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溯流光短剧免费观看 > 第 59 章(第1页)

第 59 章(第1页)

第59章

玉佩引发的波澜在听泉幽谷中渐渐平息,楚玲珑却并未立刻动身离开。那日阿凝玉佩中蕴含的执念与龙气骤然爆发,虽被她与谢清弦联手化解,甚至因祸得福,使得她对天地气机的感应更为敏锐圆融,但心神经历的这番淬炼冲击,仍需时日来彻底稳固。那丝融入感知的丶对江山气运的微妙感应,玄奥莫测,更需静心体悟,方能如臂指使。

谷中岁月,仿佛被那日的惊涛骇浪洗涤得愈发宁静。谢清弦与苏挽云皆是灵慧通透之人,看出楚玲珑需要独处潜修,便不再过多叨扰。每日里,只有憨厚的石头按时送来汲取自山岩深处的清泉和带着露水的新鲜野蔬,动作轻缓,生怕惊扰了贵客的清净。楚玲珑或于溪边静坐,感受水汽氤氲中蕴含的生机;或于月下漫步,体察林壑间流转的夜息。她尝试着将那丝新增的感应与自身原有的灵觉融合,如同织就一张更为精密的无形之网,捕捉着风中丶水中丶泥土中流淌的细微讯息。偶尔,她也会想起那日触碰到的“无音之音”的意境,心湖微澜,却又复归澄澈。这幽谷,成了她消化收获丶沉淀思绪的最佳所在。

然而,世间之事,往往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楚玲珑觉得心神渐复,准备辞行前的第七日,一阵急促而踉跄的脚步声,混杂着石头焦急的呼喊,骤然打破了山谷的宁静。

“楚姑娘!楚姑娘!不好了!”

楚玲珑正在竹庐内调息,闻声睁眼,只见石头引着一名汉子跌跌撞撞闯入视野。那汉子身着漕帮劲装,本是精干打扮,此刻却狼狈不堪——衣衫多处破损,沾满泥泞与已然发暗的血渍,腰间那半块象征身份的鱼形木符也裂开了一道缝。他左臂一道伤口极深,几乎可见白骨,只用从衣襟撕下的布条胡乱捆扎着,鲜血仍在不断渗出,将布条染得猩红。他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干裂,唯有一双因极度恐惧和疲惫而布满血丝的眼睛,在看到楚玲珑的瞬间,爆发出如同溺水之人抓住浮木般的光芒。

“楚……楚姑娘!”汉子喉咙里发出破风箱般的嘶哑声,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身体因脱力和激动而剧烈颤抖,“出……出大事了!萧……萧大侠和夫人……他们,他们遇袭了!”

饶是楚玲珑心志坚毅,此刻心中亦猛地一沉,仿佛一块冰石坠入深潭。但她面上依旧不动声色,不见丝毫慌乱,只衣袖微拂,一股柔和却不容抗拒的内息无声涌出,稳稳托住那汉子,不让他虚弱的身体真正跪下去。

“莫急,慢慢说清楚。”她的声音清冷平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怎麽回事?他们现在人在何处?”

此时,谢清弦与苏挽云也被惊动,快步赶来。见到这汉子的惨状和听闻“遇袭”二字,两人皆是神色骤变,眼中充满了震惊与担忧。

那汉子被楚玲珑的内息托住,喘了几口粗气,仿佛找回了一丝力气,这才断断续续,带着哭腔道出那噩梦般的经历。原来,萧琰与阿凝谨遵皇帝口谕,决定从泉州港乘船出海,远赴南洋,彻底远离中原这是非之地。漕帮感念萧琰往日恩义与武林盟主的情面,暗中派遣了一支由好手组成的精锐队伍,一路秘密护送。行程原本极为顺利,并未发现任何异常盯梢。岂料,就在他们即将抵达泉州港,前夜宿于一座偏僻靠山丶人迹罕至的小村落时,灾厄骤临!

“是……是半夜!毫无征兆!”汉子眼中残留着刻骨的恐惧,声音发颤,“大批黑衣蒙面人,像……像从地底冒出来一样!他们……他们手段狠辣无比,武功路数刁钻诡异,配合默契,招招致命!不像……不像中原任何门派的路子,倒像是……像是专门训练出来丶只知杀戮的死士!”

他吞咽了一口带着血沫的唾沫,继续道:“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萧大侠和夫人!我们……我们拼死抵抗,可……可弟兄们根本不是对手,死伤……死伤太惨重了!萧大侠为了护住夫人,背後空门大开,硬生生挨了一记重掌,吐血不止……最後……最後关头,是萧盟主早有预料丶事先安排在更暗处的几位退隐江湖多年的老前辈突然杀出,拼着性命不要,才……才勉强撕开一个口子,护着萧大侠和夫人杀出重围……现在……现在他们下落不明,生死……生死不知啊!”

消息如同九天惊雷,悍然劈落在静谧的幽谷之中!

皇帝口谕言犹在耳,那旨在缓和关系的恩赦天下旨意墨迹恐怕还未全干,江湖与朝廷之间那根紧绷了十几年的弦刚刚松弛一分,是谁?竟敢在此时此地,以如此酷烈丶如此决绝的手段,对已然被皇室“放逐”丶即将远走海外的萧琰和阿凝,行此斩尽杀绝之事?!

一股冰冷的寒意,自楚玲珑脊背升起。

“可知袭击者的来历?任何特征都可。”楚玲珑的声音依旧平稳,但仔细听去,便能察觉那平静之下蕴藏的冰寒风暴。

汉子无力地摇头,脸上满是绝望与惨然:“不知道……他们下手太干净了,不留活口,连……连受伤的同伴都会立刻补刀灭口。我们……我们甚至没来得及看清几个人的正脸,他们就像鬼影一样……但,但是……”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挣扎着说道,“小的在混战中,隐约……隐约听到他们之间用以联络的哨音,极其尖锐短促,只有一声或两声,节奏很怪,不似我们江湖上常用的任何一种哨语,倒……倒有些像……像军中传递简单命令时用的那种……”

军中?!

这两个字,如同两柄千斤重锤,狠狠砸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口!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苏挽云掩口失声,俏脸煞白:“难道……难道是皇帝出尔反尔?表面一套,背後一套,明着放人,暗中却派军中好手追杀?!”这猜测让她不寒而栗。

谢清弦眉头紧锁成川字,他下意识地抚摸着腰侧并未佩戴的玉佩,沉吟道:“此举……有违常理。陛下乃一国之君,金口玉言。既已明发恩赦旨意,安抚江湖,又默许甚至推动了之前的缓和局面。此时若再行刺杀,一旦事情败露,不仅帝王颜面扫地,威信尽失,更会彻底激怒江湖,引发难以估量的动荡与冲突。这于他稳固朝局丶安定江山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此愚蠢短视丶自毁长城之举……不似一位成熟帝王的权衡之术。”

楚玲珑没有说话。她缓缓闭上双眼,屏蔽了外界所有的声音和景象,整个心神沉入一片绝对的冷静与清明之中。脑海中,自她无意间卷入这场风波以来的所有画面丶所有线索,如同走马灯般飞速闪过——

寒山寺初闻秘辛时,那江湖汉子议论中的愤懑与无奈;小酒馆内,阿凝那笃定而绝望的眼神,以及那句石破天惊的“你就是那个能化解这场恩怨的人?”;澄心堂内,与老荣王和那位栗袍大宦的机锋相对,献上“赤螭玦”时的孤注一掷;淮安城外,那场恰到好处爆发丶险些将初步缓和局面再次推入深渊的冲突;栖霞山水阁,那最终带来一线生机丶却也带着皇室冰冷威严的口谕……

以及,贯穿始终,如同一条若隐若现的暗线——那枚在金陵秦淮河畔丶“听潮阁”画舫上,由那位身份莫测的栗袍大宦亲自出手拍卖的“赤螭玦”!

一个一直被某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所掩盖丶或者说因其出现时机过于“巧合”而被忽略的致命疑点,在此刻,伴随着“军中”二字的刺激,如同被投入滚油的冷水,骤然炸开,变得无比清晰丶无比刺眼!

那枚“赤螭玦”!

它出现的时机,未免太过“恰到好处”!就在她苦于没有合适切入点撬动僵局之时,它便带着前朝太子冤案的神秘光环,出现在了背景复杂丶极可能与宫内势力有所牵连的“听潮阁”!而主持拍卖之人,更是那位气息阴柔丶威压深重丶明显是宫内顶尖人物的栗袍大宦!

当时,她与所有人都下意识地认为,这或许是皇帝赵珩或老荣王赵懋抛出的诱饵,意在试探江湖反应,或是为後续可能的“和解”铺垫台阶,甚至是一种更隐晦的警告。但现在,结合这突如其来的丶手段酷烈且疑似牵扯“军中”的袭击,再回过头去看……

如果,抛出“赤螭玦”的,根本就不是希望看到和解的皇帝或荣王呢?如果,是另一股同样深植于宫廷内部,却绝不希望看到皇室与江湖和解,甚至处心积虑想要激化双方矛盾,最好能引得两败俱伤丶天下大乱的势力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