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宋家长姐种田发家记百度 > 第107章 第 107 章 抢购潮(第2页)

第107章 第 107 章 抢购潮(第2页)

赵掌柜与账房连忙回身,只见一名穿着儒衫丶打扮斯文的书生模样男子站在柜台前,气势汹汹地指着手中的狸猫陶器高声喊道:

“假的!这东西是假的!堂堂瑞瓷堂,竟也公然售卖赝品,简直是道德沦丧,败坏商风!”

他嗓门极大,不仅是店里的客人,街上许多路人都被吸引了过来,纷纷探头往店里张望。

柜上的夥计一见这阵仗,心中一慌,自家掌柜就站在门口呢,哪敢任他胡来?连忙迎上去赔笑劝道:“这位客官,您小点声,有话好说。。。。。。”

赵掌柜几步上前,沉声问他:“这是怎麽回事?”

夥计面色难看地低声禀道:“掌柜的,这人一进门就拿着那狸猫陶器说咱们卖的是假货,不仅要退货,还要咱们赔他银子,我一听这话就急了,要是他这麽一闹开了头,万一旁人也跟着效仿怎麽办?就跟他理论了几句,结果他就越喊越大声。。。。。。”

客人一见赵掌柜走近,认出他是此处的主事之人,登时怒火更盛,指着他气冲冲地道:

“你们店里竟敢公然卖假货,简直欺人太甚!”

赵掌柜面色微沉,却强自按捺,语气不急不缓:“这位客官,说话要凭良心,也得拿出凭据来。”

“我当然有凭据!”那书生怒声道,“我买的时候,你店里人拍着胸口说是宝瓷斋同一个窑场出的货,可我去宝瓷斋问了,人家说得清清楚楚,狸猫陶器是他们独家发售,别家要麽仿品要麽假货,根本不可能是同一个地方出的!”

他说着从包袱里摸出个小匣子,摊开来:“你们看看,人家有专门的封匣丶题签丶赠品小笺,就连陶器底下的印也跟你们这不一样!”

“还有,你知道我为了这陶器丢了多大的人吗?这可是我送给贵重人物的,结果被当场指出此物是赝品,我脸都丢尽了!”他眼圈都红了,气得直哆嗦,“今天你不光得退我银子,这颜面损失也得赔我个明白!”

那人言之有据,又言辞激烈,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般,还当衆拿出宝瓷斋的正品来比对,两相一看,叫旁人听了丶看了,都不由信他三分。

一时间,围观的客人越来越多,低声议论纷纷。

“果然不一样啊,跟宝瓷斋的放在一起看,确实是差了一截。”

“不是说是同一个窑场的吗?咋看起来像赝品?”

“哎,我跟你说,早就有传闻了,说是仿的宝瓷斋的,你说这麽大的店,竟然也能干出这等低劣的事情来。”

这些言辞自然一句不落地都掉进了赵掌柜的耳朵里,再闹下去只会越闹越大,他忙笑着开口缓和气氛:“这位客人,有什麽误会咱们可以好好谈,不如去後堂坐坐?”

谁知那客人根本不给他留面子,嗓门更高了些:“去什麽後堂?做了亏心事就只敢在後头说?你敢在这儿卖,怎麽就不敢在这儿讲理?”

赵掌柜脸色沉了下来,朝店内人递了个眼色,立时就有两人上前,一左一右将那客人“请”了进去。

那人虽挣扎几下,终究寡不敌衆,被强硬地带离了大堂。

店中恢复了表面上的平静,不过原本在挑选陶器的客人们此时面露犹疑,纷纷将手中器物放回架上,三三两两低声交谈着走出了店门。

赵掌柜脸色愈发得青,原本他的算盘是凭自家店铺底子硬丶客流大,哪怕对方推了什麽热门的货品,仿制出来把客人抢过来便是,哪只对方出了不少的招数,什麽限定更新丶序号印记。。。。。。自己反倒落了下风。

现下闹出这一出,要是连带着坏了瑞瓷堂的名声,更是自个儿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而街对面的宝瓷斋,时辰一到,原本安静排队的人群便立刻躁动了起来,队伍後头的人纷纷擡头张望,生怕自己错过了什麽消息。

不多时,柳掌柜走出店门来,穿着一身月白绣边对襟衣裳,面含笑意,站在铺子门前开口道:

“各位客人,今日是狸猫陶器‘春宴’系列的首次发售,本月上中下三旬,皆有限量发售,先到先得,售完即止,不再补货。”

“另外我要提醒各位的是,宝瓷斋是狸猫陶器的唯一授权售卖铺面,其他地方若有类似之物,那可要细细甄别,莫要误购。”

随後,柳掌柜颔首示意,店中夥计便照排队顺序有序引导客人入内,每人限购一套,登记编号後方可付款,场面一时秩序井然却又热闹非凡。

而不少从瑞瓷堂出来的客人,正巧听见了柳掌柜这番话,又联想到店里那位怒气冲天的书生,心里便更添几分确信,“看吧,果然是赝品。”

宝瓷斋这次放货不过区区三十套,排在後头的人眼睁睁看着前头人买了,自己却连个影儿都没摸着,这等落差让原本的购买欲望变得更强烈,有人情关系的托人找到柳掌柜跟前,不过她也没办法,店里确实是没库存了。

一时更让人心痒难耐。

买到的人则更为得意,因“人人都在抢”的风声太盛,谁家若有一套摆出来观赏,立刻就能引来满堂羡艳。

更有甚者在市集上擡价转卖,声称某家小姐出手转让宝瓷斋正品,实则多为赝品掺假,可就算如此,仍有人愿意高价试试运气,市价一度被炒得翻了几倍。

到了本月第二次发售那日,宝瓷斋门前更是早早就有一群人排起长队,不少人甚至连夜就开始占位置,只为抢购得一件。

毕竟这狸猫陶器如今抢到就是赚到,一旦入手,立马就有人愿意加价收购,稍微一转手,不出半日,便能净赚数倍银钱,几乎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抢购热潮之盛,连城中老一辈商贾也啧啧称奇:“卖陶器还能抢成这样,平州从来没见过此等景象!”

如此奇景,引得文士骚客侧目,还有人为此赋诗一首,诗句再传入坊间,成为平州街头巷尾的新谈资,反倒让这波抢购之潮越发火热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