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穿越 楚云飞 > 第79章 教育(第1页)

第79章 教育(第1页)

黄埔军校的课程设置,迥异于楚云飞之前待过的任何一所旧式军校。除了常规的军事学科、术科训练外,政治教育被提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用校党代表廖仲恺的话说:“本校惟革命之人,乃能革命;而革命之基础,在于先知先觉。故政治训练,与军事教育,当并重。”

课程主要由校政治部负责安排,内容涵盖三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世界革命运动史、社会进化史,乃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各类思潮的初步介绍。授课者既有国民党元老、理论家,也有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课堂气氛活跃,鼓励讨论甚至辩论。

对于大多数来自旧式军队或刚出校门的年轻学员而言,这些闻所未闻的理论和激烈碰撞的思想,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头脑风暴。有人如饥似渴,有人困惑不解,也有人激烈反对。

楚云飞坐在课堂上,心境却与其他学员大不相同。他所来自的后世,使得他对这些理论的历史背景、展脉络乃至最终实践结果,都有着越时代的、近乎“上帝视角”的认知。这让他能够以一种异常冷静和深邃的眼光,来审视课堂上讲授的一切。

当教官慷慨激昂地讲述“民族主义”,痛斥列强侵略时,楚云飞想到的是未来更为复杂的国际格局和民族国家体系的演变,思考的是中国如何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真正立足。

当讲解“民权主义”,阐述民主共和理想时,他脑海中浮现的却是这条道路在中国的艰难曲折,以及“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之间永恒的张力。

当论及“民生主义”,探讨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时,他思考的则是土地革命的内在逻辑、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以及经济展与社会公平的平衡。

他的见解,往往能穿透口号式的宣传,直抵问题核心,但又因其表述方式注重逻辑与现实可行性,而非空谈理想,使得他在课堂讨论和课后交流中,显得格外独特和引人深思。他既不盲目狂热,也不轻易否定,总是试图从历史规律和现实条件出,去理解、辨析每一种主义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这种特质,很快引起了政治部主要负责同志的注意。

这一日晚饭后,楚云飞正独自一人在营地边的芭蕉林旁散步,梳理连日来纷繁的思绪,一个温和而清晰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楚云飞同学?”

楚云飞转身,只见一位身着朴素中山装、面容清癯、目光睿智沉静的年轻军官站在不远处,脸上带着平易近人的微笑。楚云飞立刻认出,此人正是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树。他虽年轻,但气度雍容,处事干练,在学员中威望很高”。

“主任!”楚云飞立即立正敬礼,内心充满敬意。

周树摆摆手,示意他放松,缓步走近,与他并肩而行,语气随意地问道:“晚饭后散步,清静一下头脑?最近的政治课,感觉如何?听说你有些想法,很独特。”

楚云飞心中微凛,知道自己的表现已引起高层关注。他谨慎地回答:“报告主任,课程内容博大精深,令人耳目一新,学员正在努力消化。只是有些问题,尚未思考明白。”

周树笑了笑,目光深邃:“比如呢?不妨说说看。思想就是在碰撞中清晰的嘛。”

楚云飞略一沉吟,决定坦诚相告,这也是一个表达自己、试探风向的机会。他选择了一个相对具体的问题:“主任,学员在思考‘平均地权’。此乃民生主义要义,亦为当务之急。然则,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情形迥异。在江南地主集中之地与西北自耕农为主之地,推行之法是否应有所不同?若强行划一,是否会适得其反?再者,平均之后,如何防止新的兼并?如何确保农人获得土地后,能有效经营,而非再次破产卖地?这些具体操作层面的难题,似乎比口号本身更值得深思。”

他没有直接质疑“平均地权”的目标,而是将问题引向了更深的实施层面和潜在风险,显示了他越口号、关注实际效果的思维特点。

周树听得很认真,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点点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所以,你认为,革命不仅需要目标正确,更需要方法得当,路径可行,甚至要预见到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是,主任。”楚云飞坦然道,“学生以为,理想如同星辰,指引方向,但通往星辰的道路,却需脚踏实地,一步步探索,避开陷阱,越过险阻。否则,理想易成空谈,甚至酿成新的祸患。”

“脚踏实地,避开陷阱……”周树重复着这句话,若有所思地看着楚云飞,“楚同学,你的思考,很务实,也很难得。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确实需要这般审慎和周全。但我们也不能因为惧怕陷阱而畏缩不前。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修正。你说的问题,正是我们未来需要着力解决的。”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当前,国民革命的要任务,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这就需要我们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建立最广泛的联合战线。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思潮、各种主张都会出现,这很正常。关键是要把握住革命的大方向,保持队伍的团结和战斗力。”

这番话,既是对楚云飞问题的回应,也隐隐包含着提醒和引导,希望他不要因过于深究细节而偏离了当前斗争的主要矛盾。

楚云飞心知肚明,恭敬答道:“主任教诲的是。学员明白,当务之急是凝聚力量,推翻国内外反动势力。唯有先争取到民族的生存权和展权,才有可能去实现更美好的社会理想。”

周树满意地点了点头,又与他聊了些学习、生活上的琐事,勉励他好好学习,将来为革命贡献力量。临别时,他意味深长地说:“楚云飞同学,你很有思想,也经历过实战,这是你的优势。希望你能将这份冷静的思考与革命的热情结合起来,未来在革命的洪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挥更大的作用。”

望着周树离去的背影,楚云飞心潮起伏。与这位未来巨擘的短暂交谈,让他更清晰地感受到黄埔内部思想的复杂性与革命的艰巨性。他也明白,自己那种源于后世知识的“然”与“务实”,在有些人看来或许是优点,在另一些人眼中,也可能成为“立场不稳”或“动机不纯”的嫌疑。

无论前路如何,他都必须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既要融入这革命的洪流,又不能迷失其中。他的目标,始终是探索一条真正能够拯救这个积贫积弱国家的道路。

喜欢穿越系列之楚云飞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系列之楚云飞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