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看不见的凶手 胳肢窝的窝 > 看得见五(第2页)

看得见五(第2页)

大姐一脸懵,想着怎麽会有这麽怪的人,前来悼念,上了礼,居然不想登记名字。

听见动静的丁喜擡头看着他们,起身走了过来,跟大姐说:“刘姐,她是连淮连警官。”

大姐不知道“连淮”警官名字的两个字是哪两个字,提着笔,没落。

丁喜见状,从大姐手里接过笔,匆匆写下“连淮”。

连淮皱着眉看了眼自己的名字,总觉得这个“连”字好像在哪里见过。到底在哪里呢?哎,不过三十多岁的年纪,怎麽记忆力有些不好了呢。

不过,刚才出于警察的警觉,连淮还是匆匆瞥了眼礼单上的名字,发现陈宇家附近的邻居几乎都上了礼,租赁站附近的商户也都上了礼,他虽然一时记不起这个“连”字在哪里看见过,但他将丁喜写的“连”字深深地刻在了脑子里。

远处巷子口,香姑直勾勾的眼神看着这边。

连淮和丁喜登记完,她俩都看到了香姑。丁喜朝着香姑走了过去,连淮也跟了过去。

“是有什麽事啊?”丁喜知道香姑这个时候应该在店里看着厨师做饭丶数人头,怎麽会突然出现在吊唁现场呢。

“没什麽事,就是想过来看看这边有没有要帮忙的。”

“香姑,你就在你店里盯着就行了,这边有其他的邻居帮忙,不用你。”

“那就行。”香姑说完话,回去了自己店里。

虽然自始至终香姑都没和连淮说一句话,也没给他使眼色,但连淮觉得香姑是来看自己的,他确信是直觉不是错觉。

今天在陈家火灾现场当值的小赵也随了五百块的礼钱。丁喜本想让连淮带着小赵去香姑家吃饭,但连淮想着火灾现场不能离开人,所以说道:“我去打包些回来,和小赵一起在楼上吃吧,按照局里规定,他不能随意离开工作的地方。”

“那按照连警官的意思来吧。”丁喜又回去自己刚才跪着的地方继续跪着了。虽然她的语气始终平淡,但连淮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丁喜似乎想让小赵跟自己去香姑的店里吃饭。只是,连淮难以猜测丁喜是不想怠慢了随礼的客人,还是她想支走小赵,然後去火灾现场看看?

连淮一个人去了香姑包子铺。

在这里吃饭的人有十几个人,大家都分散着坐着,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个食堂用的那种铁餐盘,餐盘里放着米饭丶两荤两素炒菜。

看见连淮过来了,负责接待的服务员快速盛了一份标准餐,端到连淮坐的桌子前。就在服务员准备回去忙碌时,连淮和她说:“打包一份,我朋友随礼了,但是他在现场,过不来。”

服务员表现得有点为难:“我们没拿打包盒,而且,事主家里事先没和我们说,就说来的人都过来吃饭,要不,您让您朋友过来吃饭吧。”

连淮一想,也是,自己这不是给本就悲伤欲死的丁喜找麻烦麽,这样,自己快点吃,吃完自己去现场盯着,换小赵过来吃饭。

“我店里有饭盒,我去拿。”香姑站起身,快速走到她店里,找来两个饭盒,递给服务员,“一个装菜,一个装饭。”

服务员拿着两个饭盒匆匆去装饭菜。

连淮朝香姑投去感激的眼神。

整顿饭,连淮吃了大概十分钟,香姑都没过来他身边跟他说些什麽。连淮猜测着,刚才香姑直勾勾的眼神看着的,一定是丁喜了。

连淮将打包好的餐食拿回去给小赵吃。他回到吊唁现场时,发现和刚刚一样,依旧是人满为患,人来人往。

小赵坐在二楼的楼梯口处,和一楼的吊唁现场只有三米的高度,所有声音都听得真真切切。看见连淮打包了饭菜回来,他将吃饭的椅子摆在了坐着的椅子跟前。

连淮放下饭盒,小声嘱咐小赵:“千万记得,不能让任何人进去现场。”

“连队您就放心吧,我一刻都不敢松懈。”

连淮站在二楼的楼梯口处,眺望着楼下,点燃了一根烟。

小赵小声和连淮说话:“连队,您有没有想过,如果丁喜是嫌疑人的话,您或许可以领养陈珂。”

连淮吧嗒着抽了一口,看楼下没人看着他们,极小的声音说:“就算丁喜是嫌疑人,陈珂有叔叔,有直系亲人,在法律上我并不符合收养她的规定。”

说到陈珂的叔叔陈宙,连淮奇怪,他哥哥死了,陈宙作为陈宇唯一的弟弟,他怎麽没有出现在今天的葬礼上呢?刚才连淮巡视了上礼的名单以及花圈,发现陈珂的三个好朋友都联名送了花圈,也上了礼,陈宙却没来,这实在奇怪。

远远的,一个身穿航空公司送件员衣服的人朝着这边走了过来,因巷子里实在拥挤,他不时地查看着各家的门牌号。

连淮将手上的烟头扔在地上踩灭了,匆匆下楼去了。

小赵不知道连淮去干嘛了,擡头看了眼,看到连淮朝着巷子右侧走去了,他也就没再看了,继续吃饭。

连淮侧着身子朝着送件员的方向走去,等走近了,本想帮忙送件员,所以问他:“你找谁?”

“丁喜家在哪?”

“丁喜?”

“嗯。”

“你把东西给我吧,我拿给她。”

送件员不知道连淮是干什麽的,但看收件人姓名是“丁喜”,想必是个女人,他不敢将手里的东西给连淮。

连淮亮出证件:“我是警察,前面正在举行葬礼,你要找的丁喜在那边跪着呢,我帮你拿过去。”

见是警察,送件员将手上的一个文件袋子递给连淮。

等送件员走了,连淮躲在一个门房里仔细看着袋子上,写着“西海市航空公司”,里面是两张机票。

因文件袋子被密封了,且是丁喜的私人物品,连淮不经过组织同意,不好拆开看人家的私人东西,所以按照文件袋上的电话,给航空公司打了个电话。

据航空公司所说,丁喜在几天前给售票点打过电话,打过去询问订票情况。

航空公司所说的丁喜打电话订票的时间,正是陈宇家发生火灾的前一天。

2003年前後,机票开始实名制,根据个人信息填写购票信息。

所以在1998年,连淮即使知道丁喜打电话购买航空机票,但并不知道这两张机票到底是谁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