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猫连忙钻出来,仰着头对他说:“既是我取的柴,自该由我来补!”
和他刚刚的语气像极了。
“那你去吧。”
宋游笑了笑,便又坐了下来,重新将火升起,准备烧点热水。
待得小女童跑出去又跑回来好几趟,补齐了昨晚与今早生火烧的柴,宋游也就着热水吃完了饭,最后还收拾了一番行李,等燕儿去探了路回来告诉他前面的村落城池与风景,这才带马离去。
和那年轻剑客倒是方向相同。
只是一前一后,一人脚步匆匆,细雨仗剑身入梦,一人不急不忙,芒鞋徐行看苍生。
只听屋后一阵山鸟啼鸣,声音空幽清脆,不带一点杂音,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得得作响,回音若有若无,只衬得这片雨后的天地更寂静了。
算算时间,已近两月中旬。
一半春休。
怕是遇到了神仙
安清县外,傅家田庄。
一间竹舍紧靠农田,上推的窗,被木杆撑到了最大,春风春光都好进来。
窗外山头千百座,重迭成画。
窗内一名书生懒散的坐着,桌上笔墨书砚一样不少,还有一堆纸,有的被镇纸压住,有的就随意的铺在桌上,上边都写满了小字,那春风便将墨香铺满了全屋,闻着也心醉。
旁边竹篓中不乏纸团。
书生拿起最近写的几张,放在眼前细细的看,不时涂改,不时思索。
念平县有螳螂吃人影子的传闻,当地民众遇到螳螂都绕着走,尤其是艳阳天时。听说新上任的县官不信,一外出巡查,在田间小坐,便真的被一只螳螂将影子吃掉了,发现时已吃了一半,现在县官无论何时出门,太阳多大,都只剩一半的影子。
书生特地去拜访了,不是谣传。
柳江边上还有一县,当地人要想学会游泳,并不下河,而是在夏天去捉一种蜻蜓,用蜻蜓去咬小孩的肚脐眼,咬了之后自然就会游泳了。
经询问,当地人都是这样学会游泳的。
书生去年也去捉了这种蜻蜓,用来咬了表弟的肚脐,再把表弟推进江里,不知是安清的蜻蜓不对还是表弟已经不是孩童了,并没有效果。
自然地,这些也都要记进书中。
不时推敲改掉几个字。
……
看着看着,书生又想起了今年刚开年时在柳江上的相遇,一时不禁露出笑意。
自己听过、记下的故事虽多,个个都有神奇妙趣之处,可哪里又比得上与那位小先生的相遇呢?
跨越千山万水,寻访道观而不得。
踏上回程之路,巧遇真人而不识。
真是巧妙,妙不可言。
而想起那位先生出尘的风采,与他船上几相处的愉快,还有他对自己的激励肯定,书生更是忍不住露出笑意,实在很难不将之记下来。
心中纠结片刻,终于提笔。
蘸了墨汁,又悬笔沉思,该如何行文、如何措辞,才能不埋没了江上的这场缘分。
窗外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