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间,谢和山已经看完了傅知乔的资料,问:“上次帮我们王府解围的也是这位姑娘吧?”
“是她!”谢卓点头,知道祖父说的是之前在北疆打仗,傅知乔帮他平息不利于王府舆论的那件事。
看着谢卓一脸骄傲的模样,谢和山忍俊不禁。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聪明的头脑,开酒庄办酒楼,向灾民捐钱捐粮,还研发出酒精这等好物……仅仅是这些就已经非常出色了,她还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主动提出免费为朝廷提炼酒精,十几岁的丫头做事竟如此周全……
此女着实不凡!
谢和山在心里下了定论,接着又看了眼站在一旁的孙儿,只见谢卓完全没有了往日里稳重的模样,眼神中带着几分期待丶几分忐忑看着自己。
没想到还能看到孙儿这副模样,谢和山心中觉得有点好笑。
有才有貌丶有情有义,为人处世样样没得挑,这种女子去哪里找?
因为小小年纪就被送出去历练,谢和山心里对谢卓是有点愧疚的,再加上谢卓从来没有跟他要求过什麽,这是孙儿第一次开口求自己。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乃人之常情,罢了罢了,出身低了些算什麽,自古英雄不问出路,谢和山拍板:“如此,祖父便替你做主!”
谢卓大喜,立即跪谢:“多谢祖父!”
谢和山换衣进宫,与承德帝寒暄了两句後他便进入了正题:“陛下,老臣今日进宫是想跟陛下求个恩典。”
“皇叔言重了!皇叔有话不妨直说!”
“卓儿已到弱冠之年,只是亲事上颇为坎坷,老臣今日想为他跟陛下求个亲事。”
谢卓之前的婚事黄了,还闹出了一些风言风语,在宫里的承德皇帝也有所耳闻,他问道:“哦?皇叔这是看上哪家的姑娘了?”
谢和山擡头看了一眼承德帝,而後又低下头,说:“是明安县君傅知乔。”
“哦?”听到傅知乔的名字,承德帝眼里闪过诧异,他对傅知乔的名字印象很深,那个研制出酒精的女子。
自从朝廷将酒精能退热,还让普通百姓用上的消息放出去後,他在民间收获了很高的声望。没有哪个皇帝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听到暗卫呈上来百姓夸赞自己的消息,承德帝心里满足极了。
只不过,这两人八竿子打不着,谢卓怎麽会想要娶傅知乔呢?
莫不是自己派谢卓去赈灾的时候,两人结识上了?是了,一定是这样!如此说来,自己还算得上是两人的媒人了。
而且,傅知乔是民间女子,背後无家族势力可依靠,就算嫁进了王府,他也不必担忧会加大王府的势力……思及此处,承德皇帝在心里已经同意了这门亲事了。
但是,君臣有君臣的相处之道。
见承德帝微微拧眉,谢和山立即解释道:“陛下,你也知道的,卓儿他体内馀毒未清,亲事上并不顺利……”
谢和山欲言又止,承德帝将他的神色看在眼里。
谢卓身中奇毒在京城并不是什麽大秘密,有些官员不愿意将自家宝贝女儿,嫁给一个可能子嗣有碍的男子也正常……
承德皇帝轻咳一声:“明安县君是我大魏的功臣……”
一句话没有说完,承德皇帝顿了顿。
谢和山极有眼色的接话,“陛下放心,老臣可以性命担保,端亲王府上上下下一定会好好对待明安县君,绝不怠慢!”
封傅知乔为县君时她还只是个赈灾功臣,现在傅知乔愿意为朝廷做事,还免费提供酒精,承德皇帝便觉得给她赐婚,让她当端亲王府的世子妃倒是个不错的奖赏。
至于她和谢卓未来了子嗣问题嘛,谢卓还年轻,太医说了他还有的治……再者,老王爷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承德帝摩挲了下手指,“来人,伺候笔墨!”
谢和山进宫求旨的时候,左慕蕊派出去查探傅知乔底细的人也回来了。
这次左慕蕊没有掉以轻心,而是派了个侍卫去了青州查傅知乔的老底。
傅知乔在青州的名声自然是家喻户晓,侍卫没费多大力气就将傅知乔的底细查了个底朝天,而後快马加鞭带着消息回了京城。
左慕蕊暗地里的动作自然瞒不过谢卓,只不过他不但没有阻碍,还顺势为那侍卫扫清所有障碍,让他十分顺利的查到了傅知乔底细。
当然,谢卓也有做手脚,他将傅知乔与赵均回定亲又退亲的消息给抹了去。
自幼病弱,父亲去世家産被叔父所占,带母亲离开家乡到青州做生意,从青州的一个小酒铺到如今在京城开了大酒楼……
左慕蕊看着信纸上写的一条条,心里可谓是波涛汹涌。
在家乡发水患的时候挺身而出,捐出数十万斤粮食赈灾,研制出酒精,阻止瘟病蔓延……尤其是看到酒精是为了谢卓研制出的时候,左慕蕊心里一紧。
原来,卓儿他去赈灾的时候染上了瘟病,高热不退,最终是傅知乔带着酒精过来救了他一命。
左慕蕊心头大震,好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章嬷嬷不知道那信上写了什麽东西,见到左慕蕊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她十分担忧,轻唤了一声,“王妃?”
左慕蕊回神,囔囔道:“嬷嬷,是我一叶障目了吗?”
左慕蕊心里五味杂陈,她自己就是贵女出身,按照高门娶媳妇的标准,想为儿子挑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为妻,她做错了吗?
还不等她消化这个消息,宫里的圣旨已经到王府门口了。