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全本 > 第254章 他记性好(第1页)

第254章 他记性好(第1页)

第254章他记性好

四个小组三十号人,全被调了过来。

田杰带了三个组去固镇,剩下的一个组留在台地。

高章义风尘仆仆,头发上满是灰:“林老师,怎麽探?”

“你先找窑炉!”林思成指了指刚才用探釺在地上画的图,“不出意外,应该就在这三个灰坑的延长线交叉地带。”

说着,林思成擡头看了看,但河沟在前面拐了个弯,被台地挡着,什麽也看不到。

他回忆了一下:“高队你还记得吧,拐过这个弯,台地上有座养鸡场,估计窑炉位置和养鸡场重叠。你先找谈秘书长,让他去沟通。”

“如果能找到,让谈秘书长组织人员揭面,然後你再回来探这三个坑。”

“明白!”

高章义当即安排队员开工,林思成打开包,把所有的资料全部掏了出来:平面丶卫星丶测绘丶水文,各种各样的地图,以及航拍照片。

助理方进帮忙,用磁吸吸在皮卡车的引擎盖上,林思成拿着笔端详。

王齐志看了看一车盖的图,又往四处瞅了一圈,恍然大悟:他终于知道,林思成为什麽会让田杰在已经挖了四五米深的沟底找古河道?

看这几张附近台地的航拍图:

高一点的台地,与沟底落差深的足有二三十米,即便是浅的,也有七八米。

这儿的落差才是四五米深,已经是浅的不能再浅。

这儿的灰坑丶窑炉之所以会被埋那麽深,是因为台地的组成部分全是黄土层。只要降雨,黄土就顺着雨水往下冲,经年累月,台地越来越矮,沟底越来越高。

不管是古河道,还是沟底的灰坑,自然也就被越埋越深。

转念间,林思成拿起笔,在一张平面地图上点了几下。

王齐志探头瞅了瞅:西坡镇丶老窑头丶北午芹丶古垛丶固镇。

稍一顿,林思成在固镇下面打了个问号,又把北午芹的三角涂成了黑色。

稍一琢磨,王齐志就明白了:北午芹唐窑之所以是黑色,是因为与其馀几处不在同一水域。

包括乡宁县的西坡陶砂器遗址,老窑头清代瓷窑,古垛元代金代瓷窑,以及正在勘探的固镇,全部处于遮马峪流域。

唯有北午芹,在瓜峪。

但五处遗址一脉相承:北午芹最早,唐代。老窑头最晚,清代。古垛居中,一座元代丶一座金代。

那还未探明的固镇呢,宋,还是明,更或是两者都有?

暗暗转念,王齐志看着林思成勾勾画画,一画就是两个多小时。

中午没回村委会,在现场吃的盒饭。吃完後,林思成继续画图。

起初,只是在地图上画,基本都能看懂。到最後,林思成换成白纸,王齐志和孙嘉木就跟不上思维了。

关键是不认识:一个三角符号,林思成能分成十几种,上丶下丶左丶右,空心丶实心丶半空,红绿黑蓝紫……

除了三角,还有方框丶圆点丶梯形丶虚线丶实线丶箭头……林林总总几十种,以及密密麻麻的数字,就感觉在看密码本。

看了好半天,孙嘉木皱着眉头:“他应该是在推算更早期的遗址位置吧?但这种算法……王教授,你教的?”

王齐志鼓着腮帮子,很想骂人:他看都看不懂,他教个毛线他教?

正暗暗嘀咕,林思成的对讲机响了一声:“林老师,窑炉找到了,但破坏很严重!”

“辛苦高队,具体位置!”

“养鸡场东南角!”

“好!”

回了一声,林思成让方进收拾资料,然後转身顺着斜坡上了台地。

孙嘉木和王齐志紧随其後,但刚刚到台顶,两个人猛的一怔:

不远,约摸百八十米,台地中间确实有座养鸡场,远远的就有臭味传过来。

再往南,是一座天主教堂。

但这不是重点,而是教堂往南的那两座考古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