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9
一过去,刚好碰到之前来找过柯念辞的郭建郭编辑。
郭编辑很热情,看到柯念辞,兴奋又激动:“柯同志,你来了!这次写了什麽作品?”
柯念辞上一部作品在《荷香文学》反响很好,不少读者都写信到编辑部,表示赞赏,还说以後得多刊登类似的作品。
编辑部看到这些消息,自然个个心里都跟着激动雀跃,能够做出人民满意的好作品,那是每一个编辑心底的愿望!
“郭编辑,新的作品在这!这次是长篇小说。”柯念辞展示手中的牛皮纸袋,小说手稿被她装进去了。
“太好了!太好了!我们主编这两天都还在念叨你呢!说你什麽时候能够出新作,到时候肯定又会吸引一批读者!”
“都在这里了,写是写了,但是质量我可不能保证啊!要是你们看不上,可得把原稿退还给我!”
柯念辞状似不经意地打个预防针。
“怎麽会看不上,我们求之不得呢!柯同志真是谦虚!值得我们学习!”郭编辑说,“对了,柯同志,我们主编想见你很久了,编辑部的各位同志也都很想认识认识同志你,快来我们编辑部坐坐!”
柯念辞推辞一番,还是被热情的郭编辑拉进去。
一进去,郭编辑咳嗽了好几声,吸引的屋子里的目光落到他身上,开始扯着嗓门大声道:“不好意思,打扰大家了!现在,站在我身边的这位同志,就是我们的柯念辞同志,今天大家可以见到她本人了!”
柯念辞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受欢迎一些,郭编辑一介绍,办公室里的人都围了上来,热切地问候,问柯念辞为什麽能写出这麽动人的作品,还有问柯念辞为什麽这麽年轻,读过的书有哪些,看过哪些和写作相关的书籍,把柯念辞为得水泄不通。
不知不觉当了回女明星的柯念辞扯着嘴角,面带微笑,努力维持良好的社交形象,一一解答群衆的问题。
更有甚者,拿着在有柯念辞文章的期刊,让柯念辞签名,写点鼓励的话。
“我家那口子看了书以後,觉得柯同志你写得很好!想要你给她写几句鼓励的话不知道柯念辞你放不方便?”
一个人开了先河,身边的人都拍脑袋反应过来,纷纷到自己的工位上寻找能够签名的东西,大多数人工位上都有往期期刊,纷纷拿着期刊涌过来。
柯念辞嘴角抽了抽,受宠若惊:“同志们,我不是什麽大人物,我只是写了篇文章而已,当不得你们这麽隆重的待遇啊!你们太热情了,搞得我心里发毛,要是以後写出来的作品还没有之前的好怎麽办啊?”
“没事的,柯老师,想柯老师这样的作品写一篇少一篇啊!”
“哪有哪有!写得比我好的人大有人在,我不过是侥幸刚好稍微前面了一点而已!”
柯念辞一一签名,体验了一把当女明星的感觉,还好字写得有几分框架,不然好真不好意思给这些人签名。
回答了有需求的编辑的问题,签完名,柯念辞又去见了《荷香文学》的主编,这年头从事文学工作的,大多都有几分儒雅之气,穿着也好,行为举止也好,无一不透露着自己是个读书人,大城市的人尤为明显,可能这也和他们注重仪容仪表相关。
总编一开口,就是老学究的派头,头发略微花白,说话幽默,很有意思,听说柯念辞是燕京大学的学生,一脸兴奋,告知柯念辞下学期他也要去燕京大学当名誉讲师,柯念辞要是感兴趣的话一定要赏光来听听他的课,很希望收一收柯念辞这样的弟子。
柯念辞点头谢过,在《荷香文学》呆了好久才出了这道门。
这次长篇小说还需要一定时间定刊,稿费还要校对审阅之後向上面申请才会到,柯念辞不急于一时,相信《荷香文学》编辑部素质,不会拖欠稿费,在附近慢慢转悠着回去了。
办公室。
郭编辑把柯念辞带来的长篇小说交给总编,递过去的时候总觉得手里像是被什麽胶水糊住了手,手中的牛皮袋迟迟递不过去。
总编用力抽了几下,才从郭建手里抽出来。
小说已经递过去了,郭建人仍站在原地。
“干嘛呢,郭建?”总编问。
“总编,这真不需要我先审阅一道?你不是还有其他事情要忙吗?”
“我有分寸。”总编说,“你可以出去了。”
“那啥,总编,您要是看完了之後可以第一个让我瞧瞧吗?我这,我瞧不到心里难受。”郭建见主编不搭理自己,又看不到第一手的手稿,心里毛焦火辣。
总编笑道:“就知道你小子,当心,我看完以後第一个给你看!”
总编拿着柯念辞的手稿就开始审阅。
这次的故事和上一次的故事有所不同,这一次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故事,燕京蔡家巷有一户姓蔡的人家,这家人有三个孩子,父母都不是公职人员,和亲戚朋友断绝关系後,将含辛茹苦将三个孩子拉扯大,三个孩子都考上大大学,但是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总编一看,看入了迷,再次醒神的时候是要下班时,底下的编辑来交稿子,还有郭建探头探脑的在办公室门口叮嘱,“总编你要是看完了第一个要想起我哦!”
总编将手稿整理好装回牛皮袋,骑着自行车家去了。
到了家,不顾下班回来的儿女,打开灯坐在屋檐底下接着看。
到了吃饭的时候,媳妇和儿子一直催着吃饭,总编却一点心思都没有。
“你们先吃,先吃!”
等了半天总编都不去,其他人就不等了,碗筷桌子都收拾干净了,总编还是一点位置都没动。
“还不快去吃饭!所有人都等你一个人,你倒是好,呆在那一动不动,让儿子儿媳妇等你半天,看什麽,看得这麽专注,那麽大个人了!做事儿还和小孩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