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从仙剑开始 > 第124章 天地洪炉本源转化(第1页)

第124章 天地洪炉本源转化(第1页)

天地洪炉:本源转化大神通

第一章本源迷雾,道心叩问

剑道洞天的混沌莲台,已化作一片朦胧的光海。楚雄的元神悬浮于光海中央,周身环绕着十二品三花所化的混沌气流,每一次呼吸都牵动着洞天内的天地法则。修成第六转不灭体魄后,他并未急于冲击第七转,而是将心神沉入对“世界本源”的参悟——这是《盘古九转神功》中“破界”与“大罗”的关键,也是他混元无极大道的最后一块拼图。

“世界因何而生?本源为何物?”

这个问题在他识海中盘旋了整整十年。他曾以分神遍历六界,触摸过蜀山的灵脉核心,感受过魔界的暗影本源,甚至潜入冥界的轮回之河,试图从生死流转中寻找答案。但所见的,皆是本源的“显象”:灵脉是本源的滋养之根,暗影是本源的阴隐之面,轮回是本源的更迭之序,却始终触不到那最核心的“一”。

这一日,他的元神沉入自身小世界。这方由不灭体魄演化出的微型天地,此刻正模拟着仙剑世界的运转:有山川河流的沉浮,有生灵草木的枯荣,甚至有类似“混沌虚空层”的边界。当他的意识扫过小世界的本源核心时,突然愣住——那里并非某种具体的能量,而是一种“转化之力”:能将混沌元气化作山川的厚重,化作草木的生机,化作生灵的灵智,最终又在万物寂灭后,将一切回归混沌。

“原来如此……”楚雄的元神猛地睁开眼,光海剧烈翻涌,“本源不是‘物’,而是‘能’——一种能演化万物、又能回收万物的转化之能!仙剑世界的本源,便是让天地间的一切能量相互转化、循环不息的‘规则之力’!”

他想起盘古开天的传说:盘古以斧劈开混沌,清浊转化为天地,身躯转化为万物——这劈开的不是混沌,而是“转化”的序幕;身躯的消散不是终结,而是“转化”的开始。

“若能掌握这种‘转化’,岂不是能直接调动世界本源?”

一个大胆的念头应运而生:开创一门神通,以自身为枢纽,以天地为炉,将世间一切能量——无论是灵气、魔气、妖力,还是蒸汽文明的机械力、生灵的情绪力、甚至法则碎片的规则力——全部转化为最纯粹的世界本源!

这神通,当名“天地洪炉”。

第二章炉基初铸,混沌为薪

开创“天地洪炉”的第一步,是铸就“炉基”。

这炉基不能是凡铁神器,必须以“道”为骨。楚雄引动不灭体魄中的所有细胞,将自身对“转化”的理解——从符道的“文气转化”、剑道的“锋锐转化”,到气之道的“混沌转化”,甚至三皇本源中神农的“生命转化”、伏羲的“智慧转化”、女娲的“造化转化”——全部提炼出来,在元神周围凝结成一道灰色的圆环。

圆环上没有任何纹路,却在缓缓旋转中,浮现出无数能量的虚影:时而化作奔腾的火焰,时而化作冰封的寒流,时而化作狂暴的雷电,最终都归于一片混沌。这便是“天地洪炉”的雏形,以他的混元大道为炉壁,以不灭体魄的转化之能为炉芯。

接下来,是寻找“薪柴”——验证这尊洪炉能否真正转化天地间的能量。

楚雄的元神分出一缕,融入剑道洞天的剑河。剑河是由亿万剑意汇聚而成的能量之流,带着无坚不摧的锋锐。他引导剑河之水流入灰色圆环,刹那间,圆环剧烈震颤,无数剑影在环内冲撞、湮灭,出刺耳的嗡鸣。

“符道为引,定其形!”他以意念刻下亿万“定”字符,将狂暴的剑意束缚在环内,使其无法逸散。

“剑道为骨,炼其质!”再引昊天仙剑的本源剑意注入圆环,让环内的锋锐之力相互研磨,褪去暴戾。

“气之道为脉,融其性!”最终催动十二品气花的混沌之气,如同温水煮茶,让那些被研磨的剑意碎片渐渐融合、沉淀。

三日三夜后,圆环的震颤平息。当楚雄收回意念时,一道淡金色的气流从环内缓缓流出——那气流没有丝毫锋锐,却带着一种温润而磅礴的气息,融入剑道洞天的本源后,洞天内的灵草生长度骤然加快,连剑灵们的气息都变得更加凝练。

“成了!”楚雄的元神难掩激动,“剑河剑意,已转化为世界本源!”

他没有停歇,开始尝试转化更多类型的能量:

-引魔界的暗影魔气入炉。魔气在环内化作张牙舞爪的黑影,却在三皇本源的照耀下,渐渐褪去邪性,转化为带着“守护”意味的本源之力——注入人族的蒸汽工坊后,机器的磨损度竟减缓了三成;

-聚人间界的蒸汽机械力入炉。机械力带着钢铁的冰冷与齿轮的咬合之力,在环内与符道的“活”字符结合,转化为带着“创造”意味的本源之力——融入妖族的林地后,枯木竟抽出了带着金属光泽的新芽;

-甚至收集生灵的情绪之力入炉。喜悦、愤怒、悲伤、恐惧……这些无形的能量在环内相互激荡,最终在混沌之气的调和下,转化为带着“生机”意味的本源之力——洒向冥界的忘川河畔,河上竟开出了能安抚亡魂的“忆情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每一次转化,都让灰色圆环更加凝实,也让楚雄对“天地洪炉”的掌控愈纯熟。他现,这门神通的关键,不在于“强制转化”,而在于找到每种能量与世界本源的“共鸣点”:剑意的共鸣点是“秩序”,魔气的共鸣点是“守护”,机械力的共鸣点是“创造”,情绪力的共鸣点是“生机”——找到共鸣点,便能顺理成章地将能量“引渡”为本源。

第三章炉盖天成,法则为锁

炉基已成,还需“炉盖”。

若无炉盖,天地洪炉的转化之力便会漫无目的地扩散,不仅会浪费能量,甚至可能因转化过剧,扰乱世界的能量平衡。这炉盖,必须能“锁住”转化过程,只在需要时释放本源之力。

楚雄想到了“法则”。

世界本源的转化,本就遵循着天地法则。若以法则为锁,便能精准控制洪炉的开合。他再次沉入自身小世界,观察其中的法则运转:山川遵循“重力法则”,河流遵循“流动法则”,生灵遵循“生灭法则”……这些法则看似独立,却在本源的统御下,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以万法为锁,凝一法为盖。”

楚雄引动分神从万千世界带回的法则碎片——有科技世界的“能量守恒”,有修真世界的“因果循环”,有蛮荒世界的“弱肉强食”——将这些碎片投入灰色圆环的中心。

法则碎片在环内剧烈冲突:“能量守恒”与“因果循环”碰撞,生出“等价交换”的火花;“弱肉强食”与“生死轮回”交织,衍出“适者生存”的纹路。楚雄以元神为引,将这些冲突的法则碎片一一梳理,如同将杂乱的丝线织成布匹。

这个过程比铸炉基更难。法则本是世界的根基,强行融合如同要让水火同炉。他数次失败,甚至因法则冲突导致元神受损,不灭体魄的细胞都出现了短暂的紊乱。

但他没有放弃。在一次失败的剧痛中,他突然想起《混元无极道经》中的“和而不同”:法则并非非此即彼,而是可以像乐器合奏般,各自声却又和谐统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