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不是,你信吗?”李凌川反问。
董玉婷想要刺他两句,为他的欺瞒,“我信不信重要吗?反正我也只是棋子罢了。”话说出口,脸有些烧,说这话自己没有立足点,把永泰公主当成棋子,殊不知,自己也成了别人的棋子。
李凌川抿了抿唇,“这事不是我做的,我的作用,就只是不接手这事,让贤康王放松警惕,其余的事,都由老师和王爷的幕僚去做的。不过我大致能猜到他们做了什么,建房的木材选了不能受潮的木材,他们能做成功,还要谢谢你。”
“谢我?”
“贤康王妃想趁米价升高的这一段时间大赚一笔,从一些人手中高价买回米,再一个更高的价格卖给你的人,却不想是中了你的计,还被永泰公主接手了慈渡堂的事。武烈王将粮食带了回来,让京城的米价降低,而她手中买回的米粮要不烂在手里,要不就只能吃亏,低价卖出。王妃出了这事,还被圣上知道了,贤康王就想赶紧做出一件让圣上满意的事,才能让老师他们的计划这么快成功。”
他口中的老师,就是上一任工部尚书。
“你都知道?”
李凌川道:“不然你以为王利为什么现在会平安无事。”
董玉婷倒抽了一口凉气,“你是说贤康王妃想派人解决了他?”
“你让王利去将定金要回,王妃怕这件事继续闹大,就只能给了王利,但他刚一出去,身后就跟着要解决掉他的人,要不是永明王的侍卫跟着,王利现在恐怕已经死了。”
董玉婷一阵后怕,“毕竟那银子不是小数目,我也是知道她不会在这时候把事情闹大,才让王利去要的,没想到。。。。。。还是低估了她的胆大妄为,被羽林军盯住了,还敢做这种事。”
李凌川道:“因为她觉得,王利只是个江淮的米商吧。”
第80章苦肉不成功老太太回府,董玉……
老太太回府,董玉婷象征性的去见了她,顺便告诉她含姨娘孩子的事。
老太太一怔,先是看了一眼身边的曾惠妍,随后道:“原本我想着含烟身体瘦弱,不好生养,现在看来反而是好心办了坏事。”
曾惠妍被看的寒毛直立,听老太太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立刻嚷嚷道:“母亲,那参茸汤我和大嫂、弟妹怀有身孕的时候都喝,怎么就偏偏她有事,我看,是她私底下还吃了什么东西。自从她怀了身孕之后,老爷可疼她了,什么好东西都往她屋里送。”曾惠妍趁机告了一笔账,至于含烟,她一点都不担心。
老太太斜眼看她,“将来她生下孩子,还不是要养在你身下,现在对她好点,将来,她的孩子也孝顺你。”
这句话半是保证半是安抚,曾惠妍眉开眼笑,嘴里却不留情,“我是他们嫡母,不管如何,他们都得孝顺我。”
这种将场面搞僵的能力不是谁都有的,老太太索性不理她,拉过董玉婷的手,语重心长的说:“惠妍不如你稳重,当时怀着辉哥儿的时候,还是我让王妈妈过去照看她,才顺顺当当的把辉哥儿生出来,反倒让她什么也不晓得,你平时看顾静琳的时候,也分出一部分心思顾着含姨娘一点,你办事妥帖,交给你我才放心。”
放到现代,老太太绝对是pua的一把好手,董玉婷听得耳朵起茧,说道:“哪里哪里,我平日在吟风院,又去翠微院看弟妹,又要去清风院看含姨娘,顾两头,难免会顾不过来,还需要二弟妹帮忙。”她就不信了,老太太还能让含烟住到吟风院,那李凌川成什么了。
“好,好,家和万事兴,我老了,就盼望着能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老太太把两个儿媳的手交叠在一起,笑眯眯的说道。
曾惠妍嘴巴张了张,没再说出反驳的话来。
这么瞧着,老太太应该不是害含烟的人,这倒也好,要真是她,那含烟就真的完了,不是老太太,那就是曾惠妍咯?董玉婷瞥了她一眼,曾惠妍捕捉到她的眼神,用眼神表达疑惑。
董玉婷岔开话题问道:“母亲今天回去怎么样?”
曾家也不是小家族,原先也是清贵,后头逐渐没落,才让老太太嫁给了李老太爷,初出茅庐的寒门状元,也有几分押宝的意思,但毕竟有风险,万一这辈子就到头了,那老太太就毁了。所以不是没落的世家,都还是情愿跟有根基、有背景的家庭联姻,好在李老太爷往上窜了窜,就是命不好,死的早。万幸,李老太爷走了,还有儿子,李凌川和李老太爷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刻苦、上进,还不像老太爷毫无根基的闯荡,借由父母铺的一半的路,曲折的走到了今天,沾了父母的光是肯定的,但李老太爷那么拼命的上进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让李家有今天。沾他的光,李老太爷只会更骄傲自得。
放眼京城,像曾家这样的世家,能挑出来不下十个,不是已经没落了,就是在没落的路上,靠着姻亲、弯弯曲曲、错综复杂的关系,勉强在京城生活下去,但像曾家这样,要跑来姻亲家里借粮的,实属少见。
这不,老太太就和曾惠妍回去“兴师问罪”去了。
老太太脸色僵了一下,还是和她说了,毕竟董玉婷嫁进李家,生了儿女,上了族谱,将来死了也是进李家的祖坟,早就是一家人了。
“你舅爷,把家里的钱全投给了商帮,他来找过我一次,一是想借我点钱,投进去,二是拉上我,我听他说是出海做生意,能赚十倍的钱,我不敢冒险,劝他别投,哪想在我面前答应的好好的,回去后就偷摸着把家里的钱拿了出去,好在祖产没动,要不然我真的给气死。”老太太说着有些喘气,“我一听是出海做生意,就觉得不靠谱,一来一出去就是几年,这期间家里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二来,出海行商,风险太大,老天发怒,带不回来宝贝也就罢了,恐怕连命都带不回来。”
曾惠妍赶忙倒了杯茶,给老太太顺气。
“他啊,和父亲一样,胆子大!”老太太最后总结了一句。
老太太的父亲就是胆子大,才会挑中了李老太爷做女婿,更稳妥的做法,其实是找个差不多的世家,让老太太去结亲,然后两家一起没落下去,烧高香子孙里出个能撑起门楣的。
胆子大,有胆子大的好处,眼下的曾家就是这么个情况,好处都摆出来了。跟曾家情况差不多的,这个年头已经举家从京城搬回了老家去,曾家因为和李家的这一层关系,在京城这地界,不会太被为难。
老太太的弟弟也学了父亲的胆大,敢把家里的资产投进出海的生意,不知道是绝地反击,还是彻底衰落,就等商帮的消息回来了。他原本还想瞒着自家姐姐,谁知米价突然升高,再加上一些人要趁机赚点钱,曾家竟是连府里的下人也养不起了。
京城这地界,不缺聪明的人,有的商户早早听到风声,收购米粮,把米粮炒到一个虚高的价格,再慢慢卖出,借此大赚一笔。曾家老太爷原本想借自己好友的,谁知这时候,才发现结交的是群狐朋狗友,一个个都有理由拒绝,老太爷心灰意冷,主持中馈的儿媳心里有怨,却也不能表现出来,要不然就是不孝,但家里这么多人要养,她只能来找姑婆,也就是老太太借米粮,先度过这一段时间再说。
老太太这才发现曾家的情况。
曾惠妍安慰道:“好在如今米价恢复了正常,舅爷家里有母亲借的银子,和借的米粮,这段时间暂时不难过了,母亲可以放心了。”
老太太连声叹气:“我是怕他亏得血本无归啊。”
董玉婷问道:“是哪个商帮?”
“瑞昌商帮,和瑞昌票号是一家的,也是因为这个,你舅爷才敢把钱投进去。”
董玉婷第二次听瑞昌票号了,第一次还是李凌川和她说的,是薛伊外祖父家的资产。
董玉婷也象征性的安慰了几句:“能把瑞昌票号做这么大,想必是有些本事的,母亲别太担心了。”
曾惠妍也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老太太摇头道:“那怎么能一样?做生意,头脑靠大半,运气占小半,出海行商,运气却占了大半。”
-
上一次是接手贤康王妃的后续事宜,这一次,才算是永泰公主接手的新“项目”,把她们找来,不是为了别的,是给她们说,放在慈渡堂的钱,永泰公主用在了那夜风雨,被砸死的人身上,有的救活了,有的没救活,救活了的,也有部分缺胳膊少腿,实在可怜,放到以前,贤康王妃也会召集众夫人行善事,借此,顺便再做一个漂亮的账目,将银子过了明路。
亲手做了才知道,贤康王妃这些年从中贪了不少的钱,永泰公主虽然不懂,但架不住手底下的人懂,她从宫里带出来的女官,有四个,各个都是能干的一把手,短短几天,就把这些年来的帐理清,算出来贤康王妃从中贪了快有百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