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嫁错人怎么办 > 3040(第34页)

3040(第34页)

姜进叫家奴去准备粮绢等物,樊季容提醒道:“上面说的是让七姑娘去换,你得带上七姑娘,不然,他们不放阿姮怎么办?”

姜进不耐烦:“还带上我七妹,再叫他们抓了去,你去救吗?他们就是一群饿红眼的亡命之徒,决不能再让小七去冒险!”

樊季容不允,大声嚷道:“他们已经把阿姮的小衣丢过来了!你知不知道他们要对阿姮做什么!你还要再激怒他们吗!”

“你算什么东西在这里对我大吼大叫!”姜进心烦意乱,命护卫把樊季容带下去看管起来,又和胡县令商量对策,“那个鲁班斧口在哪儿,地势如何,可容易寻人?”

胡县令摇头:“那是个山间豁口,地势高亢,居高临下,恐怕咱们还没上山,贼人就瞧见咱们的行踪了,我明敌暗,对咱们十分不利。”

想了想,也劝道:“不如,一切都依贼人说得来,不管怎样,先和贼人碰了面。”

姜妧思索片刻,也说道:“我去吧。”

姜进断然拒绝:“不行,你好好在这待着,你再出了事,父兄和秦王那里,我都没法交待!”

又对胡县令道:“调集衙门所有人,把那山给我围了,我就不信,他们还能飞出去!”

胡县令为难道:“姜小郎君,不是我不愿去办,县邑周遭山连山,我就是调集衙门所有人,哪怕把他们的父母兄弟妻儿都征调过来,那也围不住山呀,而且,我方才跟您说过,贼人居高临下,恐怕不等咱们封山,就跑了。”

“别管那么多,你先去把山给我围了。”姜进说罢,又对胡县令和诸在场护卫道:“贼人拿衣裳递消息这件事,都给我烂肚子里,对谁都不能说起,毁了卫国公夫人的名声,你们一个也逃不了!”

翌日一早,姜进带了五十个护卫前去赴约,三十个人各背一点谷粮,二十个人各执半匹绢,胡县令则在各个下山口安排人守着。

但是贼人没有出现,姜进又率众人在山中一番探查,也没有丝毫结果。

将过午时,顾峪收到消息,率一队亲卫赶了过来。

姜进与他说了前因后果,唯独隐瞒下小衣一事,只言贼人用块破布写了信,要粮要绢,亦没再提拿姜妧换人之事。

但凡有点出息和见识的贼人,都不会只要粮要绢,时值饥年,又处灾地,姜进又道贼人只要粮要绢。

顾峪便也以为是安平县灾民瞧见姜姮容色,起了歹心。

“暂停赈济,全邑戒严,所有人禁在家户之内,不得外出半步,鸣锣巡告邑内,有检举贼人或线索者,重赏万钱,若胆敢伤人,杀无赦,连三族,另,安平县周遭数县,亦同此令。”

顾峪令下,胡县令却不敢去办,因他所言戒严之事,得有上头的明文敕令才行,顾峪虽是卫国公,却也没有这个权力。

“你只管去办,圣上怪罪下来,我一力承担。”

胡县令只能依言。

顾峪亲自领着一队亲卫再次去往贼人提及的鲁班斧口,山势高亢,不易行马,站在豁口处,能望见山下的安平城,转身便能望见相邻的安丰城。

但看山跑死马,虽能望见,真要去到城内,还须一段路程。因为他的禁令,此刻的安平城和安丰城街上没有一个行人,宛如空城。

那些贼人不管藏匿山中还是城中,都该听得到鸣锣巡告。若藏匿城中,这般围城式搜索,应该很快就有结果,若藏匿山中,口粮应该也支撑不了太久。

顾峪凝神思索,要粮要绢,怎会有这么笨的贼人?

粮重绢沉,他们就算拿到了,如何脱身?就算贼人熟悉这里山川地形,负重而行,也很难脱身。

且听姜进说,他带着绢粮赴约,贼人并没出现,就算忌惮姜进带的人多,也不该这般轻易就放弃了那粮和绢?

他们果真是为了粮和绢?果真是走投无路起了歹心的灾民?

山中一夜搜寻无果,顾峪再次回到驿店,朝姜进要那块递信的破布,试图从中找出蛛丝马迹,以防自己漏了什么重要信息判断失误。

姜进道是扔了。

“扔哪去了,捡回来。”顾峪冷道。

姜进道:“我看过了,写字的人连笔墨都没有,用没烧尽的木棍写的,字也难看,一看就没读过什么书。”

顾峪坚持让他把东西找回来,要自己看一遍。

姜进不耐烦道:“你在这里耽搁什么时间,再不找人,万一那贼人对八妹做了什么事……”

顾峪拳头紧了紧,“你也知道在耽搁时间,把那封信给我。”

“卫国公!”樊季容忽然跑了进来,哭嚷道:“你快去救阿姮,他们把阿姮的小衣都扯了,还说让拿七姑娘去交换,你再不去,他们不知要对阿姮做什么!”

顾峪拧眉,“什么小衣?何时说的交换?”

樊季容便将贼人在姜姮小衣上写字递信的事说了。

顾峪听罢,怒火腾地蹿进脑顶,一脚把姜进踹翻在地,拔刀刺下,正穿过他脑顶束发的玉冠,差一点就戳在他天灵盖上。

“东西呢。”顾峪眼眸冒火。

姜进头皮发麻,只觉得在鬼门关走了一回,魂儿都飞了,怔怔看着顾峪,言语举止早已不听使唤,呆呆指着一个箱子,“在那儿。”

顾峪看到那小衣,脑内轰然炸开。

一切都说通了,抓姜姮的人绝不是寻常灾民,寻常灾民怎么会知道姜家七女八女之分?又怎么会别有用心的故意拿姜姮的小衣来报信?

他们就是要羞辱她。

如此执着要害姜妧的,还能有谁?

顾峪忽地想起自己从安平回京那一晚,遇到一列运粮车马。他本以为是哪个人家出发的晚了,以至于要赶夜路,而今想想,是他大意了,赈粮的车队都是王公世家自理,哪个会赶夜路?

“去查,七日内外地人入城者,尤其是南地口音,一律收押。去最近的营所调人,自安平至京城一路,严加搜查。”

顾峪猜想定是萧氏族人干的。

他们竟然能追到安平绑人,必是潜伏在了此处,城内已经戒严,找到人应该不难。但是,他们在安平到底人生地不熟,是否会把人就近安置却不好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