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在历朝历代假冒国家意识的那些年笔趣阁 > 第166章 守住 78(第2页)

第166章 守住 78(第2页)

因着没有说要裁减官员,这道命令倒是顺利下达了,下面的官员只以为是要兴盛祭祀文化,做敬祖爱国好汉人。

可聪明人也嗅到了其中不同寻常的信号,为了稳定朝纲,刘邦也是发出了另外的诏书,安排樊哙平叛。

这种必胜的平乱战争简直就是去捡功劳的,所以其中位置也作为安抚分了出去。

刘邦冷笑记下这些有异心的人,看着吧,这些人给他卖命还要谢谢他呢!

没了行军队伍中後勤部分过于庞大的缺陷,不得不说这仗打的也有效率了。

缺粮食了只要在附近大汉控制下的城池内找到国庙上书就好了,奏折直达天听,也没有中间各种曲折。

刘邦对于手底下给他打天下的人,没有二话缺粮给粮,缺人……那就再坚持一下。

他也没人,下次一定。

就这样同时对外对内的两场战争,不但在外打仗的将军爽了,皇帝本人也爽了,粮草充足,将士们吃饱穿暖的情况下,他们剑也未尝不利!

刘邦心里门清,粮草可都是国库出的,四舍五入就是他自己的,要是被人贪污了,最心疼的不是在外打仗的将军,而是他这个出粮出人的冤大头啊!

现在不但运输方便,还震慑了那些以为天高皇帝远妄图当土皇帝的大小官员。

不过刘邦还是没有要求当地官员直接把大小事务都给朝廷交代清楚,依旧用了很多人来管理这个国家,他可没有工作狂的属性,也不想累死在皇位上。

刘邦:今天也是感恩祖国母亲的一天~

…………

有了来自咸阳的支援,北边守住了国境线,更是磨剑以待来日。

可以说他们那些驻守边疆的士兵第一次过上了吃饱饭的日子,平时他们这里日子苦寒,又种不出什麽粮食,送来的军粮也有数量有限,人活下去就很艰难了,更不要妄想吃饱。

可这次陛下为了守住北面,或者说为了之後主动出击做准备,给他们批了许多粮食下来,还派了专门的大人来教导他们种地,可以说附近衆多黔首都念着刘邦的好,也很喜欢自发去国庙祭拜‘汉’。

这座国庙比起朝廷修建的要小很多,却是当地黔首自发修出来的翻版复刻,甚至出于感念,他们还给刘邦做了个牌位也送进去了。

他们很好满足,只要知道看作是天的陛下心中有他们这些人,只要能好好活下去,他们就会为‘汉’所用,坚定守卫这里,便是民心所向。

刘邦知道了大概又要表面生气心里得意地说一句:乃公还没死呢。

…………

等全国各地,大些的城池都有了国庙的踪迹,也已经到了汉三年,正是刘邦称王第三年,称帝第二年。

一年间他又提拔了不少人平定了国内大大小小的叛乱,他不怕人才太多而是怕人才太少。

他可还没忘了答应‘汉’的礼物,甚至还在想,到时候他亲自去取会不会显得更诚心一点?

刘邦在汉三年无师自通了御驾亲征技能,但更早来临的考验不是来自北边匈奴,而是高温暑热。

…………

这日‘汉’还在自己宫殿内,手持户扇,烦躁地扇着风。

连刘邦好奇问她‘国灵也会感到热吗’时,她的语气都更冲了:“你出去摸摸地面,再来问这个问题。”

她闭着眼又扇了两下风。

刘邦是感受不到她扇出来的风的,也未看见她额头有丝毫汗迹。

她烦躁的样子却令他开始不安。

高温暑热说明什麽?

做梦的情况下可以无事发生,现实中便是粮食减産,这还是好一点的,坏一点的情况便是大旱丶岁饥,最坏……人相食。

接下来她打发他说的话更是让他肯定了自己不好的猜测:“有空在这里闲逛,不如去提前准备赈灾。”

她补充的话更是击碎了他最後一点幻想:“关东,太热了。”

刘邦神情严肃起来,郑重道:“邦这就去。”

自从国庙范围内特意修建的一座宫殿建成,‘汉’偶尔会出现的地方就换了,以她的话来说就是懒得看皇宫里热闹的场景。

虽然‘汉’出现在皇宫频次断崖式下降,但他还是庆幸‘汉’不会在皇宫里突然冒出来。

他可以为‘汉’抛头颅洒热血,但绝对不可以那什麽娱亲,之前‘汉’换地方时说了那话,他都不敢问‘汉’都看见了什麽,怕被当场打出去。

现在像这样他经常来国庙後面逛逛,偶尔能碰见‘汉’就是最好的了。

-----------------------

作者有话说:作者:这明明是污蔑,她晚上都去约会去了,根本不在皇宫,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