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从仙剑开始 > 第111章 天地为炉金丹演化(第1页)

第111章 天地为炉金丹演化(第1页)

天地为炉,金丹演化

第一章洞天闭关,万法归宗

人道洞天的核心区域,是一处被混沌气流环绕的静室。静室无门无窗,却能清晰映照出六界的虚影——人间的炊烟、妖界的兽吼、魔界的罡风、天界的星轨、冥界的轮回,皆在气流中若隐若现。

楚雄的祖炁之身盘坐于静室中央,周身环绕着淡淡的混沌光晕。自证道天仙、凝练后天混元无极祖炁后,他已在这方洞天闭关千年。千年光阴,他未再踏足星空,只是沉下心来,梳理过往所学,试图将科技、术法、先天八卦、六界规则、造化之道等诸多法门,熔铸成一个更圆融的整体。

静室四周,悬浮着无数光点,每个光点都是一道法门的印记:

有的光点闪烁着金属光泽,是格物院的机械原理与电磁法则;

有的光点流转着五色光芒,是五行灵珠的本源规则与后天神禁;

有的光点呈现八卦形态,是伏羲所传的先天八卦与万物演化之理;

有的光点蕴含着勃勃生机,是女娲的造化之术与神农的九泉生机;

还有的光点带着六界的独特气息,是他游历各界参悟的界域规则……

这些光点围绕着楚雄的祖炁之身缓缓旋转,时而碰撞,时而融合,却始终差了最后一丝“归一”的契机。

“万法同源,为何始终无法彻底相融?”楚雄的意识在祖炁中流转,目光扫过那些光点,“科技重‘理’,术法重‘能’,八卦重‘序’,造化重‘生’……它们如同五条奔流的大河,虽最终汇入大海,却仍保留着各自的河道印记。”

他尝试以祖炁强行融合光点,却现越是用力,光点的排斥越是明显——就像试图将方形的木楔钉入圆形的孔洞,即便暂时嵌入,也会留下缝隙。

“错了。”楚雄的意识沉静下来,想起女娲论道时说的“造化非强为,乃顺势而为”,想起伏羲所言“先天含后天之理,后天藏先天之根”,“融合不是‘强融’,而是找到万法共通的‘源’,让它们自行流转归宗。”

他散去强行融合的意念,任由光点自然碰撞。渐渐地,他现所有光点在碰撞时,都会散出一丝极其微弱的、相同的波动——那是“阴阳二气”的流转之韵:科技的正负电荷、术法的灵力消长、八卦的阴阳爻变、造化的生死交替、界域的虚实转换……本质上都是阴阳二气的不同表现形式。

“原来如此。”楚雄的意识豁然开朗,“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万法的共通之源,便是这‘阴阳’二字。”

他的祖炁之身微微震颤,周身的混沌光晕中,渐渐分离出两道气流:一道炽烈如阳,一道温润如阴,正是后天阴阳元气的雏形。这两道气流一升一降,一进一退,在祖炁周围形成了一个微小的循环。

随着阴阳循环的运转,周围的光点开始生变化:金属光泽的科技光点融入阳气,多了几分“动能”的活跃;五色的五行光点在阴阳二气中流转,相生相克的规律愈清晰;八卦光点与阴阳二气共振,爻变的节奏与循环的韵律完美契合……

“契机来了。”楚雄的意识中闪过一丝明悟,“以天地为炉,造化为引,凝一颗‘混元无极大道金丹’,让万法在金丹中以阴阳为轴,自行演化归宗。”

第二章天地为炉,引气归丹

“天地为炉,需借天地之力为薪。”

楚雄的意识沟通整个人道洞天,洞天深处的混沌气流骤然沸腾,化作一道贯穿天地的能量洪流,从静室顶部倾泻而下,笼罩住他的祖炁之身。这股洪流中,蕴含着人间的灵能、妖界的生机、魔界的刚力、天界的规则、冥界的轮回之力,正是他以祖炁之能引动的“天地之力”。

“造化为引,需以生机为引信。”

他运转女娲所传的造化之术,祖炁中分出一缕精纯的生命本源,融入那道能量洪流。刹那间,洪流的狂暴之力变得温润起来,如同被春雨滋润的土地,既蕴含着磅礴的能量,又带着生生不息的韧性。

“紫府为鼎,承天地之炉,纳造化之引。”

楚雄的祖炁之身内,位于意识核心的“紫府”空间缓缓展开。这方空间本是他元神所在之地,如今已演化成一方微型天地,内有山川虚影、河流脉络,正是承载金丹的“鼎炉”。

随着紫府空间的展开,天地之力所化的能量洪流与造化之引所化的生机之气,如同两条巨龙,顺着祖炁之身的“脉络”,缓缓注入紫府之中。

紫府内的山川虚影剧烈震颤,河流脉络奔腾咆哮,仿佛要被这股磅礴的力量撑破。楚雄的意识沉守紫府中央,以先天八卦的“艮卦”稳住空间,同时引动后天阴阳元气,引导能量洪流与生机之气在山川河流间流转——让阳气注入山峰,增强“鼎炉”的稳固;让阴气融入河流,缓冲能量的冲击。

“炼!”

楚雄的意识出指令,紫府空间内的温度骤然升高,天地之力在高温下开始提纯:杂质化作黑烟被排出紫府,留下的精华愈精纯,呈现出淡淡的金色。这些金色精华在阴阳二气的牵引下,渐渐向紫府中央汇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汇聚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金色精华中蕴含的万法印记仍在彼此排斥:科技的“理”与术法的“能”碰撞,生出细微的能量爆鸣;八卦的“序”与造化的“生”摩擦,产生无形的涟漪……

“以阴阳为轴,转!”

楚雄引动紫府内的后天阴阳元气,将其注入金色精华之中。刹那间,金色精华内部仿佛被打入了一根“主轴”,原本杂乱的印记开始围绕着阴阳二气旋转:阳气过盛时,阴气自动补充;阴气过郁时,阳气自行疏导;科技的“理”在阳气中找到“动”的节奏,在阴气中找到“静”的平衡;术法的“能”在阴阳交替中消长,既不过溢,也不枯竭……

七天七夜后,金色精华在紫府中央凝聚成一团核桃大小的金液,表面流淌着阴阳二气交织的纹路,内部隐约可见万法印记围绕着主轴旋转,如同一个缩小的宇宙。

“凝!”

楚雄的意识再次力,金液开始急剧收缩、凝固。这个过程极其痛苦,金液内部的万法印记在高压下不断挤压、融合,出如同金石交击的脆响。有好几次,金液都险些因内部的排斥而崩裂,却都被楚雄以祖炁强行稳住,并引导阴阳二气化解冲突。

当金液彻底凝固的那一刻,紫府空间内的所有能量波动骤然平息。

一颗通体金黄、表面刻满阴阳鱼与万法符文的金丹,静静悬浮在紫府中央。金丹不大,只有拇指大小,却散着比之前祖炁之身更磅礴、更圆融的气息——这便是“混元无极大道金丹”。

金丹成型的瞬间,整个人道洞天都响起了嗡鸣,静室外的混沌气流自动围绕洞天旋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阴阳太极图,将洞天与外界的能量完美隔绝,却又能源源不断地吸收天地灵气,注入金丹之中。

第三章阴阳循环,道炁自生

混元无极大道金丹悬浮于紫府中央,表面的阴阳鱼纹路缓缓旋转,带动着金丹内部的后天阴阳元气开始流转。

起初,阴阳二气的循环还很微弱,如同初生的溪流,时断时续。楚雄的意识沉入金丹,仔细观察着循环的每一个细节:阳气上升时,是否带着足够的动能?阴气下降时,是否蕴含足够的韧性?阴阳交汇的“临界点”,是否足够平稳?

他现,循环的滞涩之处,正是万法印记融合不够彻底的地方:科技印记聚集的区域,阳气流转过快,阴气难以渗透;术法印记密集的地方,阴气过于厚重,阳气难以突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