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张辽的突袭,甘宁和吕蒙赶紧带人抵抗,凌统则带着亲兵保护孙权突围。突围出去后,凌统又杀回去继续和张辽的军队拼杀,结果他的亲兵全部战死,自己也受了伤。确定孙权安全了,凌统才退下来。
孙权骑马逃到逍遥津桥边,现桥板已经被拆了一丈多长。关键时刻,亲近监谷利跟在马后面,让孙权抓紧马鞍、松开缰绳,自己在后面挥鞭使劲抽打马匹。马奋力一跃,孙权这才惊险地冲过断桥。贺齐带着三千人在桥南接应,孙权这才彻底脱险。
事后孙权在大船上摆庆功宴,贺齐突然哭着离席说:“您是主公,做事应该稳重些!今天这事儿太危险了,大家都被吓得不轻,希望您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孙权听后,便亲自上前给贺齐擦眼泪,还说:“我特别后悔,一定会牢牢记住这次教训的,绝不是随便说说就算了。”
到了九月,巴郡的一些部落领,像朴胡、杜濩、任约,各自带着手下归顺了曹操。朝廷把巴郡划分成几个部分,让朴胡当巴东太守,杜濩当巴西太守,任约当巴郡太守,还把他们都封为了列侯。
十月份,朝廷开始设立名号侯,专门用来奖赏有军功的人。
十一月,张鲁带着全家出城投降了曹操。曹操亲自前去迎接,封张鲁为镇南将军,用贵宾的礼节招待他,还封他为阆中侯,给他一万户的食邑。张鲁的五个儿子还有阎圃等人,也都被封了列侯。
对此,习凿齿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之前阎圃劝张鲁不要称王,现在曹操又追封他爵位,这样一来,以后还有谁不想投降曹操呢!就像堵住了水源,水流自然就断了。要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知道奖赏战场上拼命杀敌的人,老百姓就会觉得只有打仗能捞好处,大家就都会崇尚武力,战争就没完没了了。曹操这样封赏,才是抓住了赏罚的关键。
程银、侯选、庞惪也跟着张鲁投降了。曹操恢复了程银、侯选原来的官职,还封庞惪为立义将军。
张鲁逃到巴中时,黄权就对刘备说:“如果失去了汉中,那么三巴地区就会衰落,这就如同割掉了蜀地的大腿和手臂一样。”刘备于是任命黄权为护军,率领众将迎接张鲁;但张鲁已经投降了曹操,黄权便率军攻打朴胡、杜濩、任约,并击败了他们。魏公曹操派张合督率各军攻掠三巴地区,想把那里的百姓迁徙到汉中,大军进军宕渠。刘备派巴西太守张飞与张合对峙,五十多天后,张飞突袭张合,最后大败曹军。张合逃回南郑,刘备也返回了成都。
这时,曹操把原来韩遂、马手下的五千多士兵迁出来,让平难将军殷署等人管理他们,还任命扶风太守赵俨当关中护军。曹操让赵俨派一千二百个士兵去汉中帮忙防守,由殷署带队护送。这些被派去的士兵心里都不乐意。
赵俨把队伍护送到斜谷口后就往回走,结果还没回到军营,殷署带着的士兵就造反了。当时赵俨身边跟着一百五十个步兵和骑兵,他们和那些造反的士兵都是亲戚朋友。这些人听说叛乱后,吓得赶紧穿上盔甲、拿起武器,心里特别慌。赵俨却很镇定,跟他们讲清楚造反没好下场,又好好安慰鼓励了一番。这些人听了后,都激动地说:“不管是死是活,我们都听护军的,绝不出幺蛾子!”
随后,赵俨就跑到各个营里,把参与造反的八百多人找了出来,这些人当时正分散在野外。赵俨下令只严惩带头闹事的,其他人的责任一概不论,甚至连郡县抓来的人都放了。这么一来,那些造反的人就陆陆续续回来投降了。赵俨偷偷向曹操报告说:“最好派将领来大营,把老兵留下来守关中。”曹操就派将军刘柱带着两千人过去,打算等他们到了再把新兵调走。
没想到这事儿很快传出去了,各个营的士兵都慌得不行,怎么都安抚不住。见此情形,赵俨只好赶紧宣布:“挑一千个老实本分的新兵留下来守卫关中,剩下的全部送到东边去。”说完,他马上就找到负责的官员,翻出士兵名册,当场就把人给挑好了。被留下的人这下才安心了,对赵俨言是听计从的;该走的人也不敢再捣乱了。
赵俨一天之内就把该送走的士兵都打上路了,然后安排留下的一千人各处布防。等曹操派来的部队一到,赵俨又劝这一千人,带着他们一起向东边转移。前前后后,赵俨妥善处理,安全送走了两万多士兵。
公元年
春季二月,魏公曹操返回邺城。
夏季五月,晋升魏公曹操为魏王。
当初,中尉崔琰向曹操推荐了巨鹿人杨训,曹操按礼节征召了他。等到曹操进爵为魏王时,杨训上表称颂曹操的功德。有人嘲笑杨训迎合世俗、虚浮伪善,觉得崔琰举荐错了人。崔琰从杨训那里取来表文草稿看了后,给杨训写信说:“我看了表文,觉得你的事情做得挺好。时势啊,时势!总会有变化的时候。”崔琰本意是讥讽那些议论的人喜欢用苛刻的标准去指责他人,却不去深究实际情况和背后的情理,可当时有个人,他向来和崔琰不和,就诬告他“对世事傲慢无礼、心怀怨恨诽谤,言辞意旨不恭敬”。曹操听后大怒,就派人把崔琰逮捕入狱,剃光他的头罚做徒隶。之前诬告崔琰的人又进谗言说:“崔琰身为徒隶,对宾客时,胡须卷曲,直直地盯着对方看,好像心里有怨愤。”于是曹操就赐死了崔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尚书仆射毛玠为崔琰无辜被杀感到伤感,心里很不痛快。又有人诬告毛玠怨恨诽谤,曹操就把毛玠也逮捕入狱。侍中桓阶、和洽都为他辩解,但曹操根本听不进去。桓阶请求核实此事,魏王说:“告状的人说,毛玠不仅诽谤我,还对我赐死崔琰的事心怀不满。他这是抛弃君臣之间的恩义,虚妄地为死去的朋友怨叹,罪行几乎不可容忍。”和洽说:“如果真像告状的人说的那样,毛玠罪过深重,天地不容。我不敢违背事实、曲解道理去替毛玠洗脱罪名,从而做出违背道德伦常的事。但毛玠多年来深受主公的恩宠,为人又刚正耿直、忠诚公正,连众人都敬重佩服他,按理说不应该做出怨恨诽谤这样的事。不过人心难测,也不能完全排除他犯错的可能性,所以应该审讯毛玠,让告状的人和毛玠当面对质,把事情的真实情况查清楚。如今您不忍将他下狱治罪,反而使是非曲直不明。”曹操说:“我之所以不审问毛玠,是想同时保全他和告状的人。”和洽反驳说:“如果毛玠真的说了诽谤主公的话,那他罪大恶极,应该被当众处死;如果他没说,那告状的人就是诬陷大臣、误导主公。现在不核查清楚,我心里实在不安。”曹操最终还是没有深究,毛玠被罢官,后来死在了家里。
当时,来自沛国的西曹掾丁仪手握大权,毛玠获罪,丁仪在背后没少推波助澜。朝中大臣都很害怕丁仪,见到他都不敢正眼看他。只有尚书仆射何夔和东曹属徐弈不讨好丁仪。丁仪为了报复,就诬陷徐弈,把他调出京城去当魏郡太守,多亏桓阶出面维护,徐弈才没遭殃。
尚书傅选劝何夔说:“丁仪都把毛玠整垮了,您多少也得顺着他点。”何夔却回答说:“干不义的事,到头来只会害了自己,哪能真的害别人!况且心里装着坏心眼,想在清明的朝廷里长久立足,这根本不可能!”
此外,崔琰的堂弟崔林和陈群曾一起讨论冀州的名人,崔林认为崔琰应排第一,陈群却贬低崔琰说:“他连自己都保不住,还算什么有智慧。”崔林反驳道:“大丈夫遇到变故只是运气不好,像你这种只看结果的人,有什么值得看重的!”
就在这时,五月己亥初一那天,生了日食。
随后,代郡的三个乌桓领都自称单于,倚仗武力胡作非为,当地太守根本管不住。魏王曹操打算派丞相仓曹属裴潜去当代郡太守,还想给他派些精兵。裴潜却说:“这些单于心里清楚自己已经嚣张太久了,要是我带很多兵去,他们肯定害怕,直接在边境抵抗;带的兵少,他们又不把我当回事,这事得靠计谋去解决。”于是,裴潜只驾着一辆马车就去了代郡。单于们见他没带军队,又惊讶又高兴。裴潜到任后,一边施以恩惠,一边树立威严,软硬兼施,最终让单于们害怕并归服。
原本南匈奴长期居住在汉朝边塞内,和普通百姓一样生活,但不用缴纳赋税。有人担心他们人口越来越多,以后难以控制,所以建议提前做好防备。
秋季七月,南单于呼厨泉到魏国朝见,曹操趁机把他扣留在了邺城,不让他回匈奴本部。同时,派右贤王去卑回匈奴监理国事,但实际权力却被架空。曹操每年赐给单于绵、绢、钱、谷等物资,让他享受“列侯”的待遇,其子孙也能世袭封号,用物质利益安抚匈奴上层。同时,把匈奴部众分为五部,每部选贵族当“帅”,但同时派汉人担任“司马”,负责监督各部的实际事务,确保控制权在曹魏手中。曹操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既瓦解了匈奴的统一政权(扣留单于、分割部众),又用汉人监督和物质安抚的方式,让匈奴人逐渐被纳入曹魏的统治体系,避免他们滋生叛乱,从根本上解决了内迁带来的潜在威胁。
八月,魏国任命大理钟繇为相国。
冬季十月,魏王曹操整训军队准备攻打孙权;十一月,大军抵达谯县。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dududu资治通鉴新译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