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怎么是我登基[基建 > 240250(第9页)

240250(第9页)

陇西位于大梁以西,越往西走,风里的沙砾越重,道旁的草木也渐渐稀疏起来,天地间只剩苍茫的黄与灰。

这日午后,远远望见前方屹立着一道雄关,关墙由青黑色巨石砌成,墙头“明州关”三字在烈日下沉静伫立。

这便是大梁与西域交界的最大一道关口,也是他们此行出关的必经之地。

雁萧关嘴里叼着根马尾巴草,双手撂在脑后,翘着腿躺在货物上,望着天上白云散聚起落,漫不经心地道,“总算是到明州关了。”

雁萧关瞥了一眼笔挺坐在马背上,显见着神思不属的陆从南,猛地坐起身,掏出狗尾巴草在手上晃荡,还极为刻意地咳嗽了一声,沉声道,“明州关驻守的是陶家军,现任守将是陶朔,乃是陶家家主。”

他的目光落在城墙上飘扬的“陶”字大旗上,声音比往日沉了几分,“陶家,也是陆卓雄陆老将军的姻亲。”

马背上,陆从南指尖无意识攥紧了马缰,指节微微泛白。

雁萧关侧头看他,当年陆家灭门之时,陆从南已然记事。

那时的他,整日不是黏着母亲,便是跟着父亲,再不济,也会围着雁萧关这个陆少将军不知从何处捡来的徒弟,撒娇卖乖。

陆家灭门后的这些年,他被雁萧关护在身边长大,瞧着仍尚存幼时的柔软。可遭逢过巨变,性子终究不可能再像幼时那般天真无忧,勉强添上了一丝沉稳。

这份沉稳,此刻便有体现,便是雁萧关当着他的面提起陶家,他仍算端得住,没在旁人面前显露出半分异样。

车旁的亲卫不知雁萧关为何突然提起陶家与陆家的渊源,却也心生感慨,他们多是神武军出身,对当年旧事略知一二,“当年陆家遭难,陶家受其牵连,从燕州被贬至明州,也算遭了无妄之灾。”

雁萧关收回目光,语气带着几分叹服,“后来陆家沉冤昭雪,可此前受牵连的陶家人,依旧战战兢兢守在明州,无一丝一毫怨言,更无片语申冤之词,称得上亦忠亦勇。”

“听说陶家当年认为陶家女陶凌萱与其子都死在了那场祸事里,便在明州为他们立了衣冠冢。”陆从南不知何时放慢了马速,落在车旁,此时突兀地开口,“他们大抵是不想让自家女儿与外孙,孤零零留在此处,才甘愿驻守在这常年兵祸、风沙漫天的边境之地。”

说完,他怔怔望着远处城楼。

陶家还不知他活着,他虽早已知晓身世,却因种种缘故,始终未敢与陶家接触。即便来了赢州,他也从未在雁萧关面前提过陶家。

哪怕他清楚,只要自己开口想去陶家认亲,雁萧关定然不会阻拦。

雁萧关瞧着他这副模样,简直要恨铁不成钢。

不过念在陆从南是自己亲手带大,又是自个师父捧在手心的宝贝儿子的份上,雁萧关向来对他多有纵容。可眼下都已到了明州关跟前,绝无可能再任由陆从南当缩头乌龟。

城墙上巡逻的士兵往来不绝,陶家军军纪严明。

西域与大梁的商贸通达,陶家军并未多加阻拦商队进出,可查验终究严苛,寻常商队想顺利出关,少说也要耽搁三五日。

雁萧关:“先去城里寻处客栈落脚,顺便逛逛这陇西第一关,说不定,还有机会同大名鼎鼎的陶老将军和陶将军见上一面。”

陆从南猛地转头看他,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半晌,终究一个字也没能说出口。

到了关下,守城士兵拦下他们,“干什么的?文牒呢?”

雁萧关递上早已备好的文牒,“这位军爷,我们是从吉州过来的商队,打算往西域做些小买卖,劳烦通融一二。”

“最近西域有些不太平,上头有令,所有出关商队都要仔细查验。”士兵接过文牒,翻来覆去地仔细查看,又上下打量了雁萧关好几眼,“你们先去一旁等着,等前面的人查完再说。”

雁萧关听完,带着人退到关侧的空地上,目光顺势落在前方正接受查验的商队身上。

那是一支药商队伍,几匹骡马驮着鼓鼓囊囊的药箱,掌柜模样的中年男人正满头大汗地跟士兵解释,“官爷,这里面都是些寻常药材,当归、党参,还有些治风寒的草药,真没别的东西!”

守城士兵却不为所动,伸手掀开一个药箱,拿起几株晒干的草药闻了闻,又用刀尖挑开包裹药材的油纸,仔细检查着缝隙,“最近西域不太平,谁知道你们是不是借着药材藏了违禁物?都打开,挨个查。”

药商队伍里的伙计们不敢怠慢,赶紧七手八脚地将所有药箱搬下来,一一打开。

士兵们翻检得极为仔细,问着产地、用途,稍有含糊便要反复盘问。虽是如此,动作却十分规矩,既没有借机刁难,也没有伸手向商队索要好处,俨然一副恪守军纪的模样。

不多时,先前拦下他们的士兵走了过来,开口道,“轮到你们了,跟我来。”

雁萧关点头应下,示意手下人牵着马车跟上。

刚走过去,便见面前的长桌被清了出来,士兵指着马车上的货箱对雁萧关说道,“把东西卸下,打开看看。”

亲卫们连忙动手,其中一个还特意看了看左右,快步上前一步,从怀里掏出钱袋递了过去,“这位兄弟,我们这里头都是些寻常货物,没藏别的东西,劳烦各位手下留情,能快些查验便再好不过了。”

士兵看了看他手中的钱袋,又转头望了望雁萧关,眉头微微皱了皱,却没去接那银钱,只是道,“规矩就是规矩,该查的还是要查,不过你们要是配合,我们也能快些。”

说罢,他带着其他士兵上前,对着卸下的货箱一一查验。见里面确实都是些寻常货物,与文牒上记载的一致,他说话的语气也缓和了些,“你们去西域哪个城邦?打算待多久?”

“先去龟兹,看看行情,要是顺利,或许会再往西边走一段,具体多久说不准。”雁萧关笑着应答,语气从容。

士兵点了点头,在文牒上盖了个查验的印章,递还给雁萧关,“行了,查验过了,等着去那边登记,拿了出关令牌就能走了。”

雁萧关接过文牒,谢过士兵,带着人往登记处走去。

查验货物时虽细致入微,登记手续却办得麻利,不多时,雁萧关一行人便顺利进了明州城。

可刚往里走了没几步,就见一队人马正朝着城门方向而来。打头的汉子面容刚毅,身披铠甲,腰佩长刀,浑身透着边关将士的凛冽气场。他瞧见雁萧关一行人车马货物繁多,似是行路不便,便主动抬手示意身后人放慢速度,打算领着队伍往一旁绕过去,给他们让出道来。

早在这队人马出现的瞬间,陆从南便僵在了原地。他目光一眨不眨地盯着打头的汉子,跟株向日葵似的,脑袋随着对方的行进方向从前到后转了一大圈。

就在两队人马即将交错而过时,领头的汉子,陶臻,忽然勒住马缰。他先是抬眼扫过雁萧关,目光在其脸上停留不过一瞬,随即就直勾勾地落在了陆从南身上,跟着打马往前靠近了两步,开口问道,“你们是要出关的商队?可有什么紧俏货物?”

雁萧关神色不变,语气从容地拱手应答,“回将军,我们只是小本买卖,带的不过是些寻常丝绸、茶叶,算不上什么紧俏东西。”

陶臻盯着陆从南看了片刻,那目光像是带着某种探究,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恍惚,忽然开口问道,“你们自哪处而来?”

雁萧关像是站得久了有些乏累,顺势一把拉过落后自己半步的陆从南,手臂搭在他肩上,带着几分似真似假的疑惑应道,“自吉州而来,打算往西域碰碰运气。”

闻言,陶臻眼底的光暗了暗,像是想起了什么旧事,又很快收敛了情绪,摆了摆手,“罢了,既然文牒查验无误,你们便早些出关吧。”

“只是提醒一句,出了明州关,往西一路多是戈壁荒漠,常有流沙与盗匪,务必小心行事。”说罢,便勒转马头,带着身后的人马径直离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