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免费阅读 > 第114章 风雨欲来 (第1页)

第114章 风雨欲来 (第1页)

第章:风雨欲来:老字号的暗战与海外订单的迷雾

林悦坐在办公室的藤椅上,指尖轻轻摩挲着刚收到的海外传真件边缘,纸上“德国慕尼黑食品贸易公司”的落款字迹清晰,却让她心底泛起一丝难以言说的沉郁。窗外的梧桐树影被秋风剪得细碎,落在办公桌的玻璃台面上,与台面上摊开的财务报表数据重叠,像是给那些原本亮眼的盈利数字蒙上了层灰。

“林总,这是慕尼黑公司来的第三份合作意向书了,对方这次把批订单量提高到了五百吨,预付款比例也从百分之十五涨到了二十,条件比前两次宽松太多了。”秘书小陈端着刚泡好的菊花茶走进来,把杯子轻轻放在林悦手边,语气里带着难掩的兴奋,“财务部那边算了算,要是能拿下这个订单,咱们下半年的出口额能直接翻一番,就连车间里的老工人们听说了,都在琢磨着要不要申请加班赶工呢。”

林悦没有立刻接话,只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却没驱散心底的疑虑。她抬眼看向小陈,指了指传真件上的一条条款:“你看这里,对方要求咱们的产品必须使用他们指定的包装材料,还特别注明‘包装设计需经慕尼黑公司市场部最终确认’。咱们‘悦然食品’的包装用了这么多年,从最初的牛皮纸袋装到后来的彩印纸盒,都是跟着产品口碑一起打出来的,突然要换包装,而且还得听外人的,这事儿不对劲。”

小陈愣了愣,凑过来仔细看了看条款,挠了挠头:“会不会是国外的审美和咱们不一样?毕竟是出口产品,包装符合当地市场喜好也正常吧?之前咱们给东南亚客户供货的时候,不也调整过一次标签字体大小嘛。”

“那次不一样。”林悦摇了摇头,起身走到落地窗前,望着厂区里忙碌的景象——运输货车正有序地进出大门,车间的烟囱里飘出淡淡的蒸汽,远处的员工宿舍楼上,“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红色标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她和苏然从无到有打拼出来的,容不得半点马虎,“东南亚客户只是要求调整字体,核心的品牌标识和产品信息都没变,可这次慕尼黑公司的要求,几乎是要把咱们的品牌痕迹全盖住。你再看这条,‘产品抽检需由慕尼黑公司指定第三方机构执行,检测费用由供方承担’,咱们的产品每年都要经过国家食品检验中心的三次抽检,合格率从来都是百分之百,现在突然要让他们指定机构,这里面的门道可深着呢。”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苏然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泛黄的报纸,眉头拧得紧紧的。他走到林悦身边,把报纸放在办公桌上,指着社会版的一条新闻:“你看看这个,‘百年老字号“裕丰斋”陷质量风波,多款糕点被检出添加剂标’,下面还附了张检测报告的照片,报告上的检测机构名称,和慕尼黑公司指定的那家一模一样。”

林悦的瞳孔骤然一缩,赶紧拿起报纸仔细阅读。新闻里说,裕丰斋是北京的老字号食品企业,主打传统糕点,这次被曝光的几款产品,都是他们销量最好的招牌货。报道里还提到,裕丰斋负责人已经公开声明,质疑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准备申请复检,可舆论已经酵,不少市已经开始下架他们的产品。

“裕丰斋我知道,前两年咱们去北京参加食品博览会的时候,还和他们的老厂长聊过。”林悦放下报纸,语气凝重,“他们的生产标准很严格,怎么可能突然出现添加剂标?而且偏偏是在咱们收到慕尼黑公司合作意向书的时候,生这种事,也太巧合了。”

苏然点了点头,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传真件翻看起来:“我刚才去了趟市商务局,那边的同志偷偷跟我说,最近有几家外资贸易公司在国内食品行业活动频繁,表面上是找合作,实际上是在暗中调查咱们本土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核心技术。有一家南方的罐头厂,就是因为和外资公司合作,把生产线的技术参数泄露了,结果不到半年就被挤出了当地市场,最后只能破产清算。”

林悦的心沉了下去,她突然想起上个月去上海参加行业峰会时,遇到的一位同行。那位同行当时神神秘秘地跟她说,有外资公司想收购他的工厂,开价很高,但要求他必须把所有配方和生产工艺都交出来。他没答应,结果没过多久,他的工厂就被举报“环保不达标”,被迫停产整顿了一个月,等恢复生产的时候,市场已经被竞争对手抢占了大半。

“这么说,慕尼黑公司不是真的想和咱们合作,而是想借着合作的名义,摸清咱们的底细?”小陈听得脸色白,声音都有些颤,“那他们要是拿到了咱们的包装设计和生产流程,会不会也像对付裕丰斋那样,给咱们下套?”

“很有可能。”苏然走到林悦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不过你也别太担心,咱们先稳住阵脚。我已经让技术部把核心配方都锁进了保密柜,还加了双重密码,除了咱们俩和技术总监老周,谁都接触不到。车间那边,我也跟生产主任交代了,要是有外人来参观,必须提前报备,而且只能在指定区域活动,绝对不能靠近关键生产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悦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她知道苏然考虑得周全,但心底的不安并没有完全消散。她拿起电话,拨通了技术总监老周的号码:“老周,你现在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有件事需要你帮忙。”

没过多久,老周就匆匆赶来,他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工装,袖口还沾着些许面粉——刚才正在车间指导新员工调试糕点生产线。“林总,苏总,找我有什么事?”老周搓了搓手,语气里带着几分疑惑。

林悦把慕尼黑公司的合作意向书和裕丰斋的新闻推到老周面前:“老周,你看看这两份东西。慕尼黑公司想让咱们用他们指定的包装材料,还得让他们指定的机构检测产品,你觉得这里面会不会有问题?”

老周拿起文件,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起来。他从事食品行业三十多年,从国营厂的学徒工做到现在的技术总监,见过的风浪不少,对行业里的猫腻也了如指掌。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手指在“指定包装材料”那一条上反复划过:“林总,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你看他们指定的包装材料型号,是一种进口的复合膜,这种膜虽然看起来厚实,但透气性很差,咱们的糕点都是新鲜制作的,保质期本来就比普通糕点短,用这种膜包装,很容易霉变质。他们要是在检测的时候,故意把样品存放在高温高湿的环境里,到时候检出霉菌标,责任就全在咱们身上了。”

林悦和苏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后怕。要是没提前现这个问题,真按照对方的要求做了,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这个检测机构。”老周继续说道,指着报纸上的机构名称,“我前几年去北京参加技术培训的时候,听同行说过这家机构,他们跟好几家外资食品公司都有合作,检测结果的公正性一直备受争议。裕丰斋的事,十有八九是被人下了套。”

“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直接拒绝合作吗?”小陈在一旁问道,“要是拒绝了,会不会影响咱们拓展海外市场的计划?毕竟现在欧美市场对咱们的传统食品兴趣越来越大,错过这个机会太可惜了。”

林悦沉思片刻,摇了摇头:“不能直接拒绝。咱们要是一口回绝,反而会让对方起疑心,说不定还会用其他手段来对付咱们。不如先拖着,就说需要时间审核他们的条款,同时咱们主动出击,去调查一下慕尼黑公司的底细。”

苏然点点头,赞同道:“我已经让外贸部的小王联系了咱们在德国的华人商会朋友,让他帮忙查一下这家慕尼黑公司的注册信息和经营状况。另外,我还打算去趟北京,亲自拜访一下裕丰斋的老厂长,看看能不能从他那里了解到更多情况。”

“我跟你一起去。”林悦立刻说道,“裕丰斋的事,说不定能给咱们提个醒。而且咱们去北京,还能顺便拜访一下国家食品检验中心的李主任,咨询一下出口产品包装和检测的相关规定,做到有备无患。”

老周也跟着说道:“那我留在厂里,盯着生产质量,顺便再优化一下咱们的包装设计。就算不用他们指定的材料,咱们也能拿出更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包装方案,不能让外国人看轻了咱们‘悦然食品’的实力。”

几人商量完毕,各自行动起来。苏然立刻去订了第二天飞往北京的机票,小陈忙着整理慕尼黑公司的资料,老周则匆匆赶回车间,召集技术人员开会。办公室里只剩下林悦一人,她再次拿起那份传真件,目光落在“慕尼黑食品贸易公司”的名称上,指尖用力,几乎要把纸张捏出褶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