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砚母亲至少有齐砚父亲挡在齐家规矩面前,而叶蓁不仅没有人替她挡着这些破烂规矩,齐砚本人还是最严苛的那个。
是以,林嬷嬷知道改变不了小主子只初一十五回後宅的规矩,便只叮嘱他在这两日早些过来。
林嬷嬷前几日回家去看刚出生的曾孙,刚好错过了齐砚十五回後宅的日子,一回来便关心上了。
叶蓁再次失笑,要是让林嬷嬷知道自己假借月事拒了齐砚,不知会不会来她这里念叨。
她还记得上辈子林嬷嬷见她因齐砚和卫婉清之事心情沉郁,经常宽慰她想开些,千万不要因为别人就带累了自己,为齐砚这样的人不值当。
林嬷嬷每次看她心疼的眼神,让她觉得,要不是林嬷嬷还记着齐砚是她的小主子,她都要劝自己和他和离了。
只不过她没记错的话,林嬷嬷在今年冬月就离开侯府,回去照顾曾孙了,直到自己重生都没再见过她。
外面的青糖如实说了那日齐砚过来的时间,却对齐砚为何又回前院了支支吾吾。
果真,林嬷嬷一听直接问道:“夫人可在屋中?我去问问夫人。”
青糖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林嬷嬷便进来了。
叶蓁无奈又从榻旁走了过来,叫了声“嬷嬷”。
林嬷嬷看见叶蓁,便知自己和青糖在外面说的话夫人已经知道了,便直接关心道:“三爷十五那日怎麽没歇在後宅?”
叶蓁眼睛眨也不眨道:“嬷嬷,我上次来了月事,不好伺候夫君,便让他去前院歇了。”
林嬷嬷听後疑惑道:“夫人的月事一向不是在初五那日?怎麽十五又来了?”
叶蓁:“我也不知那日怎麽就来了,不过第二日就已经走干净了。”
林嬷嬷关心道:“可看了郎中?”
叶蓁摇了摇头:“等下次若还不准,便请郎中来看看。”
林嬷嬷苦口婆心:“夫人可不要不在意这月事,这可关系到今後能不能……”
林嬷嬷说到此处,骤然住了嘴,又道:“总之,夫人不要不把自己的身子当回事。”
叶蓁:“我知道了,嬷嬷刚回来,快去歇歇吧。”
叶蓁知道自己的四个丫鬟嘴严,知道哪些事情该说,哪些事情不该说。
即便知道自己喜欢林嬷嬷,对于一些事情,她们也不会多说半个字,她这才可以眼睛眨都不眨地瞎说。
林嬷嬷出去後,叶蓁终于如愿以偿地去榻上小憩,直到日头偏西才醒来。
接下来几日,叶蓁一直待在灼华院,春晖堂那边只当是她还在忧心兄长的手臂才没来请安。
叶蓁一直记着那日马车里齐砚的提醒,担忧之色还是要持续些时日才是。
为了让自己的忧心看上去更加逼真,她还隔三差五让丫鬟去安国公府跑一趟。
就这样,一直到了月底齐砚休沐这日。
叶蓁用过早膳,等到午膳前,让青糖去小厨房取只空汤盅和食盒来。
青糖虽不明就里,却还是照做。
齐家温太夫人以及三房主院都设有小厨房,只不过碍于规矩几乎都很少独自做膳食,一日三餐都会让丫鬟去公中大厨房领取。
若是谁想吃些别的吃食,便自己掏银子私下托大厨房的厨娘来做。
上辈子叶蓁还是亲手在小厨房做了莼菜鲈鱼羹,却被齐砚以“口味不佳”让卫婉清倒掉,想来所谓的“口味不佳”也只是借口,估计连碰在没碰。
既是如此,何必白白浪费一盅汤。
青糖已经将空汤盅和食盒取了过来,叶蓁将茶案上已经冷了的茶汤倒入汤盅,又装入了食盒。
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便叫上青糖丶青芷提上食盒去了前院。
青糖丶青芷大为疑惑,姑爷什麽时候喜欢吃冷茶了?还要用汤盅盛着?
主仆三人刚一出门,就见林嬷嬷正在敦促小丫鬟将庭院各处打扫干净,见到叶蓁便走了过来。
林嬷嬷看了一眼青糖手中的食盒,笑问:“夫人这是要去前院?”
叶蓁笑点了点头。
林嬷嬷又看向食盒:“这是装了什麽吃食?”
青糖也不知如何说,便看向了叶蓁。
叶蓁瞎说八道的本事已经炉火纯青,便道:“用茶铫煮了金玉羹,给三爷送去。”
青糖丶青芷更加迷惑,姑娘为何这麽说?
叶蓁则是不过片刻的功夫便思量了个周全。
装了盅冷茶给齐砚,在林嬷嬷面前的确不好直说,若说煮了汤羹,小厨房今日又没开火,林嬷嬷一样会怀疑。
茶铫除了煮茶,本就可以煮些简单的汤羹,至少能将林嬷嬷糊弄过去,让她别再追问。
果真,林嬷嬷便笑了:“那夫人快去吧,等会儿就到午膳的时候了。”
叶蓁点点头,带着青糖丶青芷穿过月洞门,去了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