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她进献的补药被查出有问题,接着最信任的宫女反口指证她心怀怨望。
没有确凿证据,却字字诛心。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婉妃被现溺毙在宫中的莲花池里。
那日恰巧入宫的小德妃匆匆跑来,亲眼看见姑姑漂浮在水面上,那双曾经含笑的眼眸空洞地望着天空,正逐渐失去最后的光彩。
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姑姑。
婉妃被草草定为“失足落水”,她所出的年幼皇子,不出半月也因“体弱”夭折。
家族骤然失了圣心,从云端跌落。
十岁的德妃,就在那一刻彻底懂了。
她懂了,帝王的宠爱是这世上最不可靠的东西。
来时能将你捧上九重云霄,去时连一片浮云都不如,转瞬就能让你摔得粉身碎骨。
她懂了,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宫里,没有实实在在的权力傍身,单靠那点虚无缥缈的君恩,下场就是姑姑这样——死得不明不白,连一句真正的公道都讨不回。
彼时夏元帝初登储位,面对先帝留下的积弊沉疴,不得不通过联姻稳固朝局。
德妃出身清流门第,其父在文臣中素有威望,她便这样作为政治筹码被送进东宫,从太子良娣到德妃,每一步都踩着家族与时代的轨迹。
当她生下安王时,看着怀中稚子,仿佛又看到了姑姑那个早夭的孩子。
她将婉妃未能守护骨肉的那份刻骨不甘,与自己对于权力最深的渴望,全部灌注到了这个儿子身上。
她不是不知道儿子的痛苦。
可那年春日的莲花池太过刺眼,姑姑浮肿的尸身,小表弟青紫的面容,早已成为烙在记忆里的诅咒。
她怕啊。
怕万一不能登顶,等待他们母子的,就是万丈深渊。
怕有朝一日,她的安王也会像当年的小表弟一样,成为权力倾轧下的祭品。
怕她自己,终究会走上和姑姑一样的绝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这深宫里,不争,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她没错。
容嬷嬷正抬手拭泪,余光忽然瞥见宫门处立着一道熟悉的挺拔身影。
那人不知已在那里站了多久,斜阳为他周身镀上寂寥的金边。
“王爷!您、您来了……”
容嬷嬷慌忙行礼,声音里带着未散的哽咽。
安王楚锦安缓步走进荒芜的庭院,在德妃面前三步处停下,郑重行了一礼:“儿臣,给母妃请安。”
德妃倚在斑驳的廊柱上,眼皮轻掀,掠过一丝讥诮:“难得。你还记得这冷宫里住着个母妃。”
“母妃生养之恩,儿臣一刻不敢忘。”
楚锦安将手中食盒递给容嬷嬷,“这是一品斋的桃花酥,今早第一炉。”
容嬷嬷连忙接过,红着眼眶道:“王爷有心了…还记得娘娘最爱这一口。”
楚锦安拂去石凳上的残瓣落座,石桌上积着的海棠花瓣被衣袖带起,打着旋落在两人之间。
德妃:“我还以为给你递的信,都石沉大海了。”
楚锦安:“信,儿臣收到了。但此事,恕难从命。”
“什么叫恕难从命?!”
德妃眼中满是不解,“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你可知靖南王年少时曾被先帝扣在云京城为质,是你外祖父冒险周旋才助他脱困?他当年立下重誓,答应无条件应允我江家一事!”
她激动地向前倾身,眼中燃着灼热的光,低声道:“你只要娶了他的孙女为正妃,三十万南境大军便会成为你最坚实的后盾。难道你不心动?”
喜欢破棺而出,王妃带飞整个王朝请大家收藏:dududu破棺而出,王妃带飞整个王朝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