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纷纷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只有坐在角落里的老王皱着眉头,一言不。
林悦看在眼里,主动开口:“王叔,您有什么想法,也说说吧。大家都是为了村里的展,有问题咱们一起解决。”
老王抬了抬头,黝黑的脸上满是纠结:“悦然啊,不是我不支持村里的事,只是那两亩地是我家的根,我儿子想盖房子,也是怕以后回来没地方住。”
“王叔,我理解您的心情,”林悦温和地说,“咱们可以这样,您家的地如果愿意流转,我们可以帮您在村东头规划一块宅基地,那里靠近水源,交通也方便,盖房子正好。而且宅基地的审批手续,我们可以帮忙跑,您看怎么样?”
老王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林悦会这么说。村支书连忙补充:“村东头那片地是村里预留的宅基地,之前就想分给有需要的村民,只是一直没定下来。王叔,你要是同意,这事儿咱们现在就能定!”
老王脸上的纠结渐渐散去,他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那……那流转费还按之前说的算?”
“当然算,而且如果您愿意在种植基地干活,每月还能拿两千块的工资,比在城里打工也差不了多少,”林悦笑着说,“这样您儿子以后回村,既能住上新房,也能有份稳定的收入,多好啊。”
老王终于露出了笑容:“好!好!我同意!悦然,还是你考虑得周到!”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了掌声,之前的分歧迎刃而解。大家又讨论了公路的施工时间、种植基地的种苗放等细节,一直到傍晚才结束。
晚上,村委会的院子里摆了五桌酒席,村民们自带碗筷,围坐在一起,热闹得像过年。桌上的菜大多是村里的土特产——炖鸡汤、炒鸡蛋、凉拌山野菜、红烧肉,还有悦然集团生产的果汁和点心。
林悦和苏然挨桌敬酒,村民们纷纷站起来,举着酒杯,脸上满是感激。
“悦然,谢谢你啊,要不是你,咱们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修上公路呢!”
“苏总,你们集团的果汁真好喝,我孙子天天吵着要喝!”
“以后咱们村也能搞旅游了,再也不用愁土特产卖不出去了!”
林悦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眶有些湿润。她想起自己刚穿越过来时,面对的是贫瘠的土地、刻薄的家人和艰难的处境,是神秘空间给了她希望,是苏然给了她支持,是村民们的信任给了她力量。如今,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能带领更多人过上好日子,这大概就是她穿越到这个时代的意义吧。
晓语和村里的几个孩子一起在院子里放烟花,绚烂的烟花在夜空里绽放,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林建国和李大叔坐在一旁,喝着酒,聊着村里的往事,不时出爽朗的笑声。
苏然轻轻揽住林悦的肩膀,在她耳边轻声说:“你看,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林悦点了点头,抬头望向夜空。烟花还在绽放,远处的青山在夜色里若隐若现,公路的轮廓已经在规划图上清晰可见,种植基地的种苗即将运抵,村民们的脸上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和苏然,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做——比如帮助更多的村庄展特色产业,比如培养更多的农村人才,比如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更多的土地上生根芽。
但她并不害怕,因为她身边有苏然,有家人,有支持她的村民,还有那颗从未改变的初心。就像当年在黑市上卖出第一份蔬菜时一样,她依然充满了力量,依然相信,只要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夜色渐深,酒席渐渐散去,村民们带着满足的笑容回家了。林悦和苏然并肩走在村里的小路上,月光洒在地上,留下长长的影子。远处传来几声狗吠,近处是村民家里传来的电视声和笑声,一切都那么宁静而美好。
“明天,咱们去看看种植基地的选址吧?”苏然轻声说。
“好啊,”林悦笑着说,“顺便去后山看看,我记得那里有一片野生的蓝莓,说不定能用来培育新品种。”
“还是你考虑得周到。”苏然握紧了林悦的手,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向前走去。
月光下,他们的身影渐渐远去,却在青山村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而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还在继续——关于奋斗,关于爱情,关于梦想,关于一个穿越而来的女子,如何在八十年代的中国,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传奇。
回到家中时,奶奶还在灯下缝补晓语白天弄脏的外套,见两人进门,连忙起身热了碗红糖姜茶:“夜里风大,喝碗暖身子。”林悦接过搪瓷碗,温热的姜茶顺着喉咙滑下,暖意从心口蔓延到四肢。苏然则坐在一旁,和林建国核对明天去种植基地的路线,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需要确认的细节——哪里需要平整土地,哪里要修建灌溉水渠,哪里该设置育苗棚。
晓语早已睡熟,小脸上还带着放烟花时的笑意。林悦轻轻替她掖好被角,目光扫过窗外。月光下,老槐树的枝桠静静伸展,远处的山影沉默而温柔。她知道,明天又是充满忙碌的一天,但这份忙碌里藏着希望,藏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藏着她与苏然共同守护的初心。
夜渐深,屋内的灯光渐渐熄灭,只有月光依旧洒在青山村的每一寸土地上,仿佛在静静见证着这片土地上即将绽放的新的生机,也见证着林悦一家与村民们携手奔赴的,更加明亮的未来。
喜欢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