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可她这话?
谢欣怡猜不透男人想法,也不好再做评判。
顾屿这人心细,她怕说的太多反而会引来对方猜疑,只能点到为止。
该说的不该说的她都已经说完,至于男人听进去了多少,又想到什么,那就不是她单方面能控制的事了。
反正关于高何的疑点已经种下,顾屿本就处处看对方不顺眼,想来日后也会更加加强对高何的提防。
顾屿也确实会对高何加强提防,不过不是因为顾颖,而是因为自己那个满嘴对人赞不绝口的妻子。
不抽烟,不喝酒,还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这句话一直在顾屿脑海里打转,惹的顾屿好几晚没睡好,还顶着黑眼圈陪谢欣怡守了岁。
就这样一连好几天,没人发现他的异常,罪魁祸首谢欣怡更是完全没注意到他的情绪,一心只想着去到娘家后要带顾颖去哪里玩。
“你搬过螃蟹没?”她问坐在后排的顾颖。
“没有,京市不临海,我只听大伯他们说过,你家那里可以搬螃蟹吗?”
“可以,我到时候带你去,多的很。”
两姑娘你一言我一句的计划着行程,顾屿专心开车,直到到了谢家见到谢母时那张冷脸才稍稍好转。
“妈。”
他对着笑脸迎来的谢母低声却郑重地叫了一声,跟上次来家里时的‘李姨’不同,也跟结婚改口时的‘妈’不同,少了见外和生硬,多了几分亲人间才有的温情。
李季云被叫的明显一滞,紧随其后的谢欣怡也有些没适应过来。
顾颖跟在男人身后笑着叫了声“李姨”,谢母这才从愣神中反应过来,从几人手里接过东西,她有些结巴地“哎”了一声。
“一路上还顺利吧?”
“顺利。”
顾屿一如既往的言简意赅,听的身后顾颖直皱眉,“李姨,你都不知道,来的路上可顺利了,我哥还带我去国营饭店吃了顿大餐。”
她笑着上前,挽住李季云边往屋里走,边说了他们来时路上的事,还故意提起他们去国营饭店吃饭的事,就怕谢母担心他们大老远赶来路上没吃饭饿着。
长相乖巧还会说话,倒不像她那个冷脸同胞大哥。
谢母笑着应好,局促看了眼跟在身后的女婿。
尽管女儿结婚时她在顾家和顾屿在同一屋檐相处了那么久,但还是没办法做到和女婿谈笑自如。
俩人每次见面都不像丈母娘见女婿,谢欣怡无奈,默叹一口气后也上前挽了谢母胳膊往里走。
因为搭房子的时候不知道顾颖要来,所以这次只能委屈她跟谢欣欢睡在一间床。
顾颖一心只想逃离家里的相看,根本不在意这些,等谢欣怡安排好后,就第一时间拉着谢欣欢去看自己未来几天的小窝去了。
新搭的房间就在隔壁,谢母帮着俩人把行李放到新房间就去起锅做饭去了。
谢欣怡晃眼看了下房屋布局,进门左手边是一张新漆的书桌,是她专门交待给小妹做的。
床摆在中间,晚上格子布一拉,就是一个独立卧室。
往里走就是浴室,带洗漱台的。
家里地方有限,但谢母还是尽最大努力还原了她图纸上的内容。
这年代请人做工费钱又费神,虽没后世那么豪华,但谢欣怡还是被眼前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小房间温暖。
像一个远行者卸下繁重行囊,内心有种莫名安定感。
她坐在铺着新毯子的床上,打开行李慢慢收拾,顾屿在一旁打下手,俩人没说话,但却配合默契,谢母那边饭还没烧好,他们这边就把行李收拾妥当。
因为这次回来只是暂住,谢欣怡并没有带太多东西,想着等他们走后谢欣欢还要过来住,她把从京市带来的书直接放到了书桌上。
俩人收拾完房间就去了厨房。
厨房也是谢欣怡强烈要求谢母新搭的,之前他们娘三被谢老二家欺负,不仅被抢了烈士证,还只分了一间房给她们。
一间六米宽的房子,既要做饭还要睡觉,谢欣怡永远忘不了晚上不能炒菜,早上被烟雾熏的睡不着的那段日子,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所以谢家要搭新房,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搭一个单独厨房出来。
新厨房,谢欣怡结合了后世和这个时代的特点,简单一个灶台,后面一排用水泥砌的碗柜,小是小了些,但该有的都有,被谢母收拾的干干净净,看着很是舒服。
谢欣怡欢喜往灶台前一坐,和正在往锅里下鸡蛋的谢母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顾屿在旁边站了会儿,实在插不进去话,看了眼角落里的木柴,拿了砍刀自顾去院子里劈柴去了。
谢母看了眼院子里忙前忙后的身影,回头低声跟谢欣怡说道:“小顾眼里有活,是个会疼人的,跟你爸一样。”
从前谢老三在的时候,谢母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家里大小事不用她操心,谢老三出去上工午饭晚饭都要带回来和她一起吃。
嫁给谢老三的那些年是李季云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候,她感受过那种无微不至的爱,自然一眼就能看出顾屿对自家女儿的心意。
她满意称赞,谢欣怡也侧头看向院子里忙碌的身影。
可能是穿的多受了限制,男人脱掉了身上的外套和毛衣,眼下只着一件单薄秋衣,左脚稳扎在前,右脚微微往后,侧身高举,挥动斧头的手臂强劲有力,“啪”地一声,木桩上的柴火瞬间一分为二,然后俯身,捡起,放稳后又来一次
谢欣怡还是第一次顾屿做这种重活,不愧是当兵的,不仅动作一气呵成,体力也是真的好,脚下柴火堆了一堆,可人家却一点不带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