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换亲的电视剧叫什么 > 第279章(第2页)

第279章(第2页)

章元朗抱着小胖子走三十丈就受不了,把小孩放地上。林飞奴没有给外甥系布带,不得不盯着他。

章元朗见他没心思跟自己聊天,目光全在小薛林身上:“还能丢啊?”

林飞奴:“金吾卫大将军王慕卿的侄女被人抱走的时候只比他大一岁。”

“还有这事?没听说过啊。”章元朗稀奇。

林飞奴:“后来找到了。我姐夫找到的。”

“这件事我好像听谁说过。原来那个官家小姐是王家女。”章元朗看着人不大腿很快的小孩到路口,赶忙追上去,“你真是无知无畏。”护着他过了马路,章元朗才敢放松。

林飞奴大步追上,在另一侧守着外甥。

章元朗看着小孩一直往西:“他知道丰庆楼在哪儿?”

林飞奴点头:“我去兵部前,隔三差五领着他走一回。”

章元朗想起林飞奴的骑术极好,就问他日后是不是想从军。

以前林飞奴想法很多。跟薛理去一次蜀地,看到他姐夫准备两份卷宗,就觉得无论做什么都很有挑战性。

林飞奴:“顺其自然吧。如果近几年征兵,我就去边关。”

章元朗摇摇头:“听我上司说,自从前几年试过一次火炮,边关连小摩擦都没了。”

“好了伤疤忘了疼。”林飞奴听薛理分析过外敌,“当今陛下在外的名声比太上皇还要仁慈。过于仁慈就是软弱!”

章元朗明白他言外之意,但觉得不可能。

朝中可是有薛通明。

然而薛通明非兵部官员,不是每个人都相信他善骑射就等于会排兵布阵。薛理当年威胁高丽使臣的那番话很唬人,可是时间一长,对薛理的惧怕消散,自然就认为他不敢那样做。

年后,正月十八,厨师学堂开学第三天,边关送来六百里加急,因为今年北地寒冷,契丹南下,高丽士兵扮成商队入关抢夺。

皇帝即刻召见兵部、枢密院诸人。

传他口谕的小太监出去,皇帝转向心腹内侍,“去把薛通明找来。”

内侍:“薛大人是大理寺少卿。”

皇帝:“朕登基以来第一次用兵,容不得半点闪失!薛通明当监军朕才能睡踏实。”

内侍:“陛下不信枢密使,还能不信王尚书?”

皇帝微微摇头:“契丹和高丽同时生事,定是已经结成同盟。我朝多年不打仗,不如常年东迁西移的契丹骑兵经验丰富。朕担心他们因为有火炮而骄傲自满。骄兵必败!

内侍不懂:“有火炮还能败?”

皇帝也不懂用兵,他是觉得心慌:“史书上不乏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例子。去!”

内侍立刻前往大理寺。

兵部、枢密院等人摩拳擦掌许多年,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出兵,用“兵贵神”请皇帝立刻调兵。

皇帝朝薛理看去:“薛卿怎么看?”

枢密使想笑,这位比他们还好战,怎么看,打!

薛理:“城中应当有许多高丽和契丹商户,先抓几个年前才到京师的商户,问问他们具体情况。再以臣的名义找几个当地人当向导。重赏之下一定有人愿意带路!”

枢密使:“薛大人怎么突然畏畏尾?”

薛理想送他一记白眼:“下官听闻有些外族人住帐篷,还是白色的,如今长城以北白茫芒一片,下官请问这样的天气如何找到外族人?再说高丽也比我们这里冷,兵将不习惯北方的寒冷,冻死在路上,大人又当如何?”

枢密使:“多穿几件棉衣便是。”

皇帝不由得点头。

薛理心梗:“大人别怪下官粗俗。你的鼻涕出来不等你抹掉就会结冰!”

枢密使一副你又胡说八道的样子:“薛大人——”

薛理打断:“枢密使找几个高丽人一问便知!”

枢密使看到他信暂旦旦的样子,突然不敢同他争论此事:“你说何时出兵?四月不可,南方兵卒要种水稻,五月关中要收小麦。现在不调兵,下个月调兵,等到边关可就四月天。半数兵卒牵挂家中田地,如何做到薛理:“秋天出兵又何妨?”

枢密使张张口:“你你,你当我是卫青?”

薛理:“卫青名传百世不过是因为他运气好吗?在朝中有皇后姐姐撑腰,在关外每次碰到匈奴,不是正好龙城兵力不足,就是赶上匈奴小王饮酒作乐——”

“打住!”枢密使叫停,“你当本官是什么都不懂的书呆子?薛大人,本官没有招惹你吧?你想整治本官,也不能叫万千兵卒给本官殉葬!”

薛理冷下脸:“看来大人知道为何卫青总是那么幸运?那您为何不先找契丹、高丽人打听清楚?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三岁儿子都懂!”

枢密使张口结舌,他,他能说终于可以出兵,一激动就忘了吗。

皇帝听懂了,朝王维卿看去:“王卿,令金吾卫协助你等搜集情况。”转向枢密使,“纵然我朝有火炮,弓箭管够,也不可轻敌。”

枢密使不敢反驳:“是臣冒进,请陛下恕罪。”

皇帝:“先了解清楚,契丹和高丽这次突然生事是不是因为北方寒冷人畜死伤大半,不得不南下。”

枢密使应一声是。

薛理:“陛下,这个月查探清楚,下个月也不可出兵,三月的北方依然寒冷。”

枢密使转向他:“你真想四五月出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