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穿越带着空间去逃荒免费 > 第91章 搭建临时木桥(第1页)

第91章 搭建临时木桥(第1页)

深秋的寒风卷着碎雪,把云狄桥的石阶冻得像块巨大的盐晶。林晚秋踩着冰碴往桥对岸走,皮靴底的防滑纹蹭过石板,出细碎的咯吱声,像在数着桥上的每道刻痕——那里既有北狄的狼纹,也有淮安的茶芽,被往来行人的脚印磨得亮,倒像是岁月给情谊盖的章。

“晚秋姐,下游的木桥被山洪冲了!”陆灵儿裹着件北狄羊皮袄,从对岸的芦苇荡里钻出来,袄角沾着的冰碴簌簌往下掉,“南坡的茶农过不来,刚采摘的金骏眉都快闷坏了;北狄的药商也困在那边,带的防风和黄芪要是过不了河,冬天治风寒的药就不够了!”

林晚秋往河下游看,那里的浊浪正拍打着残存的桥桩,断木和枯草在浪里打着旋,像群失了方向的鸟。往年这时候,茶农会赶着骡车把新茶送到茶马司,药商则带着草原的药材来换盐,可现在,湍急的河水像道无形的墙,把两岸的生计都隔在了两边。

“得搭座临时木桥。”林晚秋往回走时,靴底在冰面上打滑,伸手扶住桥栏才稳住身形,“让陆大哥调些兵卒,再叫上北狄的牧民,用最快的度架座便桥,先把茶和药材运过来。”

陆承宇带着兵卒赶到时,正看见刀疤脸指挥牧民砍芦苇。北狄汉子们挥舞着弯刀,芦苇秆断裂的脆响里混着呼喝,捆好的芦苇束像条绿色的长龙,在雪地里蜿蜒着通向河岸。“这芦苇杆浸过盐水,”刀疤脸往林晚秋手里塞了根,杆身滑溜溜的带着股咸腥味,“老牧民说,泡过盐的芦苇耐腐,能当桥桩的保护层。”

老铁匠的徒弟们扛着斧头锯子赶来,工具箱上的盐晶铃铛在寒风里叮当作响。“师傅让带了矿洞的旧木支架,”为的徒弟往雪地上卸木料,木材表面还留着盐卤侵蚀的褐色痕迹,“说这木头吸足了盐,比新料结实,就是得用炭火烤烤,把里面的潮气逼出来。”

搭建木桥的消息像阵风,很快传遍了两岸。南坡的茶农扛着锄头来挖桥基,棉袄上还沾着茶芽的清香;北狄的石匠则背着凿子赶来,皮袍里裹着几块凿好的石块,说是要垫在桥桩底下防沉降。连瘸腿老汉都拄着拐杖来了,背篓里装着捆麻绳,绳头缠着圈盐布,说是泡过盐水的麻绳更耐磨。

“得先打桥桩。”陆承宇往河心扔了块石头,水花溅起的瞬间就结了层薄冰,“让水性好的人带着麻绳游过去,把桩子固定在对岸的岩石上。”他往人群里看,北狄牧民中有几个汉子正搓着手,皮袍下的肌肉鼓鼓囊囊,显然是自告奋勇。

刀疤脸突然扯开皮袍,露出胸前纵横的旧疤——那是当年在冰河救人时被冰棱划的。“我去。”他从怀里掏出个盐晶护身符,塞进嘴里咬了咬,晶面的寒气激得他打了个哆嗦,“我娘说,含着盐晶能抗冻,就像草原的狼舔过雪,能在冰水里撑得更久。”

林晚秋赶紧拦住他,往他手里塞了碗老茶婆熬的姜盐茶。茶汤冒着热气,姜辣混着盐的咸,喝得刀疤脸直咂嘴。“让年轻的牧民去,”她把羊皮袄往他身上裹了裹,“你得在岸上指挥,这木桥的承重要算准了,不然连人带茶掉下去,损失就大了。”

两个北狄青年自告奋勇,脱光了上身跳进河水。浊浪瞬间没过他们的肩膀,冰凌子像刀子似的刮在皮肤上,却没听见半句哼唧。岸上的人攥着麻绳,手心的汗混着雪水,把麻绳浸得透湿,随着青年们的游动慢慢放绳,绳子绷紧的弧度像道拉满的弓。

“快到对岸了!”陆灵儿举着灯笼往河心照,灯光里能看见青年们正用斧头把木桩往岩石缝里砸,水花溅在他们背上,立刻冻成了层白霜。突然其中一个脚下打滑,在浪里踉跄了一下,岸上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直到看见他重新站稳,才齐齐松了口气,呼出的白气在灯光里凝成片雾。

桥桩立起来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十二根浸过盐水的木柱像十二头站在水里的骆驼,稳稳地扎在河床上,芦苇束裹着的桩身结了层薄冰,在晨光里闪着冷光。刀疤脸让人往桩子间铺木板,北狄牧民和淮安兵卒并排站在桩上,木板递过来时,你扶我一把,我帮你稳住脚,皮靴与军靴踩在木板上的声响,倒像是支笨拙却整齐的歌。

“得加层护栏。”林晚秋往桥中间走,木板在脚下微微晃动,能看见底下湍急的河水,“用芦苇捆成捆当护栏,再缠上麻绳,能挡住风,也能让人扶着稳当些。”

盐生的母亲带着妇女们扎芦苇捆,北狄姑娘们的手指冻得通红,却依旧把麻绳勒得紧紧的。她们往芦苇捆里塞了些干茶枝,说这是老茶婆教的,茶枝能驱虫,还能让过桥的人闻到茶香,心里踏实。“你看这芦苇捆,”她往林晚秋面前递了个,捆得方方正正像块盐砖,“淮安的麻绳缠着草原的芦苇,就像咱们的心缠在一起,再大的浪也冲不散。”

木桥快搭好时,南坡的茶农推着独轮车来了。车斗里的金骏眉用盐布盖着,茶芽的清香混着盐味,在寒风里漫得很远。为的茶农往桥这边喊:“我们带了新炒的茶,等桥通了,先给大伙儿泡上,暖暖身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北狄药商也牵着骆驼在对岸等候,驼背上的药材用防水皮囊装着,防风的根须从袋口露出来,带着股土腥味。药商举着块盐晶往这边晃,晶面反射的阳光像颗跳动的星:“这是草原的大青盐,能腌肉,也能入药,等过了桥,分些给大伙儿!”

桥通的那一刻,没人先过。茶农和药商在两岸互相招着手,笑喊声被风吹得七零八落,却都透着股子热乎劲。最后还是阿古拉和盐生跑在了最前面,两个孩子手牵着手,踩着木板的声响像串轻快的鼓点,走到桥中间时,还蹲下身子往芦苇护栏里塞了把盐晶,说是要给木桥“添些力气”。

茶农的独轮车碾过木板时,出吱呀的呻吟,却稳稳地过了河。北狄药商的骆驼踏上桥时,鼻息里喷出的白气落在木板上,瞬间凝成小水珠,蹄子踩过的地方,留下串带着药香的脚印。林晚秋站在桥头看着,突然现木桥的弧度竟和云狄桥有些像,都是弯弯的,像道连接两岸的笑纹。

傍晚的雪下得紧了,临时木桥的栏杆上积了层白,倒像是裹了层糖霜。林晚秋往桥中间撒了些盐晶,防止结冰,盐粒落在木板上,融化的盐水顺着缝隙往下滴,滴进河里的声响细得像根线。刀疤脸和陆承宇正围着篝火算账目,火上的陶罐里煮着盐茶,茶香混着雪的清冽,在风里飘得很远。

“等开春了,”陆承宇往火堆里添了块木柴,火星子溅起来落在雪上,“让工程队在这儿建座石拱桥,就叫‘茶药桥’,记着是茶和药材把咱们连在一块儿的。”

刀疤脸往火里扔了块盐晶,晶面遇热裂开细缝,出轻微的噼啪声。“我让牧民在两岸种些沙棘,”他看着跳动的火苗,独眼里映着光,“沙棘果能酿酒,也能当药材,等果树长大了,就像给桥搭了道绿帘子,夏天能遮阳,冬天能挡风。”

林晚秋往桥对岸看,茶农正和药商在雪地里交换货物,茶篓和药袋堆在一起,像座小小的山。北狄妇女给茶农们递上热奶茶,淮安媳妇则帮药商们缝补破了的皮囊,笑声在雪地里撞来撞去,惊得枝头的积雪簌簌往下掉。

夜色漫上来时,临时木桥的灯笼亮了。芦苇护栏上的灯笼串像条光的河,映得桥下的浊浪都染上了层暖黄。林晚秋踩着木板往回走,靴底的盐粒蹭过冰面,出细碎的声响,突然明白,这临时木桥或许撑不过这个冬天,可那些搭桥时的心意——浸过盐水的芦苇、缠在一起的麻绳、两岸互相递过来的热茶和药材,早已经像盐晶融进卤水那样,渗进了每个人的日子里。

风里传来盐生和阿古拉的笑声,两个孩子正举着灯笼在桥上跑,灯笼的光晕在他们身后拖着长长的尾巴,像两道连接两岸的光。林晚秋站在桥头看着,突然觉得,真正的桥从来不怕被冲毁,只要还有人愿意为彼此搭把手,哪怕只是用芦苇和木板,也能在岁月里架起千万座桥,让情谊像河水流淌那样,永远不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