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其上的字迹尚算清晰。
雁萧关心中预感越来越强烈,不顾眠山月跳到他面前用疑惑的目光询问他,他将纸张展开,随即瞳孔紧缩。
陆从南紧赶慢赶还是比雁萧关晚了许久,方一进门便看见雁萧关徐徐吐出一口气,指尖却在抑制不住的颤抖,听见身后传来的动静,他迅疾起身,一把抓住眠山月狠狠亲了两口,随后逮着陆从南出了门。
被他亲过就丢的眠山月怔愣许久,见两人人影都快消失不见,连忙屁颠屁颠跟了上去。
陆从南满脸疑惑:“殿下,什么事这么急?”
雁萧关虽竭力平静,面上喜色却根本难以掩饰:“去仓房!”
郡府仓房不像一早时那么空空荡荡,药铺老板生怕雁萧关再请他们来郡府做客,回去后立即便将药材送过来了。
雁萧关没有管堆叠在一处的诸多药箱,径自走到明几许落下的药材旁。
才分装好准备送去天坑的药箱全被掀开,就着火把摇曳的火光,雁萧关挨个比对,待最后一箱药材也比对完后,他缓缓起身,长出一口气:“青城患病百姓有救了。”
衣衫都没理好的孙起元得到消息匆忙赶来,才进门便听闻此言,当即满脸不可思议,跌跌撞撞过来:“当……当真?”
雁萧关头也不回:“试试便可知晓。”
他不着痕迹地将药方塞进怀中,他对这份药方并不是没有怀疑,最终却还是打算试一试,明几许坑了他这么多次,他不在乎再上一次当。
可他若是将药方的来源告知于郡府官员,被明几许坑地一穷二白的众官员定然不会信任,甚至会怀疑这药方是个陷阱。
等他们争论出个结果来,不知又得耽误多少时间。
当然,雁萧关也没准备没头没脑直接抓个青城百姓试药,药方到底对不对症,还需专业医者判断。
此时没有比种大夫更适合的人了。
弯弯的月牙半挂在空中,在水波中投下朦胧的光影,船只在一望无垠的水面上前行,船头破开夜空,船底传来的水声听起来有种无边的孤寂感。
绿秧打了个哆嗦,觉得伸手可及的夜空就像是要直直压下来,将她压得喘不过气,直到望见船头的背影,她才回过神,连忙摇摇头将脑里的画面甩出去,捧着披风走到明几许身边:“少主,风大天寒,莫着凉了。”
明几许没有拒绝,绿秧并不知道,就算将他丢在冰天雪地里,他也不会轻易冻死,他早已习惯寒冷,甚至与寒冷共生。
绿秧见他的身体裹在披风中,看着不像是被风轻易便能吹折的模样,心里却还是不放心:“少主,进船舱吧。”
抬头看了一眼月牙,明几许笑了笑,下颌在流畅的脖颈线条间投下一抹阴影:“还有几日到顺州附近?”
尽管日日在明几许身边,绿秧还是被明几许的脸冲击地眼也不眨,呆呆道:“应该……应该还有几日。”
“是吗?”明几许垂下眼,掩住眼中神色。
绿秧偏着头想了想,还是捉摸不清他的意思,犹豫着道:“少主不是说不去顺州吗?不然我去同吴伯说一声,让他转往顺州?”
“不必。”明几许转回身,“我只是觉得有个笨蛋若是一直不能发现木盒秘密,现下怕是在想办法要从顺州弄些无用之物回去。”
“白费力。”他的声音轻飘飘的,刚一出口便被风吹散了。
绿秧亦步亦趋跟着他,离得这么近也没有听清:“少主说什么?“
明几许只勾勾唇角,头也不回回了船舱。
“阿嚏!”雁萧关冷不丁发出震天响的一声喷嚏。
一旁沉思许久的种大夫终于是被他惊回了神。
揉了揉鼻子,雁萧关笑道:“扰了种大夫了。”
种大夫摇摇头,笑道:“一想二骂,看来是有人在惦记殿下呢。”
玩笑之语说过便罢,他神情转瞬严肃起来:“这药方或许是真的,草民研究此次疫病良久,却总是琢磨不准最末一道关窍,看了这药方方才醍醐灌顶。”
他的神情有些激动:“这药方用最少最简单的药材获得最好的效用,简直妙不可言。”
种大夫目光灼灼看向雁萧关:“不知这药方出自哪位神医之手?”
他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连带陆从南在内,多双眼睛同时看向雁萧关。
片刻后,雁萧关吐出三个字:“明几许。”
第105章
紧赶慢赶这个时候才将流民安顿好,大柱先去了一趟郡府,结果扑了个空,从留守的神武军处知晓了雁萧关去向,才又赶来天坑,一跨进门便顿住脚步。
因为终于有了救治青城患病百姓的药方,种大夫过于兴奋,说话的声音可不小,他在屋外远远便听见了他赞叹的声音,疫病能解决他自然也觉高兴,可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解决疫病的人居然会是……明几许。
与他态度不同,陆从南和眠山月对视一眼,一人一鸟如出一辙的傻白甜,还是个看脸的,一直不觉得明几许是恶人,只是他们也不能解释明几许做出的事情,在孙起元等人一次次怨怪他时,唯有沉默。
大柱早便发现了陆从南的想法,瞥了一眼面露高兴的陆从南,叹了口气,或许心思单纯的人直觉真的较寻常人更准。
雁萧关这时也看见了他,看了过来,大柱掩住心中思绪,走过去道:“王爷,城外流民已全部安顿好,兄弟们给他们搭了两个大窝棚,男女各一方。”
他顿了顿,又道:“有看天气的流民说,近些时日青城都无雨,窝棚足以让他们落脚。”
种大夫勉强分了一丝心神在大柱身上,满脸疑惑,一时没反应过来:“流民?什么流民?”
孙起元这才勉强抑制住复杂的心绪,满心喜悦将城外发生的事说了,又道:“……种大夫待会进去天坑,可千万别忘了同官大人说一声,城外的流民解决了,再将此次疫病解决,日后青城定能顺风顺水,欣欣向荣。”
种大夫在青城生活了几十年,一生没娶亲,孙女种略红并不是他的血脉,而是他在城外捡来的,他自然知晓流民的存在,曾经还猜测过,种略红或许便是最早一批流落到青城的流民的孩子。
他待种略红视如己出,种略红对他更是全心全意,这份感情早已让他不在乎种略红的来处,自然没有追根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