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掣棍,一棒将他打死,化作灰蒙蒙烟一缕。
他以为此事尽了,不想却好似看见那烟飘入他肺腑,恍惚间听得一声冷笑:“你灭不得我也。”
大圣急睁火眼金睛,观望四下,不曾发现甚妖孽。
那如来道:“悟空,如今打杀妖猴,你当去保护唐僧取经。”
“不去,不去!”行者摆手,“望如来行个方便,念一念那《松箍咒儿》,褪下这箍子,放我走罢。”
如来却叫他切莫耍刁,安心护送三藏取经,又说让菩萨送他一程,定让三藏留他。
行者方才回去找三藏。
菩萨也一同前往,与那长老说明清楚,打他的乃是那六耳猕猴,让他收留悟空,好西去取经。
长老闻言,叩头道:“谨遵教旨。”
菩萨便回南海,三藏一衆则收拾行李,谢了那山里人家,继续西行。
却说师徒几人赶奔西天,春渐去,过炎天,又值三秋天气。
这日,天已黑,他们却还没寻着宿处,忽听得水浪声响。
“师父,似有水。”沙僧道。
宝娥从前掌管天河,水性儿好,闻言忙上前道:“我去试试深浅!”
她径去河边,低头瞧。
秋夜昏暗,只见浪推浪,水浸月,河面波光粼粼。
她正要捡块石头试深浅,忽看见抹银光从水中掠过。
宝娥只当那是月光映水,捡起石头,欲往水里丢。
惊得这呆子砸下石头,举钯就打,砸出哗啦啦一片水花。
行者听见,笑道:“悟妙,莫非还要拿钉钯敲一敲,才知这水的深浅?”
“不是,不是,看见双眼睛哩!”宝娥又看,水中空无一物。
那行者近前,睁火眼金睛望水。
“呆子,莫胡吣,哪里有甚眼睛。且往後退,莫叫这浪卷走了。”言罢,他便纵身跳至半空观河。
宝娥却抱着钯,直勾勾盯河水。
月光朦胧,模糊映出她的脸,在水面缓慢涌动。
忽然间,她又瞧见一抹银色。
似是条鱼尾,悄无声息经水而过。
她蹲下身,凑近了往里细瞧。
“悟妙,”那三藏在远处问道,“水是深是浅?”
半空中,行者应道:“师父,莫想过河了,尚不说深浅,这河三五百里也看不见边岸,不知有多宽哩。”
三藏闻言叹气,眼中渐有泪意:“那如何是好,这一路不说妖魔阻隔,山水亦迢遥,何时才到西天。”
宝娥还在仔细观河,忽听行者道:“师父,却有块碑。”
她猛擡头,拖着钉钯就往那处赶:“哥啊,什麽碑?”
那行者正念碑文:“‘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这河乃是通天河,却有八百里宽哩。”
三藏愈发悲伤,默默难过。
宝娥兴冲冲道:“好河,好河,似这般水迢迢,其中不知有多少灵物。”
却不知她前脚刚走,那河中就有流影浮动。
几绺头发从中飘出,黑沉如乌木,不一会,便露出双眼睛,仿佛浸月吞影,悄悄窥着那一衆师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