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顿单于杀父上位,匈奴人都承认他了,此时刘邦杀了他统治匈奴地区在他们的逻辑里也是合理的。
慕强,是生长在草原上的人的本性。
归顺的人就是他刘邦的子民了,总不能放人在草原饿死吧。
好消息:打下匈奴了。
坏消息:以後这票人的吃饭问题轮到他头疼了。
倒是可以由咸阳调配粮食,支援一下,但是吧……这不是长久之计,而且边关摩擦仇恨等等也不好调解。
对于微生九十九提出的问题,刘邦深以为然,但他挠了挠头,实在想不出来草原上除了草还能种什麽。
农耕文明出来的皇帝无法想象之外的生存方式,而微生九十九提出了另外一个可能。
他奏折里写,其实不必要给草原研究出粮食良种,粮食调度统一归咸阳管,而草原可以发展特色産业,産出动物皮毛从西边得来的香料瓜果等等可以通过国庙传送至咸阳。
详细计划微生九十九写了十多页,总结後他表示,朝廷甚至可以从中赚一笔。
而习惯了问朝廷要粮讨生活的匈奴,即使草原能种些粮食,也没有能力脱离大汉独立行走了。
虽然此计略微狠毒,但只要匈奴不反,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大汉给他们做後盾,让他们放心放牧放心歌舞,怎麽会害了他们?
刘邦看见此计惊为天人,他都忘了还能找‘汉’帮忙。
感觉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事就是帮‘汉’成事了,什麽先秦,这明明生来就是他的‘汉’啊。
每日感恩祖宗11。√
刘邦向咸阳发下诏书,收到微生九十九回信一封,其中注意事项又是二十多页,包括选用人选可能造成的隐患。
但刘邦认为这个机构必须开设,他思来想去,暂时任命跟着来的萧何去办此事,少什麽人都直接说,他要人给人,要钱给人。
又在距离草原最近的城池呆了几个月,安抚边关黔首情绪等事他做的得心应手。
在他的监管下,两边的人展开了第一次友好的交流,期间匈奴人不止一次表演自己能歌善舞的天赋,刘邦很满意,衆多将军也很满意,宾主尽欢。
---
次日,草原上也开始修建国庙,不过比起咸阳以及原先境内的那些庙宇,草原上的庙宇就简陋了许多,甚至很多都是可移动式的。
等这些匈奴人亲眼看见牌位前冒出的诏书,庙内闪现的粮草,他们当即跪了下来,对加入大‘汉’再无意见。
有意见也没用,总之是打不过的。
等到刘邦在草原转了一圈,又展望尚在西方属于大汉的疆域後回到咸阳,刘雅都快五岁了。
他班师回朝之时,吕雉亲自带领衆多大臣去迎接他。
鲁元公主矜持地同弟弟刘盈一起规矩行礼:“儿臣见过父皇。”
刘邦先是半蹲下来接住刘雅,这才对两人说:“免礼吧。”
回到咸阳宫内,吕雉态度随意:“朝中近年无大事发生,因各地皆有国庙,之前平叛也足够迅速,倒是没有人敢反,北方之事如何?”
刘邦神色变得严肃,又渐渐轻松起来:“很是顺利,日後大汉便多一郡。”
吕雉也露出真挚笑意:“彩。”
刘邦心情不错,抱着小公主也不撒手,还拿胡子去逗弄她。
要说吕雉刘邦他们二人也许久未见,但激情是没有的,更多的是对对方政绩的认可,也算是蜜里调油了一段时间,虽然这个蜜里调油和传统意义上的蜜里调油并不一样。
---
待到小公主十岁,边疆稳定,大汉版图稳固向外扩张,有的时候甚至不是他们主动动手,而是边疆小国寻求加入大汉。
他们先是自行建立国庙祭拜,自称汉人,又不断尝试用冒牌国庙给汉皇上书,希望能加入大汉。
此事感动大‘汉’本汉,竟将书信真的送到了咸阳,刘邦见此也不犹豫便同意了。
他年轻时答应大‘汉’的做到了,人至暮年虽然没有了进取之心,但送上门的地盘和人不要白不要,只他回复信件固定会写上,要接受汉朝派遣官员管理,否则他是不会承认他们是汉人的。
“咳咳……”
这些年旧伤复发的旧伤复发,老夥计走的走死的死,到更远处探索的也有。
他望着坐在床边担心看着他的小公主叹了口气,他年纪本就很大,恐怕已经时日无多。
好在曾经有过的昏念头都被‘汉’骂醒了,他又想起尚在壮年的妻子,不似他的刘盈,朝中吕雉党羽衆多……
“唉……”
“阿父在想什麽?”刘雅想要伸手触碰自己的父亲,又怕不小心伤到病人。
“倒也不必把我当琉璃人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