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燕实业集团股票面值一元一股,整个集团内部职工都可以认购股票。
王有有,尹萍萍,还有曾经的海岛高蓉等等纺织厂旧人,以及蒋大有韦山河等退伍兵,都拿出了几乎全部的积蓄认购股票。
大家都知道这可能是好东西,有些人愿意倾尽所有,而有些人保守,这就像是一个筛子,最后哪怕是一百元股票的差距,两家人可能就产生巨大的落差。
在股份改革的过程中,秦想想通过飞燕控股有限公司,这由她完全控股的公司,掌控了百分之二十五的企业法人股。这份股权,不会在市场上流通。
同时,黎剑知掏出了自己的工资本,夫妻俩凑了五万块钱,认购了单个职工最高可认购股份,五万股。
最后,光是职工个人股,便募集到了两千万资金。
社会法人股,则由部队军区下属企业,以及鹏城特区发展公司,有合作的港商公司完成认购。
军区,鹏城特区这边是完全坚定支持秦想想的,加上她本身拥有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加起来,她在董事会拥有超过百分之四十的实际话语权。
国家持有百分之三十股份,但是不参与经营管理,只拿分红。
这百分之四十的话语权,已经足够秦想想达成对飞燕实业集团的绝对控制。
一九八七年七月,飞燕实业集团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式发行股票。
股票刚拿到手里的时候,很多职工心里都没有底,这小票票能有什么用处?
“不会是骗人的东西吧?”
股票最低购买一百股,也就是一百块钱,也是很多将信将疑普通职工的选择,买个一百股试试水,哪怕成了废纸,也无所谓。而有些普通职工,胆子大点的,倾家荡产,买了一千股,甚至是两千股,还有些借债买上万股。
在最初,他们还被人嘲笑。
股东大会每十股,派发现金红利三元。……
进行股份制改革后,很多职工都没有具体的实质感觉,包括秦想想本人,也没有感觉手里的股权证有什么用处,仿佛生活一切如初。
……只不过家里的钱财被“洗劫一空”。
在这之后,有不少买多了股票的职工后悔,导致夫妻家庭吵架,因此,私底下也有内部流通,有些九毛八毛或者原价一元一股转给别人。
职工们之间想要转让股权也简单,只需要去集团股份管理办公室,办理过户登记,就能完成转让。
“卖一部分吧,咱们还得生活。”
“这东西就是骗人的?”
“要等第二年拿分红……”
……
这股票,有人手里拿得住,有人手里拿不住,拿得住的,这会儿眼巴巴等着看第二年的分红。
黎青峰在这时零散收了一些股票,他毕业后暂时跟同学留在商学院担任老师,但他自己比较有自己的想法,筹备着将来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