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欢喜有人愁!
洪武八年,这一年死了四个特殊的人。。
先是三月底,朱元璋的探子发现廖永忠家中疑私用黄色龙凤之物,便赐死了他。
四月中旬时,终年小心翼翼的刘基死了,周舍认识中的刘基是一个淡泊名利异常低调的人,他辞官多年,只因朱元璋想要拿他制衡淮右诸人,还因为他乃杨宪的师傅,而杨宪却是朱元璋监视淮右元勋的眼睛,所以一直不放刘基离去。
他病了一阵子,在要回乡养病时莫名其妙吃了不知何物竟食物中毒死了。
这事肯定内有蹊跷,但是朱元璋并没有下令彻查,直言刘基命不好,吃坏了东西。
而他的死周舍心中始终觉得并不是朱元璋做的,倒像是胡惟庸为了压制浙江文官借机插了一脚。
随後八月中旬时,一个更重要的人死了,就是还时不时侵扰边境的扩廓帖木儿,他死在了大漠的衙庭。
这个消息传到京城时,朱元璋先是高兴,随後便是一阵感慨。。。至此,北元已经再也没有让他忧心的人了!
最後是朱元璋派去云南招降的吴云死了,吴云这个人并不出衆,只是他却是朱元璋第二个被派去云南被杀的使臣。
两年前朱元璋派了使臣王伟带着阿盖所写的招降信去了云南,那梁王看了离家数载的女儿来信,很是意外。
他知道了原委後,女儿离家许久,他也惦念起了父女之情,于是很热情的招待了王伟,好一通交涉之後,梁王深知大势已去,若是自己降了那朱皇帝也还是会给自己高官厚禄,所以很是心动。
但时机非常不巧的是,此时在沙漠自立的元太子恰巧派人去云南征粮,梁王无奈便将王伟藏了起来,但是此事也瞒不住,还是被元太子的人知道了,便开口讽刺梁王有二心,悖主降汉,狠狠打了梁王的脸,于是这王伟便被杀了。
朱元璋知晓了其中缘由,也没为难那梁王,第二次又派了吴云去云南。
但这次又出了意外,起因是梁王派了二十几个使臣去大漠见自己家那主子时被徐达捉了去,于是带到了京城。
吴云出发时,便带着这二十几人一起去的云南,谁知这些使臣自以为未能完成使命还被汉人给捉了,回到云南後怕梁王责罚,于是路上将吴云给杀人灭口了。
朱元璋在两次派使臣都被杀了以後,心中已经不再对招降云南抱有希望。
阿盖这两年来,心中那团急切报仇的火也已经没有那麽浓烈了,她知晓朱皇帝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对云南用兵的,她的内心已经平静了下来,只是静静等着那一日的到来。。。
小沐昂已经会走路和说话了,步履阑珊的在周春和周晟的逗弄下左顾右盼,时常一屁股摔在地上。。。
他学会说的第一句话便是“爹爹”。。。第一次叫周舍时,周舍还有些纳闷,左右看了看,见也没有旁人,才反应过来这孩子在叫自己,顿时有些好笑,他亲爹可听不着自己孩儿这般叫他了。
周舍想起耿天壁,心中顿时感慨万千,当年那个傻呵呵和自己一起出濠州城的小男孩如今早已魂归大海,连个尸首都没落下。
周舍可怜他的身世,也因他很多时候是在藏玉阁待着的,所以和周舍很亲,时常被两个“大哥”欺负也不哭,自会伸手朝周舍道“爹爹抱”。
小沐昂好似只会喊“爹爹”,从未听见他喊“阿娘”。
并不是他不想喊“阿娘”,而是方筱君只教了他喊“爹爹”。。。
这一年,耿成玉好几次和方筱君说若是想离开便可离去了,但是方筱君倒是好似并没有想离开的意思。
她每月皆会写给温州府一封家书,知晓爹娘身子安好便也将自己与小沐昂的近况告知爹娘,自己竟真像出嫁了的女儿在夫君家过得极好的模样。
府中上下对这个知书达理的年轻“四夫人”也是极为尊重的,毕竟衆人也不知晓其中隐情,只是简单觉得她人也温柔,家世也好。
方筱君心中时常暗自想着,自己这个“四夫人”若是真的该多好啊。。。将军那般英姿俊朗的人,回到府里总是一副温和的宽厚脾气,别说是自己,府中上下哪有不喜欢他的,若是自己没有那般遭遇,而是真的嫁给他做四夫人,那该又是一番什麽景象呢!
小沐昂每次从藏玉阁回来时,方筱君都会在他身上闻到淡淡的檀香味儿,每次她都会将小沐昂抱在怀里静坐一会儿,心中跟着那淡淡檀香慢慢的沉静下来。
或许在刚进府那时她心中是想着待孩子出生後便离去。
可是时间越久,她却越不想离开,府里上下对她都很好,最重要是三位夫人都是品质贵重,并没有旁的显贵人家那种勾心斗角和後院腌臜。
府中上下没有严苛的规矩却井然有序,而将军他每次宽厚的笑着与自己问候,眼中是真实的关怀,没有一丝轻视之心,让方筱君破碎的心重新拼凑了起来。
幼子无辜,她每次看着憨态可掬的小沐昂在周舍怀里窝着,她的心也跟在了那二人身上,怎还能离去,怎舍得离去。。。
随着她在府中待的时间日久,她渐渐发现了三夫人与将军间的“貌合神离”,将军从未在舍得阁留宿过。。。
後面她渐渐从别人口中听说了一些将军与三夫人的事情,随着平日见到的端倪和那些听见的消息,她大致也推断出了三夫人应该也是和她一样。。。
但是这位公主却是和自己又不一样,她是为了躲避嫁给皇帝而嫁给将军的,她身份贵重,冰清玉洁,自然是配得上将军,迟早是会做实了这三夫人的实位。因为她能看懂见公主看向将军那眼中一览无馀的深情和率真,而将军除了躲闪,却没有不喜,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大夫人与二夫人出身将门,父亲皆是开国功臣,位列功臣庙之内,平日里对她极为照拂,就像对待邻家挚友那般,没看轻过她半分,两位夫人一文一武各有风姿,与将军感情深厚,没有一丝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