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从仙剑开始的聊天群 > 第50章 心定如磐入室澄明(第2页)

第50章 心定如磐入室澄明(第2页)

他曾为改良蜀山的“九转聚灵阵”,在定境中以心神驱动混元道箓,瞬间推演了三百六十种阵纹组合。当他睁开眼时,脑海中已清晰浮现出最完美的阵图——只需在原有阵基上添加三道“引灵纹”,便能让阵法的聚灵效率提升一倍,且能耗降低三成。

丹堂长老按图改良阵法后,惊叹不已:“此等推演度,怕是只有传说中的‘天衍圣境’才能比拟!”

在创造上,他能轻易从不同法门中找到共通点,创造出全新的技艺。

他将国术“见神不坏”的内视之法与《太清道经》的丹道结合,创造出“内视炼丹术”——无需借助丹炉,只需以心神内视,直接在体内凝聚丹灵,炼制出的“心丹”,效力远寻常丹药,且能与服用者的心神完美契合。

他将锻造的“千锤百炼”之理与符道的“天地之文”结合,创造出“锻符术”——以灵铁为符基,以锤击为符笔,在锻造过程中直接将符纹刻入金属内部,造出的“符器”,既有灵剑的锋利,又有符箓的神通,且能反复使用,灵性不灭。

蜀山弟子们用上他创造的“符器”,战力普遍提升了一个层次。有弟子问他创造的秘诀,楚根笑道:“万法同源,道归一处。心定了,源头便看见了,自然能融会贯通。”

在领悟上,他对“道”的理解愈深刻。《太清道经》中的“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过去只是文字,如今在他心中,却化作了生动的画面:

他能从花开花落中,看到“生灭之道”;

能从潮起潮落中,看到“循环之道”;

能从弟子们的成长中,看到“精进之道”;

甚至能从凡人的柴米油盐中,看到“平实之道”。

这种对“道”的直观领悟,让他的修行事半功倍。突破金丹境后,他并未急于冲击元婴,而是潜心打磨境界。在定境中,他能清晰地“看到”金丹与灵脉、神魂、肉身的联系,一点点剔除金丹中残存的驳杂灵力,让其变得愈纯粹、凝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玄真道人看着他金丹散出的温润光芒,感叹道:“你的金丹,比寻常金丹境修士的元婴还要精纯。这便是‘慧剑斩妄’的真谛——以智慧打磨道基,比蛮力突破要坚实百倍。”

楚根的智慧,并非“算计”,而是“通透”。他明白,真正的智慧,是理解事物的本质,顺应其规律,而非强行改变。就像他改良阵法、创造符器,并非凭空捏造,而是现了原本就存在的“最优解”,只是被表象掩盖了而已。

这种通透,让他在面对修行中的“瓶颈”时,总能找到最自然的突破之道。当其他修士为突破元婴而苦寻“元婴劫”的应对之法时,楚根已在定境中领悟到:“元婴者,神之形也。神足则婴生,无需刻意强求,只需让神魂与金丹、肉身、天地大道彻底共鸣,元婴自会孕育而生。”

他的修行,如同顺水行舟,看似缓慢,却始终在正确的航道上,稳步向前。

第四章:形神合一,身心圆融

心灵入室,心神大定的最高境界,是灵魂与肉身的高度协调统一——形神合一。

过去,楚根虽修有凡体质,肉身与灵魂的契合度远常人,却仍有细微的“隔阂”:比如情绪激动时,肉身会微微颤抖;神魂疲惫时,肉身会感到沉重;施展神通时,需刻意引导灵力流转,总有一丝“滞涩”。

而当心神大定,理智与智慧都达到新的高度后,这种隔阂如同冰雪消融。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灵魂的每一次波动如何牵动肉身的气血;能“控制”肉身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经脉,与灵魂的节奏保持一致;施展神通时,无需刻意引导,灵魂的指令会瞬间传达到肉身的每一处,灵力流转如呼吸般自然。

在战斗中,这种形神合一展现出惊人的威力。

一次,楚根遭遇血瞳狼族的反扑,对方派出了三位化形的狼族长老,实力堪比元婴初期。战斗中,狼族长老施展出“血月噬魂术”,试图以邪力污染楚根的神魂。

换做从前,虽能抵挡,却难免心神动荡,影响肉身挥。但此刻,楚根的灵魂与肉身如同铸成一体的精钢,邪力刚一靠近,便被肉身的气血与灵魂的清明同时排斥,无法侵入分毫。

他身形微动,形神合一让他的身法快到极致,仿佛化作一道流光。藏锋剑在他手中,每一次斩出,都凝聚着灵魂的意志与肉身的力量,剑罡中既有智慧的锋芒,又有肉身的厚重,三位狼族长老竟无人能接下他一剑之威。

盏茶功夫,战斗结束。楚根收剑而立,气息未乱,甚至连衣角都未曾沾染血迹。他的灵魂与肉身,在战斗中完美配合,仿佛天生就该如此。

在修行中,形神合一让他对身体的掌控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他能自主调节气血的流,加伤势的愈合;能控制毛孔的开合,精准吸收天地灵气;甚至能引导神魂之力,滋养肉身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让凡体质朝着更高的“圣灵之体”迈进。

《太清道经》中记载的“炼神返虚”之境,要求“神与形俱,形与神化”,过去他对此理解不深,如今形神合一,才真正明白其中的玄妙——当灵魂与肉身完全协调,便能突破“形”的束缚,让神念延伸至虚空,与天地大道直接沟通。

他尝试着将神念探出体外,在形神合一的状态下,神念不再像从前那样模糊不清,而是清晰如视觉、触觉。他“看”到远处灵植园中,灵草的根系在土壤中生长;“听”到万剑峰下,古剑的残魂在低声呜咽;“感”到蜀山灵脉的流动,如大地的血脉般奔腾。

这种“神念入微”的能力,让他对蜀山的了解远历代掌门。他能提前察觉灵脉的异常,及时修复;能与古剑残魂沟通,唤醒它们的灵性;甚至能引导灵植的生长,培育出更珍稀的灵材。

清玄长老曾问他:“形神合一,是种怎样的感觉?”

楚根想了想,指着山间流淌的溪水:“就像这溪水,水是形,流动是神,形神相依,才能奔涌向前。水无流动,则成死水;流动无水,则成空谈。人与形神,亦是如此。”

长老抚掌大笑:“妙哉!你已深得‘性命双修’之真谛。”

灵魂为“性”,肉身为“命”,形神合一,便是性命双修的极致。楚根知道,这并非终点,而是新的——形神合一,方能承载更强大的力量,领悟更深奥的大道,为冲击更高的境界,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第五章:定中生慧,道途无疆

楚根的心灵入室,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常处平静”的常态。

他不再刻意追求“定境”,因为定境已融入他的生活:处理宗门事务时,他心如明镜,条理分明;指点弟子修行时,他能瞬间看穿对方的症结,一语点醒;甚至在闲暇时品茶,他也能从茶的苦涩与回甘中,品味出“先苦后甜”的修行之道。

这种“常定”,让他的智慧如同涌泉,源源不断。

他修订了蜀山的门规,保留核心的“守正、护生、精进”,删去了许多僵化的繁文缛节,让宗门氛围更加灵活而有序;

他整合了蜀山的资源,将丹堂、符堂、锻造部、剑堂的力量统筹调配,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修行生态链”,让弟子们能各取所需,共同进步;

他甚至根据《太清道经》的理念,结合凡间的“乡约”,为山下的凡人村落制定了简单的“互助公约”,让村民们能自行解决纠纷,安居乐业,减少了蜀山的护持压力。

蜀山在他的打理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弟子们修行刻苦而不偏执,宗门事务繁杂而不混乱,与周边势力的关系和睦而不失威严。

玄真道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对几位太上长老感叹:“楚根之能,不在于神通有多强,而在于他的心,能容纳万物,调和阴阳。此等心境,早已越了‘掌门继承人’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dududu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