种人,连猪狗都会嫌弃的!还谈什么兄弟情?你们既然说自己是受天命当皇帝,那就自己重新做个玉玺,何必非要这个亡国的不祥之物!”太皇太后边说边哭,王舜听了也很难过。最后,太皇太后把玉玺狠狠摔在地上,扔给王舜,说:“我老了,也快死了,你们王家兄弟早晚会遭报应被灭族的!”

王舜拿到玉玺后,就回去报告,得到玉玺的王莽特别高兴,就在未央宫渐台给太皇太后摆宴席庆祝。王莽还想给太皇太后改尊号,但又怕太皇太后不同意。这时他的远亲王谏为了讨好王莽,他就上书说:“如今老天爷已经让汉朝灭亡、新朝建立了,太皇太后也不该再用原来的尊号了,应该跟着汉朝一起被废除。”随后王莽就把这事告诉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就说:“这话说的在理!”可是王莽却变脸说:“王谏这是大逆不道,实在该杀!”这时,冠军县的张永献上了写有符命的铜璧文,说太皇太后应该叫新室文母太皇太后。随后王莽就下诏书采纳了这个提议,顺手就把王谏给毒死了,又封张永为贡符子。

对此班彪就说:“从夏、商、周三代开始,王公贵族的衰败,很多都和宠信女人有关。王莽能上位,就是因为孝元皇后历经汉朝四代皇帝,一直是太后,掌权六十多年,她王家的兄弟们世代掌握大权,轮流把持朝政。王家出了五位将军、十位侯爵,最后才让王莽建立了新朝。虽然江山都改姓了,但元后还攥着传国玉玺不愿意给王莽,这种做法不过是妇人的短见,实在可悲!”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dududu资治通鉴新译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