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听雪落的声音原唱是谁呀 > 等待(第1页)

等待(第1页)

等待

翌日,天色未明,沈清梧便醒了,或者说,她几乎一夜未眠。昨夜掷出竹管後,那种混合着极致恐慌与极致亢奋的情绪,让她辗转反侧,稍有风吹草动便惊坐而起,疑心是东窗事发,有人前来拿她。

然而,一夜风平浪静。只有窗外渐起的蝉鸣,预示着夏日真正的来临。

她起身梳洗,手指依旧有些发凉。换上平日那身靛青乐师袍,将木簪插入发髻时,她刻意避开了那支贵妃赏赐的白玉兰簪子,仿佛那是什麽不祥之物。

教坊司的晨练照旧。同僚们见了她,神色各异,有羡慕她昨日御前得脸的,也有眼神闪烁丶带着几分探究与疏离的。昨日蓬莱殿中那无声的刀光剑影,并非无人察觉。

沈清梧只作不知,垂眸专注于自己手中的乐器,将一切纷扰隔绝在外。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等待。等待那个未知的丶或许永远不会来的回音。

整整一个上午,平静得令人心慌。午後,司乐太监却忽然召集所有乐师,面色是少有的凝重。

“都听好了,”他尖细的嗓音带着一丝紧绷,“宫里传出话,太後老人家凤体欠安,需静养。各宫各司皆需谨言慎行,无事不得喧哗走动,乐舞排练暂缓,一切以太後凤体为要。”

衆人低声应喏,面面相觑。太後年事已高,身体时有不适,但特意下旨让整个宫廷收敛声息,却是不多见。

沈清梧的心缓缓沉了下去。这绝不仅仅是太後抱病那麽简单。这是一种无声的收紧,一种压抑的信号。她几乎立刻将这突如其来的禁令与昨夜之事联系起来——是巧合,还是风暴来临前的征兆?

排练既停,衆人散去。沈清梧回到住处,关上门,只觉得那“谨言慎行”四个字如同无形的枷锁,套在了她的脖颈上。

时间一点点流逝,窗外日头西斜,将树影拉得老长。那份等待,在愈发沉寂的宫廷氛围中,变得格外煎熬。

就在她几乎以为昨夜种种只是自己一场孤注一掷的幻梦时,窗棂再次传来一声极轻的“叩”声。

比昨夜更轻,更迅疾,如同鸟喙偶然啄击。

沈清梧猛地从榻上起身,屏住呼吸凑到窗边。

没有话语,只有一件极小极轻的东西从窗缝被塞了进来,飘落在地。

那是一小截新鲜的丶带着嫩叶的梨树枝桠,只有手指长短。断口处还沁着湿润的痕迹,显然新折下不久。枝叶间,同样卷着一个细小的竹管。

沈清梧飞快地捡起,关上窗,心脏狂跳得几乎要撞碎胸骨。

她颤抖着手,取出竹管内的纸条。这一次,上面不再是曲谱,而是极简短的一行字,墨迹潦草,显是匆促写就:

“风骤,暂避。待晴,看新梨。”

风骤,暂避!待晴,看新梨……

每一个字都像锤子砸在沈清梧的心上。裴玉瑶在告诉她,风波已起,让她藏好自己,耐心等待。而那“新梨”,是约定,是希望,是熬过这场风雨之後相见的暗号。

她紧紧攥着那截梨枝,嫩绿的叶片蹭着她的掌心,带来一丝微弱的生机感。裴玉瑶身处漩涡中心,却仍在竭力向她传递消息,护她周全。

“暂避……”沈清梧喃喃自语,目光落在墙角那套华美的湖蓝色宫装上。她必须更加小心,绝不能成为被狂风卷起的沙砾,徒增玉瑶的负担。

接下来的几日,整个皇宫果然陷入一种诡异的安静之中。往日丝竹不断的教坊司也变得门庭冷落。乐师们无所事事,只能私下小声交谈,猜测着太後病情以及这异常氛围的真正缘由。

沈清梧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起居,几乎不出房门。她将那截梨枝养在清水碗中,放在窗台能照到阳光却又不易被外人察觉的角落,日日看着那几片嫩叶是否依然鲜绿。

等待的日子漫长而焦灼。她时而在屋内踱步,时而坐在琴前,指尖虚按琴弦,却不敢发出丝毫声响。那曲《白雪》和那未曾命名的回应的旋律,在她心中反复回响,交织成一片无声的惊涛骇浪。

她试图从过往小太监的只言片语中拼凑信息,却一无所获。裴府丶听雪阁仿佛成了遥远而模糊的禁地,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开来。

直到第三日黄昏,一个平日里负责给各宫送杂物的老宦官慢悠悠地晃进教坊司的院子,与相熟的小太监低声闲聊。

“……裴相国家这几日可是门庭若市啊,”老宦官的声音沙哑,带着点看透世事的漠然,“太医署的人进出跟走马灯似的。”

一旁的小太监好奇道:“裴相国病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