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夫郎在上叶小柳秦问天 > 金榜题名(第2页)

金榜题名(第2页)

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跨过多少守卫森严的朱红大门,终于,他们登上高高的汉白玉台阶,一衆贡士总算到了太和殿外面。

李春乔回首,此时晨光斜射,九重宫阙近在眼前。重重宫宇气势滂沱,规制恪守,森严巍峨。

刻了蟠龙鸾凤的石雕两侧,阶梯之上,丹墀如血,白玉栏杆蜿蜒绵长。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这朱颜又改了几转?

规整对称的琉璃建筑分列四处,片片梨花掠过层峦叠嶂的飞檐斗拱,飘过午门箭楼,撞上高耸的宫墙。

然而,即将掉落的梨花又乘着风,拂过每一片琉璃瓦,去了人间。

深逾百丈的御道笔直贯穿重重殿宇,身披金甲的武士沿宫道肃立,远处的了望塔上,铁戟在晨光里闪烁着冰冷的锋芒。

那御道光洁照人,李春乔能想象出绛紫绯红的官袍在汉白玉石上是怎样的铺展与流动。

仿佛看见那冰天雪地里,身着赤色白鹤纹样官服的老人,正步履匆忙地走在长长的御道,他向太和殿奔来,仿佛欲救国家于危难。

那大雪如鹅毛般堆叠在金线缘边的乌纱帽,越堆越厚,誓要压塌他的脊梁。

“到了,诸位请再次等候。”尖细的嗓音将李春乔拉回现实。

一衆贡生迅速分列在大门两侧,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见皇帝,有的淡定自若,有的胆怯紧张。

相同的是,衆人都纷纷整理起衣衫。

李春乔与李栖桐站在一起,他们终于站在了权利中心的山脚,待到机会来临,必将有一番作为。

同时,名落孙山的李耀楠将李春乔金榜题名的消息带回了上林村。

李氏夫妇又惧又喜!

惧的是,这个儿子以後不会再任由他们管教了。喜的是,不管他做多大了官,李春乔仍然是他李家人,就得帮衬提携弟弟李耀楠。

王氏打好了算盘,与李父说:“他爹,等小乔回来,咱们办个席热闹热闹?”

李父虽对李春乔颇有微词,但杏榜题名可是他李家无上的荣光!

他低声道:“恐怕用不着我们操心。耀楠,你明日去一趟啓阳,问问你那哥夫的意思。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在上林村办这个宴。你再向哥夫要些银子,这宴席必须办得风风光,好让十里八乡的知道,我李家如今与他们已然不是同一个阶层了。”

李耀楠虽落了榜,但他也没有伤心难过,总归是有个举人头衔在的,以後也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好的,父亲。”

太和殿里,花甲之年的皇帝身着明黄色的龙袍,体态仍然伟岸。

庄颜澄端坐高堂,面色祥和道:“尔等均为我大炎栋梁之材,朕已经迫不及待想见识一番衆卿的文采了。今日殿试题,诸位便以南方水患,北方旱涝为题写一篇策论,这两大难题,古往今来一直未能有效解决,还望诸卿踊跃发言。”

“微臣遵旨!”

酉时初,金碧辉煌的太和偏殿里。

铜龟鹤口的香炉升起屡屡香烟,一排排多枝立灯将偏殿的每个角落照得通亮。

主位的两边角落里,鎏金的架子上托着大如鹅蛋的夜明珠。

一衆天子门生端坐其位,李春乔的位置靠前,面前的单人小长桌上面摆满了各色宫廷美酒,糕点御食。

虽与嵇无为定亲後,李春乔已然吃遍各地珍馐美味。但有的东西,注定只有皇宫里才有。

枯坐了约一刻钟,庄颜澄携皇後,太子,长公主等步入宴席。

两侧丝竹声渐起,笙箫管笛纷纷上场,声乐如潺潺流水般悦耳动听。

波斯舞伎张弛着灵巧的纤细身段,一双玉足在短绒地毯上不停旋转,跳跃。

手臂上的丝带不时飘向席间的天子门生面首处,撩动着衆人!

落座後,皇帝发言开席。

“今日,衆卿的殿试策论,朕都一一看过了,好几篇都不错。其中,状元郎提议北边修渐水池,南边扩宽河道,这个方案施行比较容易。但李探花的南水北引,朕印象很深刻,明日早朝,朕会让工部评估其可行性。”

衆人将目光投向李春乔,其中,大多不乏欣赏之意。太子,皇後与长公主均含笑看着李春乔,至于他们如何打算就不得而知了。

李春乔内心很是受宠若惊,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他起身作揖道:“谢陛下。”

庄颜澄摆了摆手,“都坐吧,今日,朕很高兴,决定与衆卿不醉不归!”

雍容华贵的皇後侧身向皇帝举起杯子,“恭祝陛下,龙体康健,再次觅得良臣。”

衆人起身举杯,“祝陛下身体康健!”

庄颜澄笑道:“好好好,都坐,都坐下说话,现下不是早朝,都随和些。”

美酒饮过几茬,天家自得其乐,衆贡士之间互相敬酒,说着恭维话。

长公主庄颜夕靠在椅子上,手里把玩着一只石榴红瓷釉杯,视线时不时落在李春乔身上。

李探花今日穿了身宝蓝宽袖锦衣,圆领的款式。一甲中,他与李栖桐年龄最小,长相又俊俏,很是养眼。

就是可惜,她没有儿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