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在历朝历代假冒国家意识的那些年笔趣阁 > 第164章 不至于倒霉三次 76(第1页)

第164章 不至于倒霉三次 76(第1页)

第164章不至于倒霉三次76

真正用上刘邦所绘制的舆图是一个多月之後,国庙的雏形基本建成,虽然只有正殿被完整的盖出来了,但神像已经被正式请了进去。

刘邦作为现任皇帝承担了第一届祭祀仪式,站在前面的刘邦心腹对于国庙内的女性形象没有异议,只是有些疑惑为何此神像面目模糊,并无明确的特点。

而未见过‘汉’的大臣只是好奇,这位神灵又是哪一位,为何能得陛下如此特殊的待遇。

刘邦站在最前面正正经经上香,吕雉则将刘邦写的圣旨递给距离最近的张良,示意他将其传阅一遍。

那些舆图倒还是在她手中,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是不会轻易示人的,即使能站在这里的人大多在朝中身居高位。

等他们看了一遍圣旨内容,心中暗自惊诧时,前方刘邦已经走完了必要的祭祀流程,正进行最後一步,高声祈求庇佑:“邦在此祈求大汉庇佑,庇佑北疆黔首,庇佑此战必胜!”

一半的大臣头顶都要冒问号了,不是,这个词是不是不太对呢,不应该求上天庇佑大汉吗,或者求这个无名的女神庇佑大汉?

正因疑问,有些人的动作就慢了一拍,刘邦带着前面的人行礼拜下去的时候,他们还在想祭祀出了纰漏该怎麽弥补,也就恰巧看见了他们陛下自皇後手中接过圣旨与卷起来的像是卷轴一样的东西,在这些东西被双手高高捧起後,它们就突然消失了。

这个消失是毫无预兆的,那些反应慢了的人睁大双眼,却也不敢再迟疑,匆匆忙忙跟着拜了下去,但心中的疑惑不减反增。

他们确信自己没有眼花,他们亲眼见证了根本藏不起来的一大堆东西的消失。

可惜散场之後他们想问也被刘邦给打发走了,知道些内情的不觉得这有什麽,不知道内情的暂时混不到中心圈层。

就连他们想去找‘知情人’套套近乎,也只得到笑而不语的神秘表情。

他们也就只能互相抱团取暖,对证过後,他们愕然发现,他们大部分人都看见了,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那些东西都是凭空消失的。

而这时候人对未知的敬畏是强烈的,很轻易便能想起自家陛下当上皇帝之前的传说,什麽斩杀白蛇啊,什麽被围城的时候祥瑞相助啊。

再回头看这庙的名字,其中供奉的牌位。

他们大汉有灵啊,这个国家活过来了。

心思各异的人群散去,老实些的就想着努力做事廉洁做官,毕竟现在是真的上头有灵在看着。

之前不老实,现在想老实的人,有的匿名去信告诉自己盟友不要再联系自己了,之前想造反是他的错,他现在只想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汉官。

更多的人在观望,那圣旨的内容他们看过,无非是说得到了一些重要舆图,还有一些军事部署。

而东西消失了也不能说明什麽,可以静待以後。

唯一的一个卖国细作则是心中狂喜,把自己看见的内容默写下来,传递了出去。

之前他得到的信息大多不值得他冒险,但这次不一样,他不屑一笑,汉皇真蠢。

至于那神秘消失,他不屑一顾,手段嘛,他们这个阶级的谁不知道谁啊。

…………

是夜,宫殿中点着烛火,空旷的室内灯火通明,本来这些烛火是照不亮整个宫殿的。

刚开国不久又久经战争,吕雉掌管着王宫内大小事务,一切都是能省则省。

今日宫殿内这麽明亮,还是因为‘汉’在这里,她随手捏了两个光球出来,便令宫室内又亮了几个度。

本来一国一人正在讨论守住北边之後,平乱先平哪个,忽然‘汉’声音一顿,转了话题:

“你怎麽看?”

‘汉’随手把东西扔在矮几上,刘邦捡起这封密信一字一句往下阅读,看的半懂不懂。

战国乃至先秦时期与草原産生交流最多的便是前赵国地区,匈奴人使用传入的前赵国文字再正常不过。

可惜他不是文字小天才,不可能七国文字都懂,这些相似但又不同的文字中,他比较精通的就是曾经楚国文字,还有後来始皇帝统一後使用的统一书面文字。

现在用的时间长了,他果然还是看统一後的书面文字比较顺眼。

“咸阳城里混进了细作。”刘邦说了句废话,很快又补充了有用的,“看着上面写的是我前几天写的诏书上的东西,应该是要往北面传的吧。”

他的诏书已经通过国庙,出现在了北边庙宇正殿桌案上,都被蒙恬拿到手了,而这封书信等送到的时候,他觉得仗都要打完了。

“既然如此,便将计就计,让他们去送,正好看看这些叛徒都是谁。”

再次遗憾与庆幸‘汉’不会读心术,刘邦心情轻松:“这不是送上门让我抓的吗,水平不行啊。”

‘汉’擡起指尖敲了敲桌案,那封密信当场消失,两人中间却又多出一面平坦如铜镜的黑幕,很快便有了画面,是骑着马连夜赶路的人。

“邦这就叫人去盯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