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痴傻毒妃土豪 > 第94章 疯话比金印还重(第2页)

第94章 疯话比金印还重(第2页)

此文一经刊,立刻引寒门士林共鸣。

年轻学子纷纷响应,街头出现“为贵妃鸣冤”诗会,甚至有女子公开焚香祭奠“前世冤魂”。

一场始于后宫的风波,已悄然演变为社会思潮的地震。

出身宗室、端庄守礼的李贤妃,次感到了威胁。

她向太后进言:“虞氏此举,是以悲情裹挟民意,恐开妇人干政之恶例。”

可太后只是冷笑:“你们李家当年不也借‘贤德’二字,架空三朝天子?如今轮到别人用了,倒嫌脏了手?”

李贤妃怔住。她突然明白——虞妩华根本不在争宠,她在重构规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她所倚仗的“道德”,不过是权力包装下的遮羞布。

萧玦回宫后私下召见太医令:“查她脉象,若真疯,用药稳住;若假……”他顿了顿,“那就让她继续疯下去。”

白芷在密匣中现一封未寄出的信——竟是虞妩华写给前世挚爱自己的小太监的遗书,落款写着:“若有来生,宁做草木,不入宫墙。”

谢霜刃收到一道来自西北边军的密令,署名竟是“虞大将军府旧部”,内容仅八字:“青鸾未绝,星火可燎。”

文墨生被人跟踪,家中遭窃,唯独那篇《七问宗室》原稿完好无损——显然,有人想让它流传得更广。

“世人说我疯,因我不肯沉默地死。

可这宫墙之内,谁又不是清醒着疯?”

“一道金印可以改史,一句疯话却能动心。

——而心一动,山河便再难安稳。”

萧玦凝视着榻上昏睡的虞妩华,指尖拂过她眼角残泪,低声呢喃:

“你以为你在利用舆论?不……是你早成了这场风暴本身。”夜色如墨,压得整个皇宫喘不过气来。

乾清宫烛火未熄,萧玦独坐御案前,手中朱笔悬于奏折之上,久久未落。

案头堆积的奏章如山,一半称颂贵妃虞妩华仁德通神,有“文成公主再世”之象;另一半则痛斥其以疯言乱政,动摇国本,更有宗室老臣咬牙切齿写下“妇寺干权,亡国之兆”。

他一言不,将这些奏折一一翻过,目光却在夹页中那幅炭笔画上停驻良久。

画中女子披赤足,立于烈焰中央,身后是层层叠叠的宫装身影——她们面容模糊,颈项断裂,无头之躯静默伫立,仿佛从千年幽怨中走出的冤魂。

画角一行小字,力透纸背:“她们的声音,都死在了规矩里。”

萧玦指尖缓缓抚过那行字,指节泛白。

殿外风起,吹动帘帐如鬼影摇曳。

他忽然冷笑一声,提笔批下四字:“此画留中不。”

不是销毁,也不是传阅,而是藏入帝王私匣,永不示人。

如同那些被史书抹去的名字,他不准她们再被遗忘,却又不能让天下知晓——他还未准备好,与整个礼法体系正面开战。

当夜三更,一道密令自乾清宫飞出,直抵太庙守令:“重开地窖东隅,清理旧碑,另立新碣。”次日清晨,工匠们战战兢兢掘开尘封多年的地下石室,在腐朽梁木之下,竟现一具女子遗骨,身着褪色凤袍,指骨仍紧扣半枚残破玉印。

萧玦亲临现场,面无表情地看着那具枯骨被小心翼翼移出,随即下令立碑铭文:“前朝张皇后,救民无罪,冤殁于此。”

百官震惊,无人敢问——张皇后乃先帝废后,曾因谏止暴征而被幽死冷宫,此事早已列为禁谈。

如今皇帝不仅为其正名,更公然立碑太庙,分明是在向天下宣告:有些“规矩”,他说了算。

而与此同时,昭阳殿内,灯火如豆。

虞妩华独坐铜镜前,手中狼毫蘸墨,在黄绢上一遍遍书写同一句话:“戊戌日,凤印易主。”第七遍时,笔尖忽顿,墨迹晕开如血。

她抬眼望向镜中自己——眉目依旧娇艳,可那双眸子深处,却似有两团火在烧,烧尽过往的柔弱,也焚毁未来的归途。

忽然,镜中倒影微微一动,唇角扬起,竟先于她开口:“你记得吗?前世这一天,你说‘只要活着,就能报仇’。”

虞妩华浑身一僵,握笔的手青筋暴起。

“现在我活着,也报了仇——”她低笑出声,眼底却涌上滚烫的湿意,“可为什么,我还是想哭?”

窗外,一轮血月高悬,清辉洒落庭院,照得屋檐如刃。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掠过回廊,却被重重宫门隔绝在外。

谁也不知道,乾清宫密令已在暗中下达:“即日起,凤印铸造进度,每日一报。”

而在皇城最隐秘的铸匠坊深处,一位须斑白的老匠人正俯身查看炉火。

他叫冯银匠,祖上三代为宫中制印,族谱上赫然写着一条铁律:不为妖妃铸印。

昨夜,他本欲拒接此差,可女儿突高热,昏迷中只喃喃一句:“爹……我不想死……”

喜欢痴傻贵妃,权倾朝野请大家收藏:dududu痴傻贵妃,权倾朝野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