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丶阴毒……听到这些字眼,一个年轻的太医忽然灵光一闪,“莫非是蛊毒?”
高九庸愣了两秒後,忍不住伸手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对啊,我怎麽没有想到?”
他开始翻找医书,看看能不能查到一丝丝线索。
宫里藏书阁里藏书千千万,一定能找到解毒之法。
高九庸指派太医院的副使们去查阅关于蛊毒的资料,副使们翻了一天的医书毒书,到天黑时才停了下来,虫蛊丶物蛊丶地蛊丶金蚕蛊丶尸蛊等各种蛊毒都见过了,硬是没发现会让人血液变色的蛊毒。
“可有发现?”
副使们对视一眼摇了摇头,高九庸有些泄气,看来今天是没有收获了。
高九庸垂头走出太医院,十日时间已经过去一日了,正当他踏出太医院的大门时,一道声音叫住了他。
“高太医留步。”
高九庸转过身,发现追上来的人是白天提出蛊毒之说的年轻的太医,他拱手见礼:“茅太医。”
茅太医笑了下:“下官有一事不知道该不该说。”
高九庸:“?”
高九庸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他在太医院当了十多年的御医,而茅太医是前年才进的太医院,平日里跟他也不是很熟稔,有什麽事需要私下跟他说。
“茅太医有话不妨直说。”
“其实,关于世子爷中的毒,下官幼时曾听师傅说起过。”
高九庸一听来了精神:“真的?”
茅太医点点头:“只不过当时的我还年幼,很多事情都记不太清了,今日突然听您提起我才想起来。”
高九庸将他拉到一边:“来来来,将你知道的都告诉我。”
茅太医看了下左右的人,走近两步,压低声音说:“您是否听说过有一本专门记载天下奇毒的书?”
“你是说……《毒之道》?”
茅太医点点头,“没错,下官小时候曾在师傅手里见过这本书,当时师傅说我还小,心性不定担心我看完这书後会走入邪道便将它没收了,不过,我依稀记得,书中有记载过,令人血液变色这种毒应该是源自南疆一带。”
“南疆?你确定?”
茅太医沉吟了一下:“下官也不敢担保,世子爷的中毒症状如此奇特,《毒之道》上一定有记载,想找到此毒的解法,我们只需将书找出来一查便知。”
高九庸大惊:“不可,那可是禁书!”
《毒之道》上记录了上百种毒药的炼制方法,为了防止有人学会作乱,这本书在多年前就被朝廷给禁了。
高九庸满脸为难,私自翻阅朝廷禁书是大罪。
“可没有《毒之道》,我们怎麽找秘方给世子解毒?”
这茅太医年纪轻轻胆子倒是不小,居然敢在他面前提到禁书,还是说有别的阴谋?高九庸眯起眼睛,颇为疑惑的看向他:“你为何对世子之事如此关心。”
茅太医叹气道:“不瞒您说,下官的祖籍就在凉州,世子爷带兵对抗蛮夷,保国家疆土的同时也护了我茅氏一族免受流离之苦,我不愿让这样的英豪人物就此陨落。”
高九庸没有说话,算是认同了这种说法。
“高太医,下官已经将知道的都告诉您了,《毒之道》是救治世子爷的唯一办法。”
“可《毒之道》多年前已经被烧毁。”
朝廷下令,私藏禁书者株连九族。
《毒之道》记载的虽是毒药炼制之法,但也是医书的一种,拥有医书的一般都医药世家,朝廷下令将《毒之道》烧毁,任何人不得私学。
“民间的确实已被毁去,但宫中一定还留有孤本。”
两人的目光对视,高九庸欲言又止,他微微平息了一下心里的波澜:“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高九庸为谢卓治病是皇帝亲自指派的,他以找医书为借口从藏书阁的守书官手里拿到了最顶层的钥匙。
藏书阁顶层的柜子是常年上锁的,高九庸用茅太医给他的特制铁鈎打开柜子。
高九庸边开锁边嘟囔,想他一大把年纪了,居然做撬锁这般下三滥的勾当。
一番翻找後,他在第三个柜子里翻出了一本古旧的医书。
是《毒之道》!
书页已经泛黄,整本书透露出古朴又神秘的气息。
高九庸轻轻打开,仔细查阅了一番,书里面不止教人辨识各种毒草丶各种毒药的炼制方法丶还有记载给人下降头的巫术。
这本《毒之道》果真有点东西,难怪会变成禁书。
将书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高九庸果真发现了中毒症状。
昏迷不醒丶血液呈紫黑色……看完後,他心中暗惊,幻心草果实和紫黑蟒蛇牙齿上的毒液提炼出来的毒素,中毒之人全身的血液会慢慢变成紫黑色,然後在昏迷中慢慢死去,全程没有痛苦,所以取名朦胧醉。
朦胧醉不是一般的毒药,是蛊毒。
“高太医,您找着书了吗?要不要下官帮忙?”见他久久没有动静,楼下的守书官已经在催了。
“哦,找着了,我马上下去。”
高九庸快速记下朦胧醉的解毒方法,把书重新锁进柜子里,带着解毒的办法赶到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