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不知春啥意思 > 覆灭原因(第2页)

覆灭原因(第2页)

叶蓁摇了摇头,因两辈子终于见到双亲而声音哽咽:“我只是太想爹爹和阿娘了。”

安国公夫妇一听,双双松了口气。

小女儿性情恣意洒脱,心里又藏不住事,是不会撒谎的。

安国公四十有五,因是武将,没有丝毫发福之兆,依旧丰神俊朗,只在眼角起了一丝极其细微的皱纹。

昭阳长公主比安国公小一岁,一直养尊处优,保养得当。

即便在西北待了十数年,也比同龄妇人年轻许多。

夫妇二人见女儿没受委曲,立时笑了开来,这才想起,几人一直站在门外说话。

昭阳长公主拉过女儿的手,相携进了庄子,一边嗔道:“都已经嫁人了,怎麽还这麽娇气,谁家出嫁的女儿总往娘家跑?”

落在後面一步的国公爷听这话心下不乐意了,却不能明显表现出来,摸了摸鼻子说道:“女儿也没总住娘家跑吧?成亲後就只有回门那次回来过,算来女儿已经三个月不曾见我们了。”

昭阳长公主一听,当即回头瞪了安国公一眼。

安国公立刻讨好道:“是是是,夫人说的都对,我错了。”

昭阳长公主又瞪了他一眼才作罢。

这才无奈地同小女儿说道:“阿娘不是不想你回来,只是京中不比西北,高门各府规矩繁多,总往娘家跑,免不得遭到一些非议。咱们安国公府已是顶级权贵,与皇後娘娘和太子殿下的关系自不必说,京中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稍有个风吹草动都会有人跳出来挑错,若是真做错了什麽,哪怕是极其不起眼的小错,难保不会有更多的人跳出来推上一把。是以,阿娘自小就教导你们兄妹四人要谨言慎行,处事谦和,不事张扬。但在西北的时候也没怎麽管束你们,回京後才大加约束。”

叶蓁听了阿娘的话後一愣。

上辈子阿娘从未解释过为何要如此行事,原来这时候阿娘已经料到了什麽不成?

安国公又不赞同了,从二人身後发出一声轻哼,道:“那些人跳出来又如何?你是皇上的亲妹妹,我是皇後的亲哥哥,咱们一家虽是皇亲国戚,可咱们家的一品国公爵位是靠本国公收复了西北九州得来的,皇上还能听信了那些庸碌之辈的胡言乱语?”

昭阳长公主听後有些头痛,又狠狠瞪了国公爷一眼。

叶蓁心里却是咯噔一声。

可能于一些人而言,怕就怕这顶极权贵一品国公不是个庸碌之辈。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盛极必衰,物极必反。

难道上辈子安国公府落到那般下场,这时候就已经初现端倪了?

她重生这两日一直在想,究竟是谁在陷害父亲。

本以为因夺嫡而陷害安国公府的可能性更大。

皇帝子嗣不丰,到了天命之年宫中也只有两位皇子。

一位是太子表哥,还有一位是刘贵妃所出的二皇子。

皇上虽早已立了太子,但刘贵妃和二皇子一行一直虎视耽耽。

刘贵妃父亲任枢密使一职,掌管大禹兵权,却也仅限于调兵,统兵将领都是皇上临时任命。

这就使得许多时候,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打起仗来因不了解彼此习惯,配合不利,常吃败仗。

但于皇上而言,却有效地避免了前朝兵变夺权的发生。

而例外就例外在父亲这里。

不说西北兵将对父亲绝对信任和服从,自从父亲收复西北九州之後,大禹其他兵将对父亲也多有敬慕,连带着对安国公府也另眼相待。

就像二哥在殿前司领从四品的殿前都虞候一职,直接掌管的五千精兵,就已经有只听从二哥命令的趋式。

若她没记错,在两年後的边关告急传到京城前,京中就已出现了“叶家军”一说。

想到此处,叶蓁不禁打了个寒颤。

上辈子安国公府落到那般下场,很可能与安国公府在军中的威望甚高有关。

刘贵妃母族即便掌管全国调兵之权,待夺嫡之时,若将士都不听从,和没兵没什麽两样,是以要铲除安国公府铲除父亲就说的通了。

叶蓁这般思量下来,刘贵妃一行陷害父亲的嫌疑最大。

可真的只有刘贵妃一行吗?那麽,皇上呢?

哪个皇帝会允许全国将士不听从他的号令却听从将帅的?

叶蓁此刻也隐隐有些头痛,千头万绪理不出个所以然,总之这事不急于此时此刻,她有一年多的时间慢慢筹谋。

这次的当务之急是先让二哥免于受伤。

叶蓁打定了主意,向母亲开口道:“阿娘,我要在庄子上住几日。”

昭阳长公主本就因叶骁那翻话头疼,一听小女儿要在庄子上住几日,头就更疼了。

敢情她刚刚说的那些话都白说了。

昭阳长公主正要再苦口婆心一翻,就听国公爷乐颠颠道:“蓁蓁在这想住多久就多久,什麽时候住够了什麽时候回去。”

昭阳长公主:……

头更疼了,一个两个的都不让她省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