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学校打架晋江独家首发
男孩想了一会儿,摇头:“我们一直被关着,学说小鬼子的话,也学说普通话,平常不让说小鬼子的话,我们不学,他们就打我们,不给我们吃的,还说我们是小鬼子的人,父辈被华国人杀了,他会教我们本事,让我们长大後为国效力,还说我们是勇士,小鬼子那边会永远记住我们。”
他很清楚,他不是小鬼子,他家住海边,爷爷奶奶常常带着他打鱼,说的都是华语。
其他几个人也纷纷附和,只是不记得小时候的事了。
宋兰花又挨个给他们把脉,说他们曾经中了毒,这类的毒不致命,却能让人精神紊乱,丧失记忆。
小鬼子想培养间谍,果然亡华夏之心不死。
她安抚孩子,让他们不用担心,就是吃错了药,吃药能好,她会尽力救他们的。
苏瑾喊来一个护士,让小护士带着孩子们去休息,孩子们走後她问宋兰花:“他们真是中毒?”
“可以说是,也不完全是,那种毒素可以破坏孩子们的神经系统,导致他们神经错乱,这才不记得小时候的事,再说那时候他们年纪小,不记得也正常。”宋兰花写了个方子,“喝点药吧,调理调理,说不定能记起一些重要的事。”
宋兰花不确定,想起那个男孩儿又说:“姨母,刚才说话的男孩,您觉得眼熟吗?”
她一说,苏瑾也想起来了,确实眼熟,但不记得像谁了。
宋兰花提醒:“丁福贵。”
“被亲娘卖掉,长相像丁福贵,你是说他很可能是丁家的孩子?”苏瑾说。
“是,很有可能。”宋兰花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顾来喜有孕,还没生下孩子,丁福贵的亲生儿子回来了,平白多了一个继子,对丁家来说是好事,对三姐来说未必。
孩子出现了,那他亲娘呢,会找回来吗,三姐的生活怕是要乱了。
宋兰花觉得顾来喜会难过,谁知顾来喜得知孩子回来的消息比丁福贵和丁家人还高兴,确认孩子是石头,亲自把人接回去,给他做了新衣裳,还给他收拾一间屋子,床上用品都是新的。
丁福贵在顾来喜院子的旁边盖了屋子,四月底完工的,晾了两个月,如今安上了门窗,倒是能住人,石头回家不怕没地方住。
石头受宠若惊,丁福贵满心感动,丁父丁母怕委屈顾来喜,一再保证,就算石头回来,也不会委屈灵灵和秀秀。
顾来喜道:“爹娘,看你们说的,福贵心里一直记挂这孩子,如今孩子回来了,是大喜事,咱们家也算团圆了,我没有别的想法,就想咱们一家都好好的。”
丁父丁母感动,不想委屈顾来喜,说:“孩子要是排斥你,就让孩子跟我们过,我们虽然老了,还能养得起一个孩子。”
顾来喜不同意,丁家能容得下灵灵和秀秀,她也能容下的石头。
宋兰花找了顾南城的旧衣服,给石头他们做了衣裳,去顾来喜家用缝纫机时,趁孩子们不在,问顾来喜:“你真一点不介意?”
顾来喜在给石头做鞋:“当然不在意,丁家对我有恩,石头回来,丁家人都高兴,我怎麽会介意,石头流落在外受苦了,我只会心疼他。石头是男丁,无论我生了男孩还是女孩,他都是帮手,打虎亲兄弟,我相信石头像丁家人,知道暖热,将来也会保护弟弟妹妹。”想起石头的亲娘,忍不住埋怨,“你说这是什麽娘,怎麽忍心把孩子卖了,别说是男孩儿,女孩我都不舍的她们受苦。”
宋兰花瞥眼看向外面,见到一抹小身影,唇角勾了勾:“谁知道呢,也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好心。”
衣服做好给顾来喜一套,让他给石头,其馀带回家,饭後带到洗化厂。
其馀四个孩子没人认领,待在医院不是事,他们也不愿意去公安局,宋兰花请示院长和林师长,把四个孩子寄养在洗化厂,吃住和宋父在一起,费用由厂里承担,其馀人也没意见。
宋父平时忙,下班後倒是闲得很,来了几个孩子作伴,他也高兴,他上班让孩子们看书,下班带他们去钓鱼,钓了鱼卖到收购站换成粮食,几个孩子也不算吃白食。
他们还帮着厂里的人干活,搬搬东西,送送水,总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本来有人有微词,见几个孩子勤快,也就不说什麽了,还从家带自家孩子穿小的衣服。
宋兰花觉得孩子们不小了,可以送到学校去,就算将来不考大学,认识字总比文盲强。
宋父也觉得学习重要,让孩子们去上学,至于学费他一分不出,让宋兰花自己解决,他的钱留着养老呢。
宋兰花才不会惦记他那点钱,说厂里出,不仅如此,只要在厂里上班的,谁家有孩子,都给补助。
厂子效益好,当初说好的,百分之十给员工们当福利,这项福利一出,所有人都同意。
几个孩子不同意,说他们白吃白喝已经很好了,不能再去上学,浪费钱。
宋兰花说:“你们不想有本事报答厂子吗,那就好好学,等你们有了本事,十倍百倍还给厂子就好,你们现在还小,着急什麽,怕还不起吗?”
他们当然还得起,一口答应下来,承诺长大後还。
四个男孩儿没有名字,与宋父关系好,想跟着宋父姓,同时也是跟着宋兰花姓,他们喜欢这个阿姨,跟她姓也很好,便让宋兰花给他们取名字。
宋兰花是个取名废,想不出好名字,说名字有点多,不能胡乱取,想好再告诉他们,不过可以先给他们取小名,大的叫大娃,依次往下排,一直到四娃。
四个孩子很喜欢,欢喜喊着自己的名字。
夜里,宋兰花看完书,躺在床上说起这事,问顾南城:“你说给几个孩子取什麽名字好呢。”
顾南城在看书,不在意道:“什麽名字都好,别叫建军建国就行,重名的多。”
宋兰花准备翻字典,想起家里的书都藏起来,叹气道:“我什麽时候才能把那些书拿回来。”
顾南城合上书,躺下顺势搂着宋兰花:“这几年别想了,革委会那个主任革职了,谁知道会来个什麽样的人。你要是闲不住,可以给孩子们编写资料,林父林母年纪大了,你也不能总指望人家。”
自从林父林母在学校任职,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就编写题目,小学一二年级的编写完了,开始编写三年级的了。
林越泽有时候会抱怨姥爷和姥姥忙,都没时间做佛跳墙,早就答应了,可惜没时间。
他不知道,林父林母不是没时间做佛跳墙,而是材料不够,需得慢慢攒。
宋兰花推他:“别岔开话题,让你取名字呢。”
顾南城状似想了一会儿,说:“文博,文达,文强,文忠。”
宋兰花想了想,觉得名字还可以,起来找笔写下来,还说别睡一觉忘了。
顾南城不以为然:“忘了再取一个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