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让满朝文武,尤其是那些素来以规矩压人的臣子们集体吃瘪,却又无可奈何的感觉,对一向以仁厚,甚至有些“好欺负”形象示人的赵祯来说,实在是太新鲜,太解气了。
这种靠着女儿的绝对优秀,反过来“拿捏”住那些平日里让他头疼的臣子的感觉,让赵祯体验到了一种奇特的,翻身做主的愉悦。
虽然这做主的方式有点狐假虎威的嫌疑,但……感觉真不赖!
赵祯常常处于文官集团的规训和制约之下,无论是废后风波,立储之争,还是日常政务,他往往需要向大臣们的意见妥协。
但他的本质又的确是仁厚的,并非刻薄阴狠之君。
因此,这种长期压抑后的情绪释放,混杂着身为人父的骄傲,还有出了口“恶气”的,带着那点小狡黠的扬眉吐气之感,把赵祯美的不行。
曹映锦也懒得笑他幼稚,把琐事汇报和商量完,端起往日的端庄微笑,走了。
皇佑二年在忙碌与变革中飞逝。
初春,经过多次“实验”,殷灵毓和赵徽柔的羊毛脱脂去膻的碱洗法终告成功。
夏日起初倒是平静无波,对西夏的经济战已经悄无声息的展开,既然羊毛已经变废为宝,众人再没有了任何顾虑,已经开始大力的在边疆推广棉花种植,并陆续收购西夏的羊毛。
但将入盛暑之际,两位殿下那里,殷灵毓殿下又改良了晒盐技术传了出来。
这下好了!
西夏的盐?
大宋不稀罕了!
等到后来,臣子们已经逐渐震惊到麻木,甚至带着理所当然的心态,期待了起来。
“殿下又弄出何物了?”
“似是能肥田、点灯的新法,名曰‘沼气’。”
“哦……殿下慧心,实乃天授。”
对话愈平淡,仿佛小殿下隔三差五拿出点利国利民的新奇玩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与此同时,请求正式册立储君的奏疏,开始一批一批,越来越多,逐渐形成浪潮和声势的涌入朝堂。
反对的声音并非没有,但在这一浪高过一浪的请立声中,显得如此微弱。
几位宗室元老试图联络御史台官员起反击,却现自己昔日的影响力已然不再。
有了殿下,谁能看上你和你家那小豆芽儿菜啊?!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皇佑三年春,万物复苏之际,殷灵毓五岁了。
赵祯终于“从善如流”,于大庆殿召集群臣,颁布《册皇太女诏》。
同日,赵祯另下一旨,晋封福康公主赵徽柔为辅政长公主,明确其“赞襄皇太女,协理政务”之责。
册封大礼在同一天举行。
喜欢历史快穿:白月光只求国泰民安请大家收藏:dududu历史快穿:白月光只求国泰民安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