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跟这边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就收拾东西挑着扁担要离开了。筐里放的是山里红,还有几十个冻柿子冻梨啥的。
周奶奶还偷偷地往筐紧里面塞了七八个大红薯,五六根大萝卜。
这都是自家在山里偷摸种了偷摸运回来的,没被王大全发现,否则早就被嚷嚷着要充公了。
大队长那边早就准备好了牛车,天还黑着呢,许晨坐在车板上,抱着棉被,靠在顾哲身上直打盹儿。
不知道走了多久,被他娘喊起来的时候,东边才刚开始微微发亮。
许晨是第一次来这边小火车的始发站,林场的伐木场。
漫山遍野的松树杉木,笔直笔直的树干伸向天空。
住在这边的工人们已经起来开始收拾工具了,他们伐木没有油锯电锯,全部人工。
斧子和大锯条,就是如今的主力。
伐木工一个个长得都老壮了,不壮的抡不动斧子,抬不动木头。
工人们正在用滑轮往小火车上运木头,许晨一家子已经进了林场这边守场地的工人小屋取暖,否则跟外面站着,几分钟山风就把人吹成冻干了。
这边的工人小屋十分有特色,跟村里建造的屋子有些像,都是半米在地下,从外面进屋得先低头走台阶。
这样建造是因为可以保证房子冬暖夏凉,也算是北方农村建房的一种特色。
林场小屋更有特色,因为整间屋子都是木头盖的。
大原木中间竖着劈开,两端做成楔子口,巨大的木头紧紧的咬在一起,形成墙壁。
木头墙壁做了两层,中间塞满了碎石泥土。
一个是为了保温,第二个是这么厚实的墙,可以挡得住山里野兽的袭击。
毕竟这里就在山边上,往年野猪熊瞎子没少下山找事儿。但无论它们多凶恶,也无法撼动这样的小屋子。
屋里也有火炕,还点了火盆。
屋里热烘烘的,有一股膻味和酸臭味,有些辣眼睛。
但真的很暖和。
“打猎啊?”林场这边的人穿的都老厚实了,人人带着狗皮帽子,还有戴狍子皮或者狼皮帽子的,那都是自己打的猎物。
还有几个小孩儿,其中一个脑袋上戴的是狍角帽子,也就是狍子皮上带两根小狍子角做成的帽子,在孩子眼里,这可是“权威”的象征。
谁有这么顶帽子,那就是孩子里面的最受欢迎的小朋友。
林场这边的小孩儿看着屋里几个从镇上那边来的小孩儿,也不招呼着玩,哈哈笑着跑远了。
伐木场这边管事儿的大哥抽着旱烟袋子,浓郁的烟雾弥漫着整个房间。
周敏带着孩子坐在门边,门帘子撩开一个缝,方便透气。
要不是外面实在太冷,山风又硬,她都不愿意在屋里待着。
“得等下了雪,到时候咱们也组织打猎。你们派出所也可以派人来跟着一起,林场有老炮子,打猎的好手。”
不是每个猎户都能被称之为炮,尤其是老炮。被称呼老炮那都是相当有经验的老猎手。
老炮不止能打猎,还有着丰富的丛林生活经验。能认方向,能找水源,晚上会选安全营地。
有这种老炮带着,打猎的人能在山上住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都没问题。
时间越长,猎物就越丰厚。打完了用爬犁拉回来,都能堆成小山。
“那成,”许放往这位大哥手里塞了一包牡丹江,“到时候提前去派出所跟我说一声,我好安排人。”
大哥哈哈笑,露出满嘴烟渍的大黄牙,“放心兄弟,这种事都得提前说,不光我们这边,你们那边也得通知到,否则来了肉咋分?分不好不得掐起来?”
大家都饿肚子,为了几斤肉打起来太正常了。
别说几斤了,几口肉都能掐起来。
等回到家,才到早晨七点。
大家伙刚从被窝里爬出来,准备上工了。
许放周敏两口子收拾收拾要准备去上班了,顾哲也要去上学,还问许晨去不去。
许晨立马就开始装头疼。
顾哲叹气,“你再不去,等下了大雪可能就要停课了,到时候会考试。如果明年升级的时候你考不好,会留级的。”
“那我……”许晨想说你回来教我就好了,上不上课对我来说也没啥啊。
“他明天就去上课,今天在家歇一天吧。大哲你也在家歇一天。”周敏已经把套袖都套好了,准备出门,“你们几个小的都在家歇着,饿的话……大哲你会擦粥不?擦个粥给他们喝。”
顾哲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妈,那我们烧个炕,补个觉。”许晨睏的不行,“兴许一觉起来就中午了呢,直接去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